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似有用卻無比雞肋,膝部氣囊為什麼活成了擺設?

美國IIHS作為最标準最嚴苛的測試機構,一直堅信膝部氣囊是最沒用的配置之一。

高成本裝備的氣囊配置原本應該對安全性的提升幫助非常大,但膝部氣囊真的是個例外,在原本狹小的腿部空間上裝上安全氣囊,雖然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不會影響行動,但在爆開之後的确會影響腿部的活動空間。

看似有用卻無比雞肋,膝部氣囊為什麼活成了擺設?

在IIHS做過的幾百組測試試驗中得到統計結果,膝部氣囊隻能将受傷的風險降低大約0.5%。

顯然,這不是一個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資料,如果隻是提升微量的安全系數也無妨,但膝部氣囊的存在還會對腿部造成不利的影響。

一個原因是膝部氣囊離腿部太近,另一個原因是腿部活動空間本就不大。

看似有用卻無比雞肋,膝部氣囊為什麼活成了擺設?

都是安全配置,有的配置因為成本很低卻得到最大的收益,比如說三點式安全帶,成本非常低但對安全的提升非常大,再比如說正面安全氣囊,同樣能夠換來更高的提升系數。

其它安全配置也都有不錯的效果,比如說ABS、ESP、主動刹車這些成本不高但效果非常明顯的配置,在行車過程中帶來的幫助不言而喻,而且這些配置幾乎都沒有不好的作用,公認的好評配置。

根據成本分析,安全氣囊的成本遠遠高于其它,膝部氣囊的成本也不低,但按照IIHS的資料分析,高昂的成本隻是讓安全系數提升0.5%,而且還存在讓腿部活動空間減小、誤傷腿部的可能,那麼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這樣的配置意義并不大。

看似有用卻無比雞肋,膝部氣囊為什麼活成了擺設?

有人說,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這屬于典型的雙标言論。

企業給你裝了自動啟停,你說不要也好,有些配置就是公認的雞肋配置,隻是氣囊帶上了“安全”就被認為是一種完全值得信賴的配置,但事實也并非如此。

企業如果會盤算,把省下來的安全氣囊成本給你均攤在鋼材上,可以換來更好的車身剛性,即便這種提升是微乎其微的,但效益必定比膝部氣囊更好,或者換上更面積更大的側氣簾,也都是最直接的效果。

看似有用卻無比雞肋,膝部氣囊為什麼活成了擺設?

氣囊的作用也是分三六九等。

側面的頭部氣簾以及側氣囊絕對意義更重要,側面防護性能本就弱,同時頭部離側面玻璃距離較近,碰撞對頭部的損傷較大,此外安全氣囊不能很好的左右限制成員。

裝備側氣囊、側氣簾帶來的安全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看似有用卻無比雞肋,膝部氣囊為什麼活成了擺設?

其次才是正面雙氣囊,因為安全帶的限制以及前後活動空間較大,是以說相比于側氣囊,正面雙氣囊配合着安全帶,同樣能取得更好的安全系數。

相比于這兩個方位的氣囊,膝部氣囊更像是輔助配置,有了的确更好,但裝備成本更高、安全提升真的不大,一直得不到部分企業的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