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小夥子用7000元買了七塊石頭,全部切開之後,淨賺143000塊錢。小夥子叫鄭道,是石門一所醫科大學五年級的學生。他

一個小夥子用7000元買了七塊石頭,全部切開之後,淨賺143000塊錢。

小夥子叫鄭道,是石門一所醫科大學五年級的學生。他雖然學的是西醫,但因為受父親影響,小小年紀就身懷中醫絕技。

鄭道的父親鄭隐是一位神秘的老中醫,不久前離家出走,鄭道正處在經濟困難時期。

這一天,他帶着剛剛認識的富家女孩沈向葳去烏有巷的文玩市場溜達,走進一家叫“胡一刀”的賭石店。這家店鋪門口的對聯很有意思——

上聯是:左一刀,右一刀,上一刀,下一刀

下聯是:生一刀,死一刀,賺一刀,賠一刀

真佩服對聯的作者,用幽默诙諧的方式,把賭石生意的特點簡潔明了地告訴了顧客。其實,更幽默的還是店鋪老闆的名字——胡說。

據說翡翠原料在剛剛被開采出來的時候,有一層風化皮包着,不知道裡面有沒有翡翠,或者翡翠品質如何。

一些做賭石生意的人,就是用不太高的價格買進原石,讓顧客選出幾塊石頭現場切割,以确定其中是否有翡翠。

賭赢了,可能獲得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利潤;賭輸了,可能會血本無回甚至傾家蕩産。

胡說的賭石店鋪在烏有巷曆史比較久了,當年鄭道的父親就曾經在這裡賭赢了一次,賺了不少錢。

胡說見兩個年輕人進店,有些興奮,特别是當他看出女孩子非富即貴之後,就想大賺一筆。

沈向葳一看到這麼多寶石就動心了,馬上拿出五千塊錢買了三塊石頭。胡說心花怒放,一會兒功夫三塊石頭全部切開,然後一臉遺憾地說:

“哎呀,真不走運,什麼都沒有。”

沈向葳拿起一塊切開的石頭看了幾眼——石頭裡面還是石頭,他揚手把石頭一扔:“真掃興,不好玩,走了,不玩了!”

而鄭道沒有走,他對胡說道:“胡老闆,我們再接着賭石好不好?不過要換一種玩法,玩一種更刺激的。”

胡說剛剛賺了五千,心情大好,一聽說還要玩,立刻喜笑顔開:“顧客是上帝,怎麼玩你說了算。”

這時,一位鶴發童顔、飄然若仙的老者也來到店裡,胡說讓他不要多言,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即可。

鄭道圍着那堆石頭轉了七圈,挑出七塊石頭,然後以每塊1000元的價格買下。

胡說又說出一個附加條件,即如果鄭道在七塊石頭中切出翡翠,要答應他以市場價的三分之一回購。

鄭道同意胡說的附加條件,胡說一聲“開切”,随手拿起一塊石頭放到切割機上。

第一塊石頭一分為二之後,發現是一塊廢石。接着第二塊、第三塊、第四塊、第五塊被切開後,石頭依然是石頭。

鄭道還是平靜如初,沈向葳在幸災樂禍,胡說在沾沾自喜,而那個作壁上觀的老者卻有些緊張了。

等第六塊石頭被放上切割機的時候,鄭道喊了聲“停”,然後說:“這塊石頭,我來。”

結果,第六塊還是除了石頭之外還是石頭!

那位老者顯出一絲不安,七塊石頭,六塊裡面沒有翡翠,隻剩下一塊,切出寶石的希望太小了。

沈向葳把最後一塊石頭遞給鄭道,那是鄭道從桌子底下翻出來的一塊橢圓形的石頭。

鄭道把石頭放到切割機上,這次他沒有從中間切,而是先切掉兩頭,再一刀一刀沿着四周慢慢切。

等切割機一停,鄭道就把切後的石頭抱在手裡,那位老者走到跟前一看:一塊碧綠的翡翠被包裹在石頭之中,猶如拳頭大小,綠意盎然,晶瑩剔透。

胡說愣了足足有兩分鐘,鄭道終于在最後的石頭中切出了翡翠!而且是極品的玻璃種帝王綠。

這塊翡翠以十五萬成交,除去沈向葳墊付的7000元,鄭道淨賺了143000塊錢。

看到鄭道赢了,那位老者高興了,他就是在門外感到了店内異樣的氣息才踱到店裡的。

當他見到鄭道的第一眼,就知道異樣的氣息來自這個年輕人身上,這個年輕人雖然暫時處在人生的低處,但不可否認,他具備非常優秀的素質,就像一塊璞玉,隻要稍加雕琢就可以成大器。

這位老者叫畢問天,是一位世間高人。鄭道自從結識他和沈向葳之後,不知不覺地就卷入了兩大豪門之間的鬥争。

這個故事出自新書《隐者慧醫》中的一個小片段。作者是百萬暢銷書作家何常在。

《隐者慧醫》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它一邊在講故事,一邊在傳授中醫知識。就像它的封面上寫到的:

“不僅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更有曆久彌新的中醫文化傳承。”

讀一部書,既可以得到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又能夠掌握一些治病養生之道,可謂一舉兩得。

今天,就把何常在的這部令“300萬讀者翹首期待”的新書《隐者慧醫》,推薦給愛書的你。

#詩漫大講堂##曬書季##好書大盤點#

感人的故事+中醫知識

一個小夥子用7000元買了七塊石頭,全部切開之後,淨賺143000塊錢。小夥子叫鄭道,是石門一所醫科大學五年級的學生。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