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冬奧|冬奧之最

作為冬奧會的主角,各代表團運動員們在賽場上群星閃耀,創造了許多曆史之“最”。這其中,有的令人心生敬意,有的令人由衷贊歎,有的令人感慨萬千,還有的令人忍俊不禁……

15歲成就“冰上皇後”

出生于挪威奧斯陸的索尼娅·海妮,從小就顯現出很高的舞蹈天賦。6歲時,父母給她買了第一雙滑冰鞋,随後,她開始接受正規的花樣滑冰訓練。為了能讓她真正進入體育殿堂,父親聘請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教練來指導她。10歲時,索尼娅·海妮便獲得了挪威全國冠軍。

1924年,年僅11歲的索尼娅·海妮就參加了在法國夏蒙尼舉行的第一屆冬奧會,直到現在,這個年齡也是冬奧參賽運動員中最年輕的。在首屆冬奧會上,索尼娅·海妮雖然隻獲得了女子單人滑第八的成績,但這樣的大型賽會對她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之後,她到倫敦的舞蹈學校學習芭蕾,為日後花滑打下了堅實基礎。

1928年,15歲的索尼娅·海妮參加第二屆聖莫裡茨冬奧會,一舉拿下女子花滑冠軍,成為當時女子滑冰運動員中最年輕的奧運金牌得主,被譽為“冰上皇後”。她這最年輕的冬奧會冠軍紀錄保持了74年之久。

1932年,索尼娅·海妮參加第三屆普萊西德湖冬奧會時,觀衆們為了一睹她的芳容和冰上舞姿,把看台擠得水洩不通。為了友善觀衆拍照,這屆冬奧組委特意将花滑比賽安排在白天舉行。而索尼娅·海妮也不負衆望,榮獲冠軍,7個裁判都給了她最高分。當時,求簽名的“海妮迷”到處都是,一度造成交通擁堵,海妮的父親不得不出來幫女兒解圍。

1936年,在第四屆加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上,索尼娅·海妮成功衛冕。那個時候,沒有一個女子花滑選手能與她抗衡,她的舞步和舞姿成為這項運動的标準。

在整個花滑生涯中,索尼娅·海妮共獲得了3枚奧運金牌和10次世界錦标賽冠軍。後來,她轉往美國發展,成為職業運動員。參加比賽之餘,她還進行花滑表演,并主演了12部電影,為花滑運動的推廣做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冬奧|冬奧之最

1928年,15歲的挪威運動員索尼娅·海妮在聖莫裡茨冬奧會上獲得花滑冠軍,這一最年輕的冬奧會冠軍紀錄保持了74年之久。

樹立友誼精神的範例

1964年,第九屆因斯布魯克冬奧會舉行。意大利雪車項目運動員歐金尼奧·蒙蒂雖然隻獲得了兩枚銅牌,卻被人評價為“最仗義的運動員”。

在這屆冬奧會雙人雪橇比賽中,英國隊由托尼·奈什擔任舵手。第一輪比賽後,他們排名第二。然而,當他們回到山頂時,忽然發現自己雪橇後軸的螺絲斷了,這意味着他們不得不放棄比賽。此時正在山腳下的歐金尼奧·蒙蒂聽說後,毫不猶豫地把自己雪橇後軸的備用螺絲送給了英國隊。此舉令托尼·奈什非常感歎:“這真是體育運動精神和友誼精神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範例。”

那場比賽,英國隊赢得了金牌。歐金尼奧·蒙蒂所在的意大利隊隻獲得了第三名。但是,歐金尼奧·蒙蒂因為這種無私的舉動成為象征體育精神的顧拜旦獎章的首位獲得者。事後他表示:“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托尼·奈什也會為我做,或者為比賽中的任何人做。托尼·奈什并不是因為我給了他們備用螺絲而赢,而是因為他是最好的舵手而赢,他們應該赢。”

聚焦冬奧|冬奧之最

1932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美國運動員愛德華·伊根(雪車上從前往後數第二人)獲四人雪車項目冠軍。他是奧運曆史上唯一一名在冬奧會項目和夏奧會項目上均斬獲金牌的運動員。

