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相信這兩天大家遲遲不肯接受國足輸給越南的事實,目前我們的國足越來越拉跨,而且絲毫沒有向好的趨勢,甚至連歸化都無法挽救他們了。這時我們才發覺,中國男籃的發展路線和發展趨勢竟然是合理且正确的。

從姚明上任籃協主席以來,質疑和诋毀從未停止,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大刀闊斧地改革,不同于此前每一屆籃協主席,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從根本改變中國籃球的現狀。他絕不是說說而已,也正是如此,他似乎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從根本上看,男籃和男足近些年來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那就是随着社會進步和人民富裕,國内的專業教育訓練體系已經不受家長們的待見,導緻了家長們不希望孩子從事這碗“青春飯”,畢竟投資并不一定能獲得結果,優秀的人才也越來越難挖掘。

如今,中國足球已然是垂死掙紮的局面,我們已經輸了現在,未來更是毫無期待。但是反觀中國籃球,已經在姚明主席的大力改革下迸發生機。我可以肯定地說,至少目前看來,他大力培養籃球人口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大陸籃球事業的未來可期!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球迷們此前對于姚主席的質疑無非是以下3點:

1.男籃國家隊成績不理想:19年男籃世界杯的失利讓中國男籃失去了近幾年的國際大賽參賽資格,這一批男籃國手隻能在聯賽中閉門造車。

2.CBA聯賽仍不夠職業化:盲目跟風NBA導緻不土不洋,姚明此前一直堅持推動CBA商業化,力推球員自由市場和選秀大會,希望讓聯賽不再是固有的球員,固有的體系,打斷廣東男籃這樣的豪門壟斷冠軍的局面。但是整體看來,目前的CBA仍有很多缺陷需要彌補。

3.限制外援,拒絕歸化:早幾年不少球迷乃至媒體人都提倡過中國男籃效仿男足實行歸化制度,以便于短時間提升我們的實力。但是姚明堅持不歸化,即使是林書豪這樣的美裔華人也沒有機會加入中國男籃。而CBA的外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這樣的決定自然斷了一部分人的财路,斷人錢财,以至于被瘋狂帶節奏。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我認為,姚明主席的思路本來就不是着眼于眼下的成績,而是從根本上改善中國籃球的大環境,如果說中國籃球是一根鍊條的話,姚明就是在修補每一個鍊環的缺口,讓整個鍊條更加堅固,畢竟鞏固根基才能走得長遠。但是球迷們卻希望他忽略前面的缺口,直接把最後的鍊環做到最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唯結果論。

主推小籃球,力排衆議拒絕歸化是正确的路線

我個人認為,姚明真正的功勞是推廣“小籃球”,說真的,我覺得小籃球能推下去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籃球身高的門檻會對年紀小的小孩不友好,其實這個應該是足球巨大的優勢,但是現在卻被籃球給先占住了。因為籃球确實有一些先天的條件基礎才能往下走的,能這麼順利地推進下去,說明本身群衆的基礎就遠比想象中的好得多。讓更多的孩子接觸籃球,發展校園籃球,讓籃球能在民間多開花結果,這才是發展籃球,推廣籃球的長久之計。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可惜很多人眼珠子就盯着國家隊的成績,妄想換一個籃協主席能瞬間提高男籃水準,他們認為隻要國家隊成績好就夠了,籃球在中國民間普及他們壓根不關心,他們不管孩子有沒有比賽打?有沒有得到良好的訓練條件?未來有沒有穩定的上升管道?

殊不知,人才培養才是改變中國籃球水準的根本,歸化也好,引進外援也罷,這些迅速提高聯賽水準和國家隊水準的辦法哪個主席不能做到?這隻看他們想不想做,但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籃球的狀況是很多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畢竟這會動很多人的奶酪,會讓他遭遇最強的阻力。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除了校園籃球之外還有外援政策,足球的擴大外援和規劃的路線是直接被證明錯誤的。盲目追求更多或是高水準外援造成了類似傾銷的現象,壓縮了本土球員生存空間和就業機會。隻有兩條路都走對了才會讓我們的聯賽對人才培養産生源源不斷地吸收和拉動。多虧姚明和一些籃球有識之士,籃球才沒走上那條路啊!

CBA改革可圈可點,校園籃球讓家長看到希望

咱們再說大姚對CBA聯賽的貢獻,他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主推大學生球員選秀(此前也有但是根本沒有人關心,俱樂部更是走走過場)。說個很多球迷都不清楚的事實,在姚明擔任籃協主席的第一年(2017年),當年的選秀大會共計50人參選,僅11名球員被選中,而這卻創造了被選中人數和參選人數最多的曆史。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此後幾年,青訓球員已經不再是唯一選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球員加入了CBA,姚明讓大家知道了原來走校園籃球這條路是可以的,并且知道了原來青訓體系也有很多混子球員在裡面。

校園體育是大勢所趨,尤其在中國這個非常重視學曆的國家,哪怕是靠體育上大學,有個校園氛圍和文憑,在普通大衆裡也感覺不一樣。參考楊倩,體育生上清華依舊受追捧,隻能說大環境如此,是以單純靠青訓注定沒出路,足球已經完全證明這個道理了,體教結合,校園體育,才能拯救中國體育,理想情況就是複制美國的NCAA。

這對以後我們的籃球發展應該是具有很大的意義,讓進入CBA競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而不像以前來來去去就是各隊青訓梯隊的那些人。此前,CBA中青訓好的就那麼幾家,其它的爛成渣,完全看天吃飯。因為培養費這個規則可以讓俱樂部安心用選秀上來的球員,将來就算選秀球員走了俱樂部也能回收成本。

看看扶不起的男足,再看看穩中有進的男籃,我們欠姚明一個道歉?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客觀評價姚明,畢竟他擔任的是中國籃協主席,而不是CBA高層,更不是男籃主席。從女籃到校園籃球,從小籃球到三人籃球,每一個層面他都要推進,都要考慮,更要全方位統籌安排并進行改革。

希望球迷朋友們多給他一些時間,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見到成果的,隻要敢于行動,敢于改變,我們會看到成績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