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表哥,48歲,實體行業,五金加工,在魔都打拼了近20年,從手工作坊開始做起,到現在也算是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48歲,資

作者:赫裡山小美女

我表哥,48歲,實體行業,五金加工,在魔都打拼了近20年,從手工作坊開始做起,到現在也算是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48歲,資産上億,具體是幾個億,不清楚。

房子:從03年左右就開始了買買買的節奏,最後一套房購于10年,現在在魔都還有五套房,全款,分别是盧灣1套,靜安1套,佘山1套,青浦2套,最小的一套面積都在140平左右;按照魔都現在的房價,這些房子市值應該在八千萬以上。

四輛車,全款:一輛别克君越,一輛4.2排量的A8,買的比較早,還不帶L的那種;一輛奔馳ML550,一輛别克商務;

廠房:在青浦華新,11畝地,買的比較早,03年左右吧,當時大概是60萬一畝,50年産權;

業務:主要是給箱包,服飾,家居行業提供金屬LOGO,拉鍊,配飾等五金配件,這幾年實體行業普遍不景氣,07,08,09年業務頂峰時期,一年流水上億,10年開始所有實體行業都開始下滑,工廠業務也萎縮了很多,現在一年大概在一兩千萬左右,利潤嘛,我也不清楚。

他一年四季永遠都是西褲配襯衫,一般都是在海瀾之家買,不是特别貴的那種;

如果沒有應酬,一般午飯和晚飯就在員工食堂解決,沒有小竈,就是跟勞工在一起吃大鍋飯;

青浦一套别墅自住,一套住房用來擺放自己喜歡的物件,其他的幾套房子也裝修好了,沒人住,每個月我嫂子按時叫保潔上門清掃一次。

别克商務和A8都是接待使用者的,平時出門就讓司機開着那輛車齡近10年的别克君越,奔馳ML550是當年一幫朋友硬慫恿他買的,一年也開不了幾次,三年加起來行駛裡程不到1萬公裡,平時都停在車庫裡。

每天必到工廠,看一下各個工廠中的房間的生産狀态;如果哪個環節發現有問題,立即找廠長和當值主管談話;但是從來不在工廠中的房間裡指手畫腳。

應酬多,業務的,政府的,銀行的,工商管理的,平時基本上都是在跟這些部門打交道,逢年過節更是難以消停,酒喝得多,肝和膽都有問題,去醫院醫生給的建議是要戒酒,但是戒不掉。

這幾年行業不景氣,工廠的業務狀況也是越來越差,以前不做的小訂單現在都在做;

工廠的成本居高不下,稅費制度的透明化,使得利潤越來越稀薄,前年和去年都是在發完工資和年終獎後,賬上基本上就清零了。

勞工從100多個慢慢減到現在30來個,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員工,還有幾個是夫妻都在,其實作在的業務量根本不需要這麼多人,表哥更多的是覺得這些老員工跟工廠一路風風雨雨地走到現在不容易,不忍心斷了這些人的飯碗;這些員工也清楚這一點,是以有訂單的時候都願意加班加點幹,訂單少的時候會故意請假,好讓工廠少發工資;

行業競争也特别厲害,很多時候在接訂單的時候都已經知道要虧本,但還是得接,你不做有人做,而且你不要訂單,你的勞工就都得閑着,但是工資還是得照發,五險一金也得照交,每年還得給員工漲一次工資,這些錢都得靠一分錢一分錢的業務去掙。

做實體最怕的是資金鍊斷裂,一旦斷裂,原材料買不到,工資發不出,水電氣交不上,工廠說散就散了。去年因為資金問題打算向銀行貸款,銀行要抵押,後來發現抵押一套房子能貸到的款還不到房子市值的一半,表哥一氣之下幹脆賣了一套房子(是以,他原本有6套房),好歹撐了過去。

家裡人都跟他說,現在這種狀況,還不如業務停了,把廠房和地租出去收租金來得劃算,還省心。但是表哥總說工廠不是他一個人的,還有那麼多人要靠着他吃飯呢。

48歲的表哥,頭上已經有不少的白發,去年過年的時候跟表哥聊過一次,他說再熬幾年,等廠裡這批老員工15年的社保交夠了,他差不多就可以停了。他想把魔都的資産處理掉,然後回老家蓋棟房子養老,過一過有錢人的生活。

表哥應該是我認識的最有錢的人,沒見過他花天酒地,更多的,是看到他作為實體行業的一部分,在對實體行業普遍衰落時的抗争。

類似于我表哥這樣的企業主在中國應該有千千萬萬,他們都曾在各自的領域裡兢兢業業,承擔了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卻在我們喊着““網際網路化”、“産業更新”的口号時,不知不覺中掉隊。

當高房租,高人工,高稅費,以及網際網路行業帶來的高透明度将表哥這樣的中小企業利潤空間極度壓縮時,我自己也一度對于我們還能得到質優價廉的商品額手相慶,但是卻不知道這樣做也過度的壓榨了這些小企業的利潤,讓他們不堪重負,甚至轟然倒下。

過度的追捧“網際網路”、“物聯網”的概念,卻忘了“人才是生産的根本,有利潤才能持續”這一最根本的商業理論。

或許,等表哥他們真的開始過“有錢人的生活”的時候,才是這個社會危機真正的開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