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大官被抓,劊子手半天下不了手,大官說:“那我自殺吧!”

說起民族英雄,大家會想到嶽飛,有一個人不比嶽飛功勞小,但卻不像嶽飛一樣家喻戶曉,他就說于謙,是與嶽飛并稱等“三傑”。>于謙從小是一個神奇的孩子,不僅會即興作詩,長相也很奇怪,屬于宰相的命格。他說話氣正辭嚴,十分具有震懾力,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們家族的事情他都會處理得井井有條,該獎賞獎賞,該申斥申斥,大家都聽他的。>于謙當了禦史後,漢王朱高煦造反,明宣宗出征,後來朱高煦降了,于謙訓斥他,聲音非常淩厲,朱高煦根本不敢擡頭,一直瑟瑟發抖不敢起來。>這充分說明于謙的震懾力。>真正令于謙大放光芒是明英宗被俘的時候。當時瓦刺入侵大明朝,皇帝朱祁鎮和皇後都被俘虜了,瓦刺想用大明的“人質”來要挾大明王朝。>大明朝沒皇帝了,大家一片慌亂,瓦刺還想自己去龍椅上坐坐,洞若觀火的于謙怎麼會不知道事情的利害?他迅速穩住了局面。>于謙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換了個皇帝。>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為由,換了個皇帝,讓瓦刺的美夢徹底落空,一邊騰出手來反攻瓦刺,将瓦刺打敗,将英宗救回。>>英宗感激涕零地回來了,卻發現自己感謝得太早了——皇帝換了。>現在最感謝于謙的是代宗朱祁钰,朱祁钰平白撿了個皇帝做,很想感謝于謙,就送給他一座府邸,但于謙不要,他說,我的俸祿已經足夠了,就不占國家便宜了。>要知道于謙可是專門打擊貪官污吏的,他自己也非常的廉潔,品格非常的高。>朱祁钰陷入長久的糾結中,他送的府邸于謙不收?不收也不行,就放在那裡,讓于謙看着,反正你不要,也得守着府邸。于謙呢,把豪宅收了,當成庫房,不要的東西都堆在那裡,他也不去住,還是住在原來的小房子裡。>于謙不僅以身作則,而且對家人也要求嚴格,不準受賄,也不走後門。曾經發生過一件事,他兒子被選拔為将軍,讓他給弄下來了,說,不能因為是于謙的兒子就差別對待!這還不算,還把推薦人給罵了一頓。>後來“奪門之變”的發生是于謙沒有料到的,因為立嗣問題,于謙也跟朱祁钰說過,朱祁钰不聽,結果惹惱了大臣,大臣想起被軟禁的另一個皇帝,于是英宗恢複了帝位,代宗失去了權力。>重返帝位的英宗開始瘋狂報複,于謙是他第一個打擊對象。然而于謙在民間的威望很高,百姓都喊他“于青天”,處理過很多冤案,是真正為民辦事的。>>于謙要被處死了,百姓都不樂意,都跪着求情,但皇帝為了私怨,一定要殺死于謙。>于謙被押解到刑場時,看見百姓密密麻麻地跪着,劊子手也動容了,他流着淚說,大人,我不能殺人,也不能抗上,是以隻能先走一步了。說着,劊子手自殺了。>古代人很重視名節,劊子手心狠無情,若是一般犯人,他就當執行指令,哪會有半點心軟憐憫?但于謙不同,于謙是清官,他如果下了手,别說其他人會說他殺害清官,他自己的良心也交代不了,于是,劊子手自殺了。>這也算是唯一一個能讓劊子手自殺的清官吧!>于謙知道,即使皇帝因為百姓的壓力暫時不殺他,以後也會處理他,于是他選擇了自殺。>皇帝在查抄于謙的家時,發現他家真的什麼值錢東西也沒有。一年之後,皇帝查抄石亨家,卻查抄出百萬家産!石亨正是殺害于謙的主謀。>于謙的死是令人惋惜的,而他的詩詞也是令人難忘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千載而下,令人動容不已。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