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唱出的是人們的喜悅和中國人重要的過年習俗——拜年。

一句句吉祥祝福,一聲聲美好憧憬,盡管是“老掉牙”的儀式,卻寄托着中國人最樸素的情感。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下稱“實踐中心”)裡的系列活動,更是為“拜年”平添了許多新意,守住中國人自己的儀式感。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借“寶地”大拜年

開啟元氣滿滿之旅

“新年好,萬事如意!”大年初一,實踐中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洋洋喜氣,碰到相熟的人遠遠地就熱情地互相拜年。孩子們穿着嶄新的華服,有的還應景地戴着憨态可掬的虎頭帽;年輕人喜歡用紅色裝扮自己,節日氣氛撲面而來;老人們在兒女們的簇擁下加入了“自拍”的行列,記下這風景如畫,心情怡然……

為什麼人們大年初一都喜歡相約實踐中心?優美的環境是“先天優勢”——實踐中心坐落在香蜜公園内,是大灣區首個公園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它充分利用香蜜公園核心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網紅打卡地、深圳首個5G+智慧公園等優勢,将文化、文明、自然生态等主題有機融合。新春伊始,徜徉在香蜜湖四季花谷、玫瑰園,看滿眼鮮花盛開,豈不是一件美事?中國人的文化中,花團錦簇寓意豐盛美好,在春節期間“打卡”如此美景,一年的心情都會有個美好的開端。不少市民幹脆把新年的朋友聚會、家庭聚會定在這裡,一家老小以鮮花為背景拍下全家福,人在花中笑,好一個和美團圓的幸福年!

豐富的活動則是實踐中心的“加分項”。四季花谷、玫瑰園都是天然的科普平台,欣賞百花盛開的同時了解一些花卉知識;孩子們到糖果遊戲場去自由嬉戲,和爸爸媽媽來一場歡樂的親子遊戲;沿途的電子标牌上播放着關于春節的書畫展覽,不知不覺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文明實踐大講堂裡,《京師生春示意圖》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春節年俗,引人駐足……借實踐中心這塊“寶地”大拜年,既能收獲“畫中遊”的美好心情,更能體味一場流動的文明盛宴。

跟“古人”學習俗

立穩傳統文明之根

拜年就是說說吉利話?拜年時作揖的手勢究竟該怎麼做?春節幾天除了拜年,還該做些什麼?……其實,過年是一門學問,裡面濃縮了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如果你覺得過年無聊,那是因為你懂得太少!”文化學者胡野秋“一語驚醒夢中人”。

大年初一,實踐中心文明實踐大講堂組織了一場“古人的‘花式’新春——中國傳統節氣風俗分享會”,知名文化學者胡野秋以新春風俗為出發點,分享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下的傳統風俗,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傳統風俗的差別與演變,帶領市民進一步認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領略風俗之趣、風俗之美。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随着時代的變遷,人們的過年方式在改變,但胡野秋認為,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有其無可替代的文化意義。“盡管南北習俗有所不同,但其實春節前後的每個日子都有講究,要做什麼都有安排。”胡野秋認為,現代人當然無須完全按照古人的習俗亦步亦趨地過年,但了解背後的故事,重溫過年的儀式感,保留“年味兒”是一種中國人專屬的文化傳承。

胡野秋老師的話引起了參與市民的強烈共鳴,大家一邊感歎現在“團聚容易了,反而年味兒變淡了”,另一方面也産生了關于文化血脈傳承的思考。12歲的小彭同學在聽完講座後,高興地說:“我以前覺得過年就是吃吃喝喝,貼個對聯,沒想到還有這麼多講究和儀式。今天媽媽給我拍拜年視訊的時候,我還在糾結手勢如何做,聽了老師的介紹我才知道是男左女右,男生應該左手在上,以後拜年再也不會‘露怯’啦!”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前後,國内首個線上線下互動式“文明學院”——福田文明學院也“上新”了系列課程,其中有很多與春節文化有關的課程——中華傳統節日故事、最中國二十四節氣&最傳統節日故事,春節那些事兒……過新年,長知識,這個春節收獲的可不能僅僅是體重哦!

借“吉言”送祝福

傳遞幸福能量之暖

拜年,是給親朋好友送出祝福,也是給自己的新年加油打氣。大年初一,實踐中心組織的“福虎迎新春,納福暖心田之福氣漂流瓶”活動人氣極高。人們紛紛寫下自己2021年覺得最幸福的事情以及對于虎年的向往與希冀,讓幸福接力,在福田流轉、傳遞……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變美變瘦變有錢”,是年輕女孩共同的心聲;“身體健康,平安長壽”,是老年人樸實的心願;“學習進步,媽媽給我買個奧特曼”,孩子們稚氣的願望讓人嘴角上揚……福田居民常先生鄭重地寫下心願:“希望疫情早日退散,能回家看看!”他說,因為疫情防控以及工作原因,這已經是自己第三年沒有回老家過年。“每逢佳節倍思親”,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疫情不再阻擋人們回家團圓的腳步,新年一切回歸正常秩序。天下之人,情同此心,這祝福讓現場參與活動的市民一緻點贊。市民龐女士的孩子今年即将參加中考,她的心願是“孩子考上理想的學校”,聽聞此言,旁邊素不相識的人們都說:“孩子加油,心想事成!”一句心願收獲一堆祝福,陌生人的善意最暖人心。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文明實踐丨新春伊始,我們有多少種方式傳遞祝福?

從口頭的“大拜年”,到紙上的“幸福漂流瓶”,祝福傳遞的載體變了,但那份流轉的心願沒有變。虎年,願每個人都将平凡的日子過得熠熠生輝,每個人都在人間煙火中感受幸福、發現幸福、傳播幸福。

【撰文】劉倩 周嘉燕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