天天看點

微信封禁打卡返學費背後:線上教育的求生與求存

微信封禁打卡返學費背後:線上教育的求生與求存

這把越燒越旺的“朋友圈打卡返學費”之火,微信近來出手“撲滅”了。

5月13日,微信在釋出的《關于利誘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中表明,将禁止英語流利說、薄荷閱讀、火箭單詞、潘多拉英語等多個線上教育平台的朋友圈利誘打卡行為,一經發現,微信将采取封禁、限制登入接口等方式進行處罰。

此消息一出,無論是被點名的薄荷閱讀、英語流利說們,或是未被點名的極光單詞、水滴閱讀們,都相繼表态支援微信政策,取消朋友圈打卡機制,并表示打卡與否不會影響到學員學費的返還與獎學金的擷取。盡管如此,不少學員還是擔心自身權益會受到影響。

從各相關權益人,對微信這紙文書的不同表現中,我們看到了線上教育平台滿滿的“求生欲”,也看到了學員對此模式的擔憂。很顯然,線上教育平台們積極推廣朋友圈打卡背後的隐憂,正随着這場喧嚣呼之欲出。

打卡返學費背後:線上教育平台的積極求生與求存

從行業進化角度看來,朋友圈打卡返學費是線上教育平台為取得進展性發展,而積極推動“線上教育+社交”産業鍊裂變的一個營運過程。薄荷閱讀、英語流利說、火箭單詞、潘多拉英語等線上教育平台不約而同将目光鎖定在微信中,亦是同樣的道理。

衆所周知,使用者月活已超11億的微信,是國内當下人口最密集、最活躍的熟人社交平台,也是最有可能、最容易瓜分到流量紅利的重要孵化基地之一。借助微信熟人社交的可信度高性質、人流量高、資訊輻射度廣、流動性快等優勢,薄荷閱讀、英語流利說們能更高效地推廣平台,實作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增加使用者量的最終目的。

簡而言之,線上教育平台推出打卡返學費背後是為了“借地引流”。

目前,微信生态下的成果演繹,就不乏已嘗到甜頭的企業。例如,英語流利說以“我在英語流利說的第...天,閱讀字數...K”等字樣,借助微信這片“流量沃土”刷爆朋友圈,快速成長。據悉,截止去年年底英語流利說已成功攬獲1.1億名注冊使用者,720萬名月活使用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線上教育平台采用的“打卡返學費”營運,除了能推廣與引流外,實際上也推動了平台内容付費的程序,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衆線上教育平台的虧損和缺資金之痛。

畢竟,打卡返學費看似學員不需要花費學費就可免費學習,但事實上隻要學員參與活動就要付費,且需要清楚的是并不是所有學員都能完成打卡,那些中途放棄的學員,實則就為平台創造内容付費收益,線上教育平台也是以完成了變現。

例如,英語流利說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内的購買客使用者分别問0.1百萬、0.8百萬和2.5百萬。持續走高的内容付費率,為英語流利說成功的變現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不難看出,朋友圈打卡返學費的背後既是衆線上教育平台在積極圈地,穩住根基的“求生”表現,也是線上教育平台們在力求變現,走向正軌的“求存”變現。

攜“利”式自救,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正所謂,成也何蕭,敗也何蕭。英語流利說、薄荷閱讀們采用這種朋友圈打卡的營運模式,雖說短期内看到了顯著收益,但以“免費”字樣的營銷模式,實際上也摻入了“利”基因,這種自救方式不利于平台的長久發展。

一方面,微信朋友圈生态下,線上教育平台所能吸引到的使用者,大都奔着“免費”而去,使用者粘性極低。據統計,線上教育類應用的使用率為20.1%,在各類型網際網路應用中使用率排行倒數第三。手機端線上教育課程類應用的使用率僅為15.8%,排行最末。

使用率的不理想,實際上也側面折射出,使用者粘度低緻使平台還沒有将使用者内容付費徹底轉化成平台的收入,虧損還是沒得到有效緩解。

資料顯示,2017年線上課外輔導及備考課程付費學生人次為1.56億人次,而2018年的付費使用者數為1.35億人。另據資料統計,有近8成的線上教育公司都處在虧損狀态,入不敷出成線上教育的常态,其中不乏51Talk、潘多拉英語、滬江教育等。

從以上兩組資料易知,線上教育平台的内容付費量沒有明顯的提升,甚至在一定層面是處于停滞狀态,而為了提升使用者粘性,衆平台不得不在獲客方式、内容打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各方面的輸出也加劇了平台虧損。

