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作者:肥宅奶爸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去年10月播出的久經千變的動畫《魔幻馬戲團》這兩天更新了總集的最新故事,原本是一部36集長度的動畫,插在總集的中間作為承諾開始的不廢話,但這次總集數卻是網友的衛生棉條:"沒想到這一集會做和總集動畫一樣的東西會從總集裡出來。"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的确,無論他們是否讀過原著漫畫,看過這部動畫的觀衆都有同樣的感受——劇情飛揚跋扈。

藤田先生的《魔法馬戲團》由藤田先生(《潮汐與老虎》)撰寫,于1997年至2006年連載,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有一本史詩般的40卷單行本,交織了中國拳擊、歐洲煉金術和日本木偶的元素。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然而,動畫結束後的《魔幻馬戲團》隻留下了無數的噓聲,粉絲們心痛欲絕,路人被迫。最大的原因是将一本40卷的漫畫書壓縮成一部36集的動畫。

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12、24集的動漫,我們可能會認為36集足夠長,不熟悉的觀衆可能沒有概念。這裡我以《寄生蟲》為例,原版漫畫8卷,改編成24集動畫,也就是說,動畫用3集的容量改編漫畫1卷的内容更合适。這樣可以保證漫畫原著劇情的一緻性和完整性,不會過多的删減。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改編《魔幻馬戲團》,應該要拍成3×40×120集的漫長歲月,才能保持原著,但實際上被僵硬壓縮成隻有36集。是以,動畫編劇在改編中不得不進行大量的删減(很多地方整章删掉了),估計編劇在接到這個任務後已經放棄了待遇。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這樣的結果,導緻劇情作為平面大體進展,拉低了整個作品的檔次。性格轉變很死闆:多麼小的勝利從鼓勵變成堅強,銀色的愛雷諾茲如何從冰美變成情感,如何突然一朵紫色的花朵落下,銀色如何從陌生的明海到相信到瘋狂的生活為它鋪平道路?

雖然劇情已經被考慮在内,但總感覺有點差。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另外,章節之間的切換也可以說是沒有過渡,跳躍很突然,上下布景和過渡之間的聯系往往會給人"我少看了一集?"感覺。而因為這一章的删減,有些人物本來應該在出場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卻變成了醬油般的存在,人們不知道為什麼。

也因為劇情的匆匆,應該是各種傀儡戰鬥的主視角,有不同程度的細節鏡頭缺失。人物閃光,靜态固定是常态,這麼多帥氣的木偶都發揮出來給人以錘擊兩樣東西的印象,真是瞎了這些精緻的設計。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戰鬥場景,應該是第七集的歌海手撕自動木偶那場戲,被稱為劇中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整部劇的轉折點,如果之前的劇情還是一個圓點,那麼之後,就好像所有的基金一樣, 然後就看不到這麼精彩的場面了,剩下的就是追上劇情,追上劇情,追上劇情。以這種速度,難怪觀衆會覺得自己在最後一集中。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經過這麼多的批評,你可能會想,既然改編這麼糟糕,為什麼不早點放棄呢?這完全是由于原始腳本的大綱,這使得仍然被删除不那麼無聊。雖然感覺稍差一些,但為了了解背後的劇情,也讓人有動力繼續追求,這或許就是經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的第一部ED,單純的與身體不在同一次元,旋律和節奏感兼而有,畫面美觀,歌詞細膩難忘。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希望最後一集之後,能有一個新的開始,讓觀衆重新燃起希望......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慘遭動畫化的魔偶馬戲團,每一話都像總集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