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宏燈詩話##詩家争鳴##詩歌#一位村姑的詩歌之路文/李田田我這個人一點也不時尚,像村姑那樣身上帶着許多土氣,淳樸而真實

#宏燈詩話# #詩家争鳴# #詩歌#

一位村姑的詩歌之路

文/李田田

  我這個人一點也不時尚,像村姑那樣身上帶着許多土氣,淳樸而真實;我的詩也像村姑,自然靈動,藏着大地的味道。現在我23歲,雖然寫詩的時光差不多有八年了,但我很少投稿。去年投了幾次,很幸運每次都發表了,其中一組詩還被《詩刊》頭條推薦。據說整個湖南我是第一個被《詩刊》頭條推薦的女詩人。

  我生在一個被高山包圍的偏僻小寨子裡,寨子裡沒有一棟磚房,全是木制吊腳樓。那時我每天醒來就能看到眼前高高的大山,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太陽從屋後的山坳裡緩緩升起溫暖着小寨子。我常常跟随父母去地裡幹活,美麗而落後的生活環境給了我一顆靈秀多愁的心。加上父親過早地離世,家族的重男輕女,導緻我骨子裡始終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脆弱和悲傷。我敏感自己的貧窮,有好幾次,由于付不起學費,差點就要失學。可我又不甘心,我迫切地渴望跳出大山,不願待在山裡做一個普通的農民。雖然多年後,我才明白,繁華的生活不見得就比鄉村好,有錢人的幸福度不一定就高于窮人。

  我在讀國小的時候就喜歡寫作文,喜歡借助文字表達自己,我發現這樣做可以獲得很多不可言說的自由,我常常躲在吊腳樓上寫下心中的小秘密、小渴望。顯然,當時這種寫作是非常随意的,它隻是情感的記錄,甚至隻是一種宣洩工具。直到15歲那年,一個從小到大的好玩伴被隔壁村的兩位成年男人用葛藤勒死了,我才第一次出現了“生存意義”的危機,并感到寫作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我究竟該為何而寫?我的文字又能改變什麼?父親的離開、朋友的死亡使我我想不通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段時間我常常有萬念俱灰的感覺,人生短促,時光如白駒過隙,難道活着是假的?我整夜整夜的恐懼不安。想想,一個人來了幾十年後,消失了,就像沒有存在一樣,其實挺可怕的。可是一個有靈魂的人,是不可能不想這些事情的。于是我寫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門前的花》,為我的朋友而寫,也為我滿腹的疑惑而寫。當時那首詩發表在校報上,文學老師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我至今記得他的評價:“雖然文筆還不成熟,但可見其難得的天賦和悲憫情懷。”就這樣,我正式開始了我的文學生涯。

我為什麼偏愛以詩歌的形式來诠釋我所看到的世界呢?也許是從國小習的古典詩詞,“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讓我對生活有一種格外向往的意境美,也許是我喜歡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最深沉的感覺,又或者我希望将來生命消逝,能在世上留下一點點痕迹,能夠被某個人在很多年後重新認識。雖說人生在世,不得不平庸,不得不瑣碎,不得不常态,大家都是這樣活着。可是我卻不安于常态,我就像一隻不知疲倦的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流連忘返。每日從各色各樣的花朵裡采集那一點點精華,認真品味,不知餍足。我知道,大千世界的點點滴滴,無一不充滿了詩意,值得我去捕捉。什麼是詩意?難道必須是風花雪月、小資情調才是有詩意的嗎?我不這麼認為。童年的回憶,情人間的分别,早晨菜市場的吆喝聲,流浪者的一個眼神等等都是有詩意的。我想要從最平凡的事物裡、從最普通人身上提煉詩意,寫下他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我也想要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心觀天下,筆寫百态。我覺得這是我和世界保持聯系的最好方式。我相信,我的句子如果很多年之後還有人讀,也像刹那間遇見。

當然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有過動搖,有時候文字顯得多麼蒼白無力。有人說,詩歌是拯救世間的良藥。我倒覺得,詩歌是安慰世間的良藥。我相信一個真正的詩人可以做到,他與生俱來的敏銳目光一定可以觸及到常人所忽略的地方。他會讓世人感受到生活真真切切的美,也可以讓世人看到這個世界的痛楚和無奈。比如他會讓你看到年輕人都奔向大都市,剩下一個個支離破碎的鄉村,他會讓你看到邊緣人物的掙紮,以及繁華之下的荒涼和虛僞。盡管他無法真正改變現狀,但是他可以用最恰當的文字喚醒你内心沉睡已久的溫柔。

  是啊,人世間充滿了許多溫柔和遺憾,我對這個世界有哀愁,亦如我對這個世界的缱绻深情。無論怎樣哀愁,我總是明亮的,因為人在悲哀中才更像個人,才能與自然更為親近。所謂明亮就是青蛙跳入水中撲通一聲,是秋天裡的最後一片落葉,是一個人獨在山間歌唱大風起兮雲飛揚。隻要堅持寫下去,就會有所獲,無論物質上的、精神上的,我都發現自己比從前擁有得更多。我的心裡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正在生長。

  最後我想說,感謝生活,感謝詩歌,感謝遇見的每一個人,讓我始終保持一種深邃的天真。因為我不想像個滄桑感的大人,很不好,我應當充滿朝氣,像森林裡的精靈,越多,就代表森林的富裕。如同大學裡一位文學老師對我說的:“你是個感情豐富的人,擁有令人驚歎的想象力!你是活在童話和夢幻裡的公主,對生活充滿美好的期待和憧憬,生活一定會饋贈于你。”我相信我的未來,如她所言。

#宏燈詩話##詩家争鳴##詩歌#一位村姑的詩歌之路文/李田田我這個人一點也不時尚,像村姑那樣身上帶着許多土氣,淳樸而真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