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于微信小程式電商平台的使用者關系鍊建構(一)

微信小程式電商平台的使用者關系鍊(下文簡稱“使用者關系鍊”)是建立在微信社交平台之上,通過電商活動(分享、幫點)建立起來。

一、使用者關系鍊介紹

微信小程式電商平台的使用者關系鍊(下文簡稱“使用者關系鍊”)是建立在微信社交平台之上,通過電商活動(分享、幫點)建立起來。使用者關系鍊是使用者關系鍊實質上也是一種社交網絡。社交網絡是指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社交關系構成的網絡拓撲結構。在使用者關系鍊中,使用者通常以頂點表示,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則以邊表示。

使用者關系鍊是一種無向圖

按照使用者之間的社交關系是否具有方向性,社交網絡可以分為無向圖和有向圖。微信社交網絡是典型的無向圖,使用者之間隻存在好友關系,好友關系是沒有方向性的;而微網誌等社交網絡就是典型的有向圖,使用者之間有着關注與被關注這種有向性的關系。

微信小程式電商平台建立在微信社交平台之上,使用者通過微信群、好友關系相關聯,互相推薦活動、商品。是以使用者關系鍊是一種無向圖。

使用者關系鍊是一種無符号網絡

大部分的社交網絡都是無符号網絡,微信社交平台是其中一種,使用者之間的關系都是正面的好友關系,使用者之間不存在其他的關系(如反對關系)。使用者關系鍊中的使用者在微信中是好友關系或間接好友關系,但可以直接都視為好友關系。

使用者關系鍊是一種有權重網絡

雖然已經建立的使用者關系是沒有大小差別的,是一種沒有權重的網絡,但是嚴格來說所有的使用者關系都并不是等價的。例如,在微信中,使用者并非與所有的好友都有相同的親密程度,或者使用者和好友的相似程度并非相等。按照接觸次數刻畫的親密程度,可以簡要劃分為三種關系:

1. 強關系:每天都有接觸,或者每周至少來往2~3次;

2. 弱關系:并非每天有往來和每周都有接觸;

3. 微關系:兩者之間幾乎沒有過接觸。

在微信小程式中建立的使用者關系鍊,是由微信關系鍊所影響決定的,緊密程度也依賴在微信中使用小程式的行為來判斷。如果使用者從群聊而來,說明使用者之間有聯系,但是否為微信好友尚不明确;如果使用者是從單聊或是朋友圈進入小程式,大機率是跟使用者為好友關系;如果使用者之間還有相同的群,那麼親密程度會更高。此外,從使用者分享來的次數越多,緊密程度也将越高。

由鄧巴數字(150定律),可以概括出個人大概有150個聯系人,根據二八法則,其中強關系約30個,弱關系約120個。

研究發現,其實一個人的工作和事業關系最密切的社會關系并不是強關系,而常常是弱關系。弱關系雖然不如強關系堅固,但是卻有着極快的、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傳播效率。在使用者關系鍊中,資訊的傳播主要靠的是這種弱關系。

強關系比弱關系提現的親密程度更強。強關系通常代表行動者彼此之間具有高度的互動,成員之間具有相似的态度。是以親密程度越高的使用者,具有相似的喜好,這樣的使用者通常可以歸類為同類使用者,為他們做同一類型内容的推薦。

使用者的共同好友數也可以刻畫使用者之間的關系緊密程度,是社交網絡分析的最基礎名額。包括 陌生人/熟人分析,好友親密度,好友推薦,人群劃分等各個方面。

二、使用者關系鍊在業内的應用

(一) 基于人際流通者的傳播

人際流通者是指在使用者關系鍊中具有較強社交能力的使用者。舉個例子:

我認識A,是在一次社團面試内;我認識B,B帶我進入的社團,但我通過A認識B,A是B的校友;我認識C,我們曾一起共事,但我是通過A認識的C,A是C的舍友。我認識D,D是B的同僚。裡面有一個人始終被牽涉到,那就是A。A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混迹于各個領域内擁有一大票關系的人,任何人通過A這個節點都能迅速連結到社交網絡中的任何人,通過A我聯系結交上了許多的人

在這裡,A就是人際流通者。人際流通者以其強大的社交能力引導他人社交網絡的構成。産品設計期,通過使用者關系鍊找出人際流通者,進而邀請人際流通者作為産品的種子使用者啟動産品引爆産品。

(二)基于使用者弱關系的内容傳播

前文提到了強關系和弱關系。具有強關系的使用者之間具有更多的互動,但是傳播範圍有限。弱關系的範圍更廣,有着極快的、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傳播效率。通過這部分關系可以建立廣泛的推廣途徑。

(三)基于人群劃分的内容推薦

通過對使用者關系鍊中的使用者進行分類,可以為同類使用者做内容推薦。劃分的依據一般是使用者之間的親密程度,或是預測到的使用者的新的好友。這部分人群之間一般具有強關系,擁有相似的興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