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作者:樞讷評

“戰争”,對于生長在和平國度的人來說,是非常幸運的,無法切身實際的感受戰争帶來的痛苦。對于生長在戰亂的國度是非常不幸的,戰争帶來的痛苦是無法抗拒的,那什麼是戰争呢?“戰”的左邊是“占”,意為占領,占有。右邊則是“戈”意為武器。而“争”字意為争搶争奪。組合起來就是,想要占有便帶着武器與你争奪。

在人類長達5000年的曆史裡,發生過很多大小的戰争,給人類帶來無比深重的災難。回望曆史,從原始部落為争奪食物爆發的部落鬥争,到國與國之間為争奪利益發生的國家戰争。從最簡單的木棍棒到現在的核武器,今天給大家聊聊人類曆史上殘酷的戰争。

:秦趙相争----長平之戰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背景原因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實施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外交政策。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并占領了南韓野王(今河南沁陽),把南韓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系切斷,上黨郡成為一塊飛地。韓王迫于秦朝的軍事壓力,提出議和,割出上黨郡,以求秦朝息兵。但是上黨郡太守要誓死保衛上黨郡,韓王迫于無奈,隻好撤了他的職。又派遣馮亭接任上黨郡太守,但是馮亭也不願意歸降秦國,與上黨群眾商議,決定将上黨郡獻給趙國。馮亭的政策依舊是合縱抗秦,隻有和趙國合力才有抗秦的實力。上黨郡對于趙國來說,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如果秦國占領上黨,可以依據太行關隘俯瞰邯鄲(趙國都城),邯鄲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秦軍沖下太行,就可以直接攻擊邯鄲。如今送到嘴邊的上黨郡,怎麼會選擇放棄呢?于是趙王收了上黨,封上黨郡太守馮亭為華陽君,并派遣廉頗前去駐防。趙國接收上黨郡,引起秦國不滿,派遣王龁進攻上黨。

長平之戰過程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l 戰役之初----廉頗固守

廉頗作為一名老将,有豐富的戰争經驗,來到長平,便依托地形布下三道防線。

公元前260年4月,王龁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斬殺了趙軍的裨将茄,攻下高平關。

6月,秦軍再次進攻,秦軍攻破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南北鄣城,俘虜四名趙國的尉官。

7月,趙國的軍隊築起高牆,堅守在光狼城。秦國軍隊發起強攻,奪下趙軍西邊的光狼城,俘虜了兩名趙國尉官。至此丹水西面全被秦軍占領

趙軍的數戰失利,在趙國君臣看來,廉頗是膽怯的表現,趙國主将廉頗則是依托有利地形,固守營壘,疲憊秦軍,以逸待勞。丹水河岸,趙國占據地形優勢,王龁多次求戰不得,雙方僵持在丹水河兩岸。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l 僵持階段----議和

趙軍連戰失利,趙王與大臣樓昌虞卿商議,意親自領兵出征決戰。然而樓昌認為,決戰不如議和。虞卿則認為,以秦軍的攻勢,絕不會簡答議和,不如先聯合其他國家,在與秦議和。然而趙王則采納了樓昌的建議,直接議和。于是派遣重城前往秦國,而秦國為了麻痹趙國,隆重接待,有意向各國宣傳秦、趙已經和解,借以防止各國出兵救趙。于是趙國的處境被孤立。

l 反間計----趙括上任

秦國丞相範雎又派人到趙國施行反間計,并散布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王對廉頗數戰失利非常惱怒,聽信傳言,派趙括接替廉頗成為主将。

七月,趙括來到長平,接替廉頗成為主将。趙括到任後更換部隊将領,改變軍中制度,又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

l 決戰階段----佯敗後退,迂回穿插包圍,坑殺降卒

秦王得知趙括上任後,秘密調白起前往為主将,改命王龁擔任副将。而趙王求勝心切,督促趙括主動進攻。白起針對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采取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再殲滅的作戰方針。趙軍發動進攻後,白起派遣一支2.5萬的騎兵從空倉嶺繞長平關切斷趙軍後路,又派遣5千騎兵攻泫氏,直達故關切斷趙軍後勤運輸。秦昭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内郡,并征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至此趙軍被分割包圍。