另一方面,這種打卡返學費的有種類似于“儲備資金池”的模式,存有很大的金融風險。使用者先送出學費,經過周期性的檢驗後,達标的客戶才能重新拿回學費。從交易角度看來,返還的學費是線上教育平台為提高使用者量,而進行的一種商業行為。

但從資金性質看來,是線上教育平台以内容作為“利息”,借使用者學費的一種“利誘”過程,倘若平台無法如期歸還達标學員的學費,就極易将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這也就是為什麼薄荷英語、英語流利說們會被微信點名為利誘。

簡單而言,線上教育平台們這種攜"利"式自救方式,産生的效應更多是展現在傳播效果上,并未為平台創造太多的收益,内容打造、持續營運等依舊難以保障。是以說,線上教育平台們的朋友圈打卡營銷政策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微信封禁打卡返學費背後:線上教育的求生與求存

BAT加速狂跑,線上教育們的咽喉被越扼越緊

如今,線上教育平台們的朋友圈打卡誘導行為被微信“嚴打”,平台們無疑被折斷了一條能高效傳播的途徑,這讓原本深陷虧損泥潭的線上教育平台們愈加如履薄冰。

不僅如此,BAT三大巨頭今年依舊延續了以往的政策,持續加碼投資與布局,加速追擊線上教育這一熱風口。例如,Proud Kids在今年3月獲得百度風投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币、騰訊今年年初被曝光教育版圖,已延長至騰訊教育雲、智慧幼稚園、騰訊課堂等9條業務線。

BAT對線上教育業的熱情持續高漲,動作頻頻,這意味着愈變熱鬧的線上教育行業,開始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從資本角度看,資金雄厚的BAT三大巨頭,既能保障平台内容的打造,也能保證平台的有效營運。如獲得騰訊助力的新東方已完成IPO,VIPKID、猿輔導等已長成獨角獸,而理優1對1、學霸1對1、比特e學堂等因資金鍊斷裂,倒的倒,停運的停運。

顯然,有資本底氣且擅長于打“資本戰”的巨頭們的入局,會加大線上教育平台間的“内耗”,這為那些沒有強大資力作為支撐的線上教育平台,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它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的擠壓。

而從資源角度看,BAT攜帶的技術力、影響力等資源,既加快了跑馬圈地的速度,也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對尾部平台的優勝劣汰。例如,百度小客借助百度的AI之力,推出了智能估分與志願填報系統等産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員的授課适用率。

反觀那些仍處于以課程下載下傳,或是視訊課堂為主要授課形式的平台們,俨然比那種嵌入AI等技術的平台授課方式吸引力更低,能輻射的教育範圍也更小,不利于平台綜合力的塑造與實作網際網路教育扶貧。

可以說,BAT的加速狂跑,讓線上教育行業的步伐越來越快,而不少線上教育平台的咽喉開始被越扼越緊。

微信封禁打卡返學費背後:線上教育的求生與求存

回歸教育本宗,線上教育們脫困方有望

但話說回來,線上教育的本質依舊是“教育”,課程内容品質的高低才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燒錢圈地、技術增特色等僅是前期之戰,盈利才是長久之戰。是以,線上教育平台們想要脫困,還得将發展精力聚焦内需中,才能有擺脫困境困的可能。

資料顯示,51Talk、滬江、DaDa、學霸君、gogokid、橋吧英語、vipjr等多家平台都采用了明星代言的形式。另據相關資料顯示,DaDa、vipJr、掌門1對1、VIP陪練等線上教育企業,去年均在分衆進行了廣告投放,其中,掌門1對1和VIP陪練的投放費甚至都是千萬以上。

顯然,超八成的線上教育平台之是以會虧虧不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平台将太多資金投入到引流的管道上。以免費學習的朋友圈打卡方式引流,亦是同樣的道理。

是以,線上教育平台們在資金配置設定上,要以新的傳播方式縮減支出和加大課程内容的打造以及名師量的儲蓄,通過以優質内容博取使用者的眼球,來沉澱高粘性使用者,最後以高口碑為平台創造更多内容付費。

如今,線上教育平台們面臨的困境越來越凸顯,獲客難且成本高,虧損、利誘等一些列問題不斷。這些問題的背後一方面可歸結于平台營運模式存在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可歸結于線上教育業已被瓜分得差不多。

往更深點講就是,線上教育平台們滿身病痛是因為粗放式營運模式與現階段的發展之需,産生了“互斥反應”。在此變化下,線上教育平台們回歸教育本宗是必然發展之徑,也是各平台間的首要比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