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作者:NB正能量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但在這裡,情況并非如此。

愛因斯坦與量子力學分歧的核心在于量子力學暗示着自然界具有随機性。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該原理認為不能同時測量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對其中一個知道的越多,對另一個知道的就越少。對于觀察者來說,這意味着一個随機性因素,而愛因斯坦不同意這一點,愛因斯坦渴望用一種更簡單、優雅和明确的方式來描述自然和宇宙,愛因斯坦相信,不能确定地測量一個粒子的性質似乎是不對的,一定有一個潛在的實體定律可以讓我們這樣做,隻是這個潛在的定律還沒被發現。是以他說上帝不玩骰子,這不是一種信仰或命運的表達,這是一種需要更嚴格的數學的表達。

愛因斯坦在給波昂的信中還說道,“你相信一個擲骰子的上帝,而我則完全按照規則和秩序生活在一個客觀存在的世界裡,而我正試圖抓住這個世界的規則。”#媒體人周刊#

中國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核心意思是人及世間萬物,所有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道"在運作,而這個"道"就是自然。也就是原本存在的。這種觀點與愛恩斯坦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出一轍。

大自然是先于人類而存在,她産生形成的同時也伴随着宇宙的各種運作的規律,和自然法則的形成。也就是唯物論說的客觀規律。這些客觀規律是先天存在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科學的目的就是不斷發現大至天體宇宙,小至微觀生物,粒子,誇克的運作規律。通過對宇宙自然規律的認識,利用規律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也就是說人類隻能認識,揭示規律,進而利用規律來為人類發展服務。但是,人類不能創造自然(客觀)規律。她是事先安排好的。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5000多年前的炎帝早已經看透這一點了。愛因斯坦隻是剛發現而已。舉個例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按照安排好的規律去運作的,例如,人的生老病死,植物的發芽長大。一片小草草地,不會因為你一顆小草特别努力,就讓你與衆不同,所有的小草還是齊頭并進的增長。要知道每棵小草都是由無數細胞,分子,原子,誇克組成的。說白了,就是由無數微觀世界組成的。是以,不會因為你的特别努力,就會改變你的與衆不同。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都是在按照宇宙的規則去運作而已,人類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發展了很高的科技,卻不知道,這些努力,隻是自然規律的提前安排而已!

整個銀河系就等于一個微觀的時間,不會因為地球人類特别努力,就會改變她既定的規則。銀河系文明的發展,隻是适應于宇宙的規律而已,而且銀河系所有的文明,都在這個規律之内。人類不是獨一無二的,人類隻是大自然設定好的一個搬運工而已。所有的科學,隻是在發覺在整理自然規律,并沒有任何超出宇宙規則的科學。人類最終的科技,也隻是把目前宇宙的所有規律總結完。

真正的科學,應該是去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規則的世界,隻是人類文明離真正的科學,差距還很遠。

愛因斯坦晚年時為何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他也相信命運?愛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而他也常常被稱為是一個孤獨的人,他的哲學和科學都可以稱之為一種超驗的唯物論,這種哲學達到了形而上學的前沿,他完全割斷了對自我世界的糾纏。

地球隻是宇宙中的一粒砂礫。人類曆史也隻不過是稍縱易逝,人類還沒有那個能力去輕易的定義宇宙。關于人類的文明,也隻是稍縱即逝。地球上最早存在的一種生物體就是細菌,它存在的時間可比人類要久得多了。到現在為止,人類還沒有能力去鑒别宇宙中的各種生物,也沒有辦法為宇宙定義什麼,因為這一切幕後的安排者好像都是宇宙。我們好像根本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世間發生的一切,好像都有注定的軌道要走,我們無需太多掙紮。不過愛因斯坦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了。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上帝不會擲骰子”也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但其意思經常被斷章取義。人們通常把它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表達,認為上帝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