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鴛鴦陣是戚繼光為抗擊日寇而創制的一種陣法。鴛鴦方陣的第一排是盾牌兵,第二排是狼筅兵,第三排是長槍兵,最後一排是大刀兵。盾

作者:兵器時代

鴛鴦陣是戚繼光為抗擊日寇而創制的一種陣法。鴛鴦方陣的第一排是盾牌兵,第二排是狼筅兵,第三排是長槍兵,最後一排是大刀兵。

盾牌兵又分兩種,藤牌兵和木牌兵。

藤牌是圓形的,直徑兩尺多,有藤條編織而成,藤牌兵由軍中年輕、行動靈活的士兵組成,每人發給一隻藤牌。

木牌是長形的,長兩尺,寬一尺,用木頭制成,木牌并由高大強壯的士兵組成,每人發給一隻木牌。

藤牌兵和木牌兵站在第一排,手拿藤牌和木牌交叉排列,盾牌兵起的是防禦作用,防禦倭寇的弓箭、長刃倭刀和反光鏡。

第二排是狼筅兵,狼筅戚繼光新發明的一種進攻的武器,它的主體是一根3米多長的粗大竹子,前端保留着枝枝杈杈,最前頭插着一把一尺長的尖銳鋼刀。

第三排的長槍兵和第四排的大刀兵就不用解釋了,都懂。

經過幾番艱苦的訓練後,戚繼光的鴛鴦陣終于成型了,就等着倭寇上來後檢驗一下威力如何?

終于,倭寇找死的這一天來了。

561年,倭寇糾集了大量人馬開始大舉進犯福建台州。

面對進犯的倭寇,戚繼光率領的戚家軍組成了鴛鴦陣,在“咚咚隆隆”的戰鼓聲中沖向敵營。

倭寇陣前射出了幾千隻箭,但在鴛鴦陣城牆一般的盾牌掩護下,弓箭根本起不到應有的殺傷作用。

在盾牌的掩護下,鴛鴦陣中的士兵呐喊着向倭寇繼續推進。倭寇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陣勢,他們不明就裡,揮舞着刀槍向戚家軍沖過來,而盾牌牆直接就阻擋住了倭寇砍來的刀和刺來的槍。

與此同時,狼筅兵伸出長長的狼筅對着倭寇就是一頓亂紮和亂捅,瞬時,倭寇被刺傷無數,頓時,陣腳大亂。

混戰中,倭寇的長刃倭刀雖然鋒利,但卻砍不斷狼筅的軟枝,也夠不着狼筅兵,狼筅兵在前沖陣,長槍兵緊随左右,大刀兵接應于後,戚家軍勢如破竹,殺得倭寇死傷無數。

經此一戰,倭寇見了戚繼光的鴛鴦陣便頭疼和害怕。

鴛鴦陣的妙處在于不但有攻防結合,還有進攻中的長短配合作戰,盾牌手在前掩護大軍前進,負責進攻的狼筅手、長槍手和大刀手則互相配合,以長補短,以短救長。

@劉俊說房

同以前的陣法相比,戚繼光的鴛鴦陣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大陸古代作戰陣法從傳統的方陣向多兵種集團作戰的陣法的演變過程。

鴛鴦陣成功地把具有防禦功能的盾牌作為進攻的先鋒,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戰術理論遺産。#戰争風雲#

鴛鴦陣是戚繼光為抗擊日寇而創制的一種陣法。鴛鴦方陣的第一排是盾牌兵,第二排是狼筅兵,第三排是長槍兵,最後一排是大刀兵。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