9月,趙軍被斷糧圍困40多天後,趙括組織部隊突圍,趙括在突圍時被亂箭射死,主将死後,20萬趙兵投降,白起恐生事端,下令坑殺趙兵,隻放回240名年紀尚小的士兵。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兵法謀略

外交政策

戰役之初:遠交近攻

議和階段:以禮相待的障眼法,緻使趙國孤立無援。離間計緻使趙國臨陣換将,換上缺乏指揮經驗的趙括替換廉頗。

軍事上

秦國一開始就留有後手,沒有派遣白起作為主将,而是讓王龁領兵。後來趙括上任,才讓白起秘密上任,而趙國卻不知道白起成為主将。白起充分了解敵情況,知道趙國求勝心切且輕敵,戰術上佯敗撤退,誘敵出軍事堡壘。在利用己方堡壘同敵作戰,出奇兵迂回繞後穿插包圍,圍殲趙軍。

意義影響

長平之戰秦國傾全國之力取得勝利,但也付出損失20萬的代價,可以說是一場慘勝,但也使趙國元氣大傷,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也加快了速度。長平之戰的勝利,鼓舞了秦國上下一心的士氣,為以後秦國變強奠定了紮實的信念。坑殺二十萬降卒,不僅解決了降兵帶來的後勤問題,又在他國心中産生畏懼感。同時标志着列國林立,戰争頻發的戰國時代将結束,一個集權中央的大國即将降臨。

一戰封神:殺神白起

長平之戰是白起指揮的最後一場戰争。這場戰争可謂讓白起一戰封神。長平之戰後,白起意一舉滅趙國,但也是以受到他國離間計,導緻君臣不和,最終被賜死在杜郵。縱觀白起一生,指揮大小戰役70餘次,從無敗績。據不完全統計,戰國末期,打仗死亡大概在200萬左右,而白起一人便殺近百萬,也是以綽号“戰神”“殺神”“人屠”。位列戰國四大名将之首。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其指揮的著名戰鬥中有:伊阙之戰殺韓魏聯軍24萬、鄢郢之戰重創楚軍,淹殺楚國鄢城百姓數十萬、華陽之戰殺魏趙聯軍15萬、陉城之戰殺韓軍5萬、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5萬。

從他指揮的戰争中,其作戰特點有4個:

1. 不以攻城奪地為目标,而以殲敵有生力量為目标。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白起沒有稱王之心。

2. 為達殲敵目标,窮追猛打,不留機會。

3. 重視野戰堡壘工事,誘敵脫離堡壘,再在預期殲滅地點,利用堡壘殲滅。

4. 知己知彼,運籌帷幄,不管是敵政治、軍事、國家态勢都完全了解并充分利用。

白起其作戰特點,也被後人诟病,稱其過于殘忍嗜殺。但就戰争而言,其指揮作戰能力,無人能比。毛主席曾評價過:“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唐玄宗為表彰并祭祀曆代名将所設定的武廟中,白起也在其中,位列十哲。

長平之戰不管是國内還是國外,都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古代規模最大的圍殲戰役。雙方兵力比例接近1:1,總投入約100萬,死亡近70萬。在當時的戰國末期,人口約2000萬,長平一戰,動用軍隊就一百萬,還不包括後勤人員,可謂是全民皆兵,傾國之戰。古今中外,其規模和慘烈程度絕對是巅峰之戰。

:蘇德戰争----斯大林格勒戰役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背景原因: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寓意着蘇德戰争正式爆發。德軍的閃電攻勢很快攻占蘇聯西部大部分地區。1941年9月至1942年1月,蘇聯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取得勝利,而德軍消耗過大,戰線又長,供給難以應對,導緻其機械化部隊喪失作戰能力。1942年春季,由于珍珠港被日本偷襲,美國對日宣戰,德國認識到時間的緊迫,想要在美國投入歐洲戰場前,結束東線戰場或者最大程度削弱蘇聯的實力,開始籌劃集中兵力發動新一輪的局部攻勢。

