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國足60餘年來首次慘敗給越南隊,比分為1比3。
到了大年初二,被稱作“中國足球青訓教父”的徐根寶,也迎來了其78歲生日——這位當年同樣是因失敗而下課的前國足主帥,也談到了這次的中越之戰,并意外地大誇對手越南隊!
徐根寶如此稱:“看到對越南輸球,其實也沒什麼奇怪的,上一輪次雖然赢球了,專業的人應該心裡有底了,中越足球的水準差不多,誰赢誰都很正常了,這就是事實”。
“相比之下,我蠻感慨越南隊打的更像我們追求的‘搶逼圍、接傳轉’,而我們的技戰術說什麼好呢”
徐根寶的這段話,大緻有以下幾個意思:
其一,國足輸越南并不奇怪,因為中越足球水準已差不多。
這其實說明了什麼?這就是應了那句“不進則退”!這充分說明,此前60年從未勝過中國足球的越南隊,已在突飛猛進,而我們的中國足球不隻是止步不前,而顯然更是大踏步地退步了!
其二,徐根寶認為,從中越12強首戰時,就能看出來:雖然李鐵的國足3比2勝了越南隊,但直到補時的最後一刻,才由根寶基地出品的武磊打進絕殺一球——這多少還是有些幸運的成分。
徐根寶這一句“專業的人應該心裡有底”了,也說明無論是李鐵,或是李霄鵬帶隊,都很難輕松戰勝越南隊了。
其三,徐根寶不僅認為我們的水準并不比越南隊強,且還大誇越南隊的技戰術風格,很有徐根寶首創提出的“搶逼圍”之風格,這似乎就有點“自我打臉”的意味了吧?
我們可以看下國足這次1比3慘敗給越南隊的首發陣容:
像守門員顔駿淩,後衛王燊超、朱辰傑、張琳芃,以及前衛武磊——這五人,清一色全部來自徐根寶的崇明島青訓基地!也就是說,國足首發11人中,幾乎有一半球員是徐根寶青訓的成果。
如果僅從這樣的國足首發占比上看,可能肯定地說:徐根寶的青訓,應是中國青訓近年來最成功的标兵模範了吧?——可以說,如今的國足,根寶的弟子兵成了其中的“中流砥柱”,可見他的青訓在中國應是最成功的了!
不過,除了徐根寶之外,為何别的青訓卻成功者寥寥呢?比如,在中越次戰的首發陣容中,除了來自根寶基地的5人外,像阿蘭、洛國富、蔣光太都是歸化球員,他們是國外青訓的成果;還有戴偉浚,也是從别的足球協會轉籍而來,他也是從小就在國外青訓基地成長起來。
也就是說,除了徐根寶的青訓成果5人,以及歸化和轉籍而來的4人之外,那麼,來自其他的足協、各級球隊、各俱樂部青訓的成果在哪呢?——你們這麼多年來,不就培養了對陣越南隊首發的2名球員嗎?
顯然,“一枝獨開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貌似根寶青訓在中國最成功,但也反襯出中國其他青訓的大面積失敗吧?
不過,雖然根寶青訓的人占了這次國足首發的近一半,但是成績又如何呢?
國足兩戰小組最差的越南隊,一次是3比2,一次是1比3,徐根寶也說明白了:我們與越南隊已是半斤八兩了,且如此慘敗給這個從未輸過的對手,徐根寶縱有5位弟子在其中首發,可也不過如此吧?
像其中,現在中國最好的球員武磊,其實他在西班牙人隊已經一年多很難有上場機會,一年多也隻進了一球;他在國家隊的表現,也變得越來越差;而中越次戰中,像徐根寶的弟子王燊超,更是在禁區内出現了“眼神防守”,目送越南隊打進精彩的一球……
這隻能說明,徐根寶的青訓雖在中國顯得最為突出和成功,但對中國足球的整體提升上看,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相反,徐根寶培養出的這一代球員,也是肉眼可見的“一代不如一代”了。
甚至還有球迷評論說:根寶青訓本質更像是做生意!他都能花巨資在西班牙買賣球隊,錢也多是從青訓球員的買賣上賺的——而中國足協主席曾說過:足球是公益!可足球青訓過于市場化、商品化時,也将一部分有天賦、想踢球的孩子,無形中給拒之門外了吧?
現在,連徐根寶最自以為傲的“搶逼圍”,可在自己的弟子身上展現不出來,反而他還要大誇對手越南隊得了其“真傳”,這,能說明徐根寶的青訓真正成功了嗎?【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