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6年3月7日作業

第一章 資訊化的基礎知識

國家資訊化體系要素:國家資訊化體系包括資訊技術應用、資訊資源、資訊網絡、資訊技術産業、資訊化人才、資訊化法規政策和規範六個要素。

電子政務的主要任務:

(1)建設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為适應業務發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電子政務網絡由政務内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實體隔離,政務外網與網際網路之間邏輯隔離。政務内網主要是副省級以上政務部門的辦公網,與副省級一下的政務部門的辦公網實體隔離。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運作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服務業務和不需要再内網上運作的業務。

(2)12個重要業務系統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的辦公業務資源系統、金關、金稅和金融監管(含金卡)4個工程,促進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啟動和加快建設宏觀經濟管理、金财、金盾、金審、社會保障、金農、金質和金水8個業務系統工程建設。其中金土和金信不在内

(3)規劃和開發重要政務資訊資源。人口基礎資訊庫、法人機關基礎資訊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資訊庫、宏觀經濟資料庫的建設。

企業資訊化的結構主要是:(1)産品(服務)層  (2)作業層(3)管理層 (4)決策層

推進企業資訊化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效益原則  2“一把手”原則  3.中長期與短期建設相結合原則  4.規範化和标準化原則  5.以人為本原則

電子商務的類型

電子商務按照交易對象,可以分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2B,商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2C,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2C,以及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G2B。

商業智能:

商業智能通常被了解為将組織中現有的資料轉化為隻是,幫助組織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

商業智能能夠輔助組織的業務經營決策,即可以是操作層的,也可以是戰術層和戰略層的決策。商業智能不是什麼新基礎,它隻是資料倉庫,OLAP和資料挖掘等技術的綜合運用。

商業智能心痛應具有的主要功能

1)資料倉庫:高效的資料存儲和通路方式。 2)資料ETL 3)資料統計輸出(報表) 4)分析功能

商業智能的三個層次

1)資料報表

2)多元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系統的總體架構:

1.源系統

2.資料倉庫

3.多元資料庫

4.用戶端

資料挖掘:

資料挖掘在這種具有固定形式的資料集上完成隻是的提煉,最後以合适的隻是模式用于進一步分析決策工作。從這種狹義的觀點上,我們可以定義:資料挖掘是從特定形式的資料集中提煉知識的過程。資料挖掘往往針對特定的資料,特定的問題。

主流的商業智能工具包括BO,COGNOS和BRIO。一些國内軟體工具平台如KCOM。

第二章 資訊系統服務管理

實施ITSM的根本目标有一下三個

1)以客戶為中心提供IT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