1941年德國占領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成為成為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斯大林格勒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灣,其以南以西也都是糧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産區,東面又是烏拉爾工業區。斯大林格勒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過程

l 戰役初期

1942年7月2日,德第4裝甲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逼近沃羅涅日。但希特勒臨時改變計劃,決定不占領該城,他指令第2集團軍迅速轉向南面沿頓河向斯大林格勒前進。又指令A集團軍群于1942年7月9日發起進攻。其左翼第1裝甲集團軍從哈爾可夫南面向頓尼茲河北岸進擊。第17集團軍則從塔甘羅格北面向伏羅希洛夫格勒進攻。同時,匈牙利第2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也對佛羅尼斯發動了突襲,并在1942年7月5日攻陷該城。

l 正面之敵

1942年7月17日指令第4裝甲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支援第1裝甲集團軍強渡頓河下遊,進攻高加索地區。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進攻部隊就隻有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而此時蘇聯統帥部明白了德軍的作戰目标,決心在斯大林格勒同德軍死戰。從戰略預備隊調來的第62、第63、第64集團軍和原西南方面軍的殘部,坦克第1和第4集團軍,以及空軍第8集團軍、海軍伏爾加河區艦隊組成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主要任務為防禦斯大林格勒。防線從巴甫洛夫斯克至庫爾莫亞爾斯卡亞的長約530公裡、縱深為120公裡的防禦地帶。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l 會戰開始

1942年7月17日,會戰正式開始。德軍第6集團軍在保盧斯指揮下,以第8步兵軍和第14裝甲軍為北突擊集團,以第51步兵軍和第24裝甲軍為南突擊集團,向卡拉奇方向發起進攻。同時,以部分兵力向蘇聯紅軍第64集團軍發起佯攻。7月23日,德軍突破蘇聯紅軍第62集團軍右翼防線,合圍了該集團軍的2個師,前進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頓河河岸。

7月28日蘇聯釋出了著名的第227号指令,凡是不服從指令而離開戰鬥崗位或者撤退的軍人都将被槍斃,并嚴厲要求蘇聯紅軍部隊“絕對不許後退一步。

7月29日,蘇64集團軍被迫退到頓河以東。

然而在這半個月的進攻結果來看,希特勒并不滿意,于是又将第4集團軍調回。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8月1日,德第4集團軍奉命沿科捷爾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鐵路向東北方向進擊,當天迅速突破了蘇第51集團軍的防線,占領了蒙特納亞。

8月3日,德第四集團軍攻占了科捷爾尼科沃,接着又于5日突破了蘇第64集團軍的防禦,前出到阿勃加涅羅沃地域,但之後遭到了蘇聯紅軍越來越頑強的抵抗和反擊,隻好放棄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1942年8月9日轉入守勢。

8月19日,保盧斯和霍特重新發起了進攻。保盧斯第6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西北面開始進攻,霍特第四裝甲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以南進攻,

8月22日,突破蘇第62集團軍在韋爾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線,強渡頓河,占領了卡拉奇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8月23日第14裝甲軍推進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葉爾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爾加河,将蘇第62集團軍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主力分割開來。8月29日進至城南的加夫裡洛夫卡地域,其前鋒已前出到京古塔車站。

而蘇聯方面意識到當下形式極其嚴峻,命朱可夫為最高副統帥,并決定立即調撥第24、第66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支援斯大林格勒。8月29日,朱可夫飛到斯大林格勒後馬上着手組織第24、第66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的反擊行動,以減輕斯大林格勒的壓力。

9月5日至10日朱可夫指令3個新銳集團軍開始進攻,意圖将主力與斯大林格勒守軍重新連接配接起來,但均已失敗告終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9月12日,蘇聯紅軍撤至市區邊緣,外圍防禦地帶已全部丢失,德軍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從南面突進到伏爾加河,把守衛城市的第62集團軍同戰場上的其他部隊分隔開來。

而高加索方向,德國A集團軍以閃電之勢快速進攻,直至蘇聯最大産油中心,但随之而來的進攻速度也慢慢變緩,最後傾其所有的力量向格羅茲尼作最後進攻,依然沒有攻下來,原因是缺乏燃料,坦克戰車無法繼續提供作戰力。

9月13日,因為高加索方向的失利,希特勒指令盧保斯對斯大林格勒發起新的進攻,并從高加索方向抽調9個師加強給第6集團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擔當主力,從城北實施猛烈突擊。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則從城南推進,策應保盧斯在城北的主攻。之後開始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最激烈的巷戰,一直到11月11日,雙方都已疲憊不堪,保盧斯停止了進攻,修整部隊。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蘇聯反攻-----鐵鉗攻勢

