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場館人流如織
武漢市民博物館裡尋“虎”過大年

觀衆用手機拍攝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的彩繪漆木虎座鳥架鼓。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觀衆拍攝青瓷虎俑。
長江日報訊(記者高勇 黃麗娟 見習記者侯钰倩 通訊員武文旅)大年初二,室外細雨紛飛,武漢市内各文博場館卻人流如織、氣氛紅火,不少市民全家出動,用觀展、參加文化活動等方式過一個特别的年。
大年初二,武漢博物館正常對觀衆開放,不少市民選擇在這裡尋“虎”過大年。長江日報記者在湖北省博物館看到,觀衆在該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的彩繪漆木虎座鳥架鼓前流連忘返,一些與虎有關的文物備受關注,人們紛紛用手機拍攝記錄。從禮器到日常用品,材料涵蓋了金銀銅、陶瓷和漆木等豐富的藏品,讓觀衆在尋“虎”中了解曆史悠久的荊楚文化。
春節期間,除了常設展覽外,武漢博物館推出了“春風裁月——武漢博物館藏扇面書畫藝術展”“宋窯遺珍湖泗風華——武漢湖泗窯址群出土文物及标本展”“武漢戲曲大碼頭——武漢戲曲曆史文化特展”等多個富有地方曆史特色的展覽,以滿足觀衆多樣化的觀展需求。此外,配合展覽,推出“探秘湖泗瓷藝妙想——武博迎新春體驗活動”“虎年話虎巧虎迎春——武博新春民俗親子體驗活動”“虎年集福虎虎生威——生肖集福活動”等系列體驗活動,為觀衆們提供豐富、多元化的深度沉浸式觀展體驗,讓他們在博物館中度過一個妙趣橫生的中國年。
大年初二上午飄着小雨,江漢關博物館門口已駐足了十幾名遊客正在掃碼預約,準備進館參觀。春節期間,江漢關博物館分别推出《虎躍龍翔——中國虎文化百館聯展》《江漢關的故事》《美麗江城我的家——廖昭同攝影作品展》主題展、《鐘聲裡的故事記憶裡的武漢》網絡知識競答。3+1主題展覽與互動活動,線上線下共同關聯,讓廣大市民遊客歡樂度新年。
攜老扶幼一家子來江漢關博物館參觀的遊客不在少數。當天上午11時,進館觀衆迎來了一波小高峰。羅先生一家四口于除夕當天驅車從随州到武漢,酒店就訂在江漢路附近,江漢關博物館是這次短途旅程的最後一站。“新年的展覽很全面,将虎年元素、武漢元素、江漢關這三方面都展示了出來,看不完還能線上上回顧。”羅先生說。
“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推出“猶記峥嵘歲月稠——宣傳畫中的家國情懷”特展,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上司之下,無數中華兒女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千秋偉業、前赴後繼的宏偉畫卷。衆多觀衆紛紛留言,深情祝福祖國。
燈謎賀喜,年畫迎春!在武漢中山艦博物館,大受好評的“猜燈謎”活動受到觀衆朋友們的火熱參與!配合“山東民間木版年畫展”,博物館把燈謎的内容換成了年畫。大年初一,博物館内年味濃濃,遊客們紛紛拍攝燈籠上的年畫圖檔,在展廳中尋找該年畫的正确名稱。猜中者獲得精美獎品。
春節期間,全市公共圖書館、群藝館、國有博物館對外開放,線上線下精心安排豐富的文博展覽和社教活動,陪伴市民過大年。長江日報記者走訪發現,觀衆多以家庭為機關專程到紀念館歡度文化年。觀衆積極配合從業人員指引進行體溫檢測、主動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預約入館參觀。
各大場館同步開啟線上活動,與市民“雲”互動。武漢少年兒童圖書館《春光萬道·虎威千山——虎文化主題展》展覽暨有獎問答活動、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漢路名之最》系列短視訊、武博“尋訪武漢老街悅讀城市故事系列視訊”、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品讀紅色家書感悟先輩信念弘揚優良家風”線上社教活動、“聽鐘聲悠揚,憶峥嵘歲月”2022年江漢關博物館網絡知識競答活動等,都吸引不少市民線上參與。
(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