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8年8月底,第五戰區代理司令白崇禧接到一封電報後,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沒有想到狡猾的日軍竟然選擇從合肥兵分兩路向大

作者:李砍柴

1938年8月底,第五戰區代理司令白崇禧接到一封電報後,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沒有想到狡猾的日軍竟然選擇從合肥兵分兩路向大别山北麓進發,意圖包圍武漢。

此前,為了保衛武漢,他已将手底下的精兵全部派駐在南麓。現在日軍從他防守薄弱地帶進發,武漢危在旦夕,可他手中又無可調之兵。焦慮不已的他,在房中踱來踱去,腦中一直思考要調誰去北邊駐守。

片刻之後,他将江北防線交給了孫連仲的第三兵團。此時,第三兵團剛剛經曆徐州會戰,元氣大傷,正在此休整。孫連仲被白崇禧推到前線後,他同樣在思考誰才是那個能擔大任的人?

這時,宋希濂的身影浮現在他的腦海。宋希濂出身黃埔一期,是老蔣最器重的黃埔系将領之一。他所上司的71軍是國軍中少有的德械部隊之一,也是一支擅打惡仗、硬仗的部隊。

宋希濂接到任務後,立刻帶着幾名師長來到最前線勘察地形。經過實地考察後,他将阻擊日軍的地點選在了富金山。

富金山位于河南省固始縣陳淋子鎮紅花村,呈扇形,靠近葉家集;在公路的南麓居高臨下,可控制公路,是一處絕佳的作戰要地。

于是,宋希濂下令在富金山搶修工事。孫連仲在檢視地圖後,也認為富金山是絕佳位置,他對宋希濂說:“你部若能在富金山堅守10天,我為你們報功。”

為何孫連仲要宋希濂在富金山堅守10天呢?

原來,白崇禧與孫連仲都知道,想要将日軍阻擊在大别山北麓,宋希濂的這條防線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潢川、信陽一帶設定第二條、第三線防線。此時,張自忠部和胡宗南部正火速趕往潢川和信陽,宋希濂需要為他們争取布防時間。

那宋希濂和71軍能在富金山守住日軍荻洲立兵的第13兵團嗎?面對日軍最精銳的甲種兵團,他們又能堅守10天嗎?

此時的宋希濂心裡也沒有把握,但他知道此戰的重要性。于是,他将陳瑞河的36師,放在了富金山的正面,88師放在側翼,将51軍114師放在左翼;指揮部放在離富金山二公裡處的妙高寺内,他要讓将士們知悉,他将與他們一同戰鬥。

1938年9月1日,日軍第13兵團抵達富金山,他們發現無法繞過,隻能正面強攻後,便開始了試探性進攻。進攻失敗後,日軍沿着公路擺了“一字”山炮陣,對着富金山一頓狂轟濫炸。

炮聲漸歇後,步兵開始沖鋒了。36師躲在戰壕裡,直到日軍沖到陣前50米處時,36師的槍炮齊發,手榴彈密集如雨般向日軍的先頭部隊傾瀉,日軍未能前進一步,反而丢下幾百具屍體。

此後,日軍整整進攻了兩天,始終無法突破我軍防線。于是,荻洲立兵又增調了一個聯隊前往富金山,可日軍仍是寸步未近。

很快,日軍的飛機飛抵富金山上空,傾刻間36師的所有工事被摧毀殆盡,守軍們隻能借着彈坑和戰友的屍體繼續戰鬥。

傷亡太過慘烈了,36師已然要撐不住了。師長陳瑞河對宋希濂說:“軍長,要麼讓我撤兵,要麼給我增援;我要扛不住了。”

可此時,宋希濂也沒有可調之兵。他回道:“沒有援軍,戰死也得守住。”

就這樣,36師在富金山堅守了6天。荻洲立兵久攻不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此後,他又向富金山增調了4個聯隊。

至此,在富金山的日軍多達兩萬人,超過36師一倍。在激戰中,宋希濂的指揮部也時刻暴露在危險中,可他一步也未後退。

1938年9月7日,日軍發動了最為猛烈的攻勢。戰至此時,36師已無怕死之兵。宋希濂也對将士們說:“36師要站着,絕不能趴下,狠狠地打。”

日軍見無法從正面強攻,便将目标放在左翼的114師身上。為了速戰速決,日軍向114師陣地投放了毒氣彈。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師長牟中珩曾吃過日軍毒氣彈的虧,他事先命每班備上一桶水,每人發了一條毛巾。

一旦日軍投放毒氣彈後,立即将毛巾浸濕,掩住口鼻。日軍投放毒氣彈後,步兵沖鋒了,114師與日軍展開了肉搏戰,荻洲立兵屢攻不克,便派出前來增援的濑谷啟親率第10聯隊實行偷襲之策。

這天,濑谷啟趁天微微亮時出發了,誰知他們的行蹤,被523團1營長梁筠發現,當即報給了師長,他第一時間調集人手設伏,打了日軍第10聯隊一個措手不及,讓濑谷啟吓破了膽。

此時,日軍雖未能偷襲成功,但富金山一半陣地已落入日軍手中,36師也從戰前的1萬人銳減至2000餘人。戰至9月9日下午4時,富金山上的大部分陣地已淪陷,36師已彈盡糧絕,僅剩千餘人有戰力。

之後,日軍采用人海戰術,占領了除山頂外的所有要隘。此時,36師僅剩下800人,再無防守之力,宋希濂含淚下令36師餘部撤退。

從9月1日戰至9月9日,連續10天的作戰,宋希濂的36師幾乎被打光,可謂損失慘重。但正是因為宋希濂在富金山堅守了10天之久,才使得張自忠、胡宗南有時間構築第二、三道防線。宋希濂在富金山這一戰,就戰術價值而言是無法估量的。#曆史人物#

1938年8月底,第五戰區代理司令白崇禧接到一封電報後,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沒有想到狡猾的日軍竟然選擇從合肥兵分兩路向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