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自9月底就開始準備大反攻,負責斯大林格勒地區總體戰略的朱可夫開始向斯大林格勒大規模集結兵力。至1942年11月中旬,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城外的南北兩側集結了143個師約110.6萬人,而戰場的德軍B集團軍群共有80個師又3個旅,約100萬人。朱可夫的戰略是将德軍繼續牽制在城内,然後通過打擊德軍的外側來将德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市區。

11月19日,蘇聯紅軍開始實施“天王星行動”,向德軍進行反攻。

11月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南部轉入反攻,22日,西南方面軍開始分批渡過頓河。23日,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卡拉奇會師,進而完成了對斯大林格勒的包圍。30日,蘇聯紅軍3個方面軍将德第6集團軍的5個軍22個師,羅馬尼亞和意大利部隊以及部分克羅地亞軍隊共約27萬人合圍在斯大林格勒1500平方公裡的地域内,第6集團軍隻有約5萬人的部隊被分割在包圍圈之外。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德國方面,在得知蘇聯進行反攻時,德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将軍力勸希特勒下令保盧斯撤出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并沒有同意,反而讓保盧斯堅守斯大林格勒,并告知空軍會保證物資的補給。然而事實卻是空軍的補給真正到德軍手上隻有10%左右,被圍德軍物資匮乏緊張。

12月12日,曼施泰因元帥發起了代号為“冬季風暴”的反攻,意圖從西南方向進攻,打通與保盧斯第六集團軍的補給線。

12月19日,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第57裝甲軍已突進到離南面包圍圈30英裡以内的地方。此時曼斯坦因讓保盧斯第六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南面突圍,與57裝甲軍彙合,然而保盧斯卻拒絕了,因為并沒有得到希特勒的指令,依然堅守斯大林格勒。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12月27日,蘇聯紅軍發動強大反擊将德第4裝甲集團軍擊退150~200公裡,迫使德軍統帥部放棄了解救被圍的第六集團軍計劃。曼施泰因的“冬季風暴”救援宣告失敗

1943年1月初,壓縮在包圍圈中的德軍,已經沒有任何解救的希望。為了停止流血,蘇軍最高統帥部指令頓河方面軍上司人向德軍第六集團軍發出最後通牒,要德軍根據慣例條件投降,但遭到德軍拒絕。

10日,頓河方面軍開始了分割并各個消滅被圍的德軍,德軍被分割成兩部分。31日德軍南叢集被消滅,以第六集團軍司令為首的殘部投降。2月2日德軍北叢集殘部投降,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蘇軍消滅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約150萬人。由德軍及仆從軍所組成的最大軍隊集團徹底遭到覆滅。

斯大林格勒戰役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争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城區的巷戰更是如人間地獄,遍地屍首,士兵平均存活時間不到24小時,能夠活到3天就能升到團長。戰役結果蘇聯隻能用慘勝形容,蘇聯紅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把德軍整建制的消滅,這是對德軍有生力量的消滅,整體降低了德軍戰鬥力。在世界大戰的範圍來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也是歐洲戰争對法西斯戰争的轉折點,自此,德軍失去了戰争主動權,由進攻轉為防守。在士氣上也是極大的鼓舞了對法西斯的抵抗,為反法西斯人民的信心加深了信念。

戰争風雲——盤點人類曆史上慘烈的戰争,兩個“最”

如果說冷兵器戰争是殘忍的,那麼熱武器戰争就是殘酷的,因為刀傷緻死率不高,古代打仗,很多斷胳膊斷腿,昏死在戰場,醫療又跟不上,更多的人是受傷發炎感染緻死。而熱武器戰争,更多的是火力的對拼,一旦近戰,必有一死。科技的進步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戰争形态的變化。科技的發展,戰争形态也變的多樣化,冷兵器戰争,熱兵器戰争,機械化戰争,資訊化戰争,還有經濟戰,文化戰等等但是不管如何,傷害的都是人類。

結束語:有人的地方就有沖突,沖突的進階形态就是戰争。回望曆史,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的戰争苦難不少,據不完全統計,人類曆史5000年來,有4700年都有戰争,而因戰争死亡人數大概超過36億。在人類曆史上死亡最多的十場戰争中,我們中國曆史占了7場,而當下我們生活的和平年代,是先輩們抛頭顱灑熱血,奮鬥出來的,我們應當珍惜,但也要銘記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