冬奧夏奧雙料冠軍

能夠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已非常不易,更不用說赢得獎牌了。然而,奧運曆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奇人,他在1920年安特衛普夏奧會上獲得了男子輕量級拳擊金牌,又在1932年第三屆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獲得了四人雪車金牌。他就是美國運動員愛德華·伊根。

1920年安特衛普夏奧會舉辦時,他成為美國奧運代表隊的一員,并赢得了輕量級拳擊奧運金牌。此後,他又獲得了英國和美國的業餘拳擊冠軍。

1932年第三屆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前,從沒碰過雪車的愛德華·伊根加入了一支陣容強大的雪車隊。這個隊的舵手是20歲的比利·費斯克,他是個很愛冒險的人,16歲時就作為四人雪車的舵手在1928年第二屆聖莫裡茨冬奧會上奪得了金牌。另外兩名隊友分别是美國雪車隊員選拔委員會主席喬·奧布裡恩以及歌曲作者克裡福德·格雷。由于志同道合,他們四人隻訓練了幾次就已非常默契。

真正比賽時,雪車項目要滑四次,但前三次滑完,他們這個隊就以不可能被超越的優勢領先,第四滑隻是為了完成比賽次數。于是,他們毫無懸念地拿下了這塊金牌。直到今天,愛德華·伊根仍舊是奧運曆史上唯一一名在冬奧會項目和夏奧會項目上均斬獲金牌的運動員。

聚焦冬奧|冬奧之最

1952年,16歲的美國運動員特蘭妮·奧爾布賴特(左一)在奧斯陸冬奧會上獲得女子花滑銀牌。曾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她經過不懈努力,在花滑運動上取得了優異成績,很多人都被她的故事感動。

戰勝命運赢得金牌

1956年第七屆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當20歲的美國運動員特蘭妮·奧爾布賴特上場參加比賽時,觀衆們情不自禁地跟随伴奏音樂《霍夫曼的故事》唱起歌來。人們并不是因為聽到了熟悉的歌劇樂曲,而是被這個女孩的勇氣深深感動了。

11歲的時候,特蘭妮·奧爾布賴特得了小兒麻痹症,她的腿、背和脖子都動不了。為了幫助她複健,父親建議她練習滑冰,沒想到從此為她開創了一片新天地。1952年,16歲的特蘭妮·奧爾布賴特參加1952年第六屆奧斯陸冬奧會時奪得了女子花滑銀牌。

1956年,特蘭妮·奧爾布賴特又參加了第七屆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不料,比賽前幾周,她在訓練時摔倒,右腿被冰鞋的冰刃割傷,傷到了骨頭。她忍住傷痛,依舊努力地訓練。正式比賽的那一天,觀衆們被她帶傷上場的執着精神感動了,輪到她比賽時,觀衆們不約而同跟着伴奏音樂唱起歌來。此情此景也令特蘭妮·奧爾布賴特激動不已,她忘記了傷痛,在場上施展了令人眼花缭亂的跳和轉,終于走上了最高領獎台。

聚焦冬奧|冬奧之最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男子速滑1000米決賽,因領先的四名運動員全部摔倒,澳洲運動員斯蒂文·布拉德伯裡幸運地獲得冠軍。

賽場上的幸運兒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五名參加短道速滑1000米決賽的選手有四位摔倒,結果,唯一沒有摔倒的運動員收獲了金牌。這個幸運的人就是來自澳洲的運動員斯蒂文·布拉德伯裡。

當時,斯蒂文·布拉德伯裡是抱着“重在參與”的目的前往鹽湖城的,冠軍的期待完全不在他身上。在半決賽中,他的兩名對手滑倒,他幸運晉級。在決賽中,一出發,他就落在了所有對手的後面,進入最後一圈時,他差不多落後第一名半圈。眼看另外四名運動員滑到最後一個彎道,卻意外地發生相撞并摔倒,場内一片混亂。這時,唯一一個還站着的人——斯蒂文·布拉德伯裡後來居上,沖過終點線,戲劇性地獲得了這塊金牌。

賽後,斯蒂文·布拉德伯裡公開承認,這枚金牌來得十分僥幸。不過從那以後,他成了澳洲家喻戶曉的明星,後來還被授予澳洲勳章,并入選澳洲體育名人堂。

本版部分供圖 視覺中國

更多内容盡請關注冬奧會刊。

來源 用戶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賈曉燕

編輯 康典

流程編輯 吳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