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2022年是虎年,虎被譽為獸中之王,兇猛彪悍,行蹤詭詐,虎虎生威,讓人不寒而栗。虎一直受到漢族人的崇拜,是正義、勇猛、威嚴的象征。在阆中,至今還存留着很多與虎有關的文物和地名,表明勞動人民對虎文化的崇拜。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虎紋銅钺 貴族遺珍

在阆中市古城博物館,陳列着一件名叫“虎紋銅钺”的珍貴文物,這個形似“鎖扣”的“虎紋銅钺”是從彭城鎮出土的,當時嘉陵江突發大水,洪峰沖刷河床,露出了“寶物”的身軀,經上級文物部門鑒定,此鎖扣系商周時期的虎紋銅钺(皇宮中用的禮器),距今近4000年。經測量,虎紋銅钺“身高”18.2厘米、尖寬7.8厘米、刃寬10.5厘米;其圖案具有春秋戰國晚期的虎紋特征。據文物專家介紹,虎紋銅钺一般用作戰場上的武器,但這一件非同尋常,它屬于皇宮中的禮儀兵器,即現在的儀仗隊所用,可謂是正常武器中的上品。钺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常武器,即巴蜀空手钺。戰場上殺敵之用,它的個頭小得多,僅為4.5厘米長、2.8厘米寬,具有殺傷力強、行軍輕便之功能。而虎紋銅钺就不同了,由于是儀仗隊所用,它的身上就多了一隻老虎裝飾圖案,而且個頭也較大,顯得更加威風和淩厲。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虎溪”題字 藥王救虎?

在阆中大佛左側摩崖石壁上,陰刻“虎溪”兩個大字,字長5米、寬4米,為“上柱國注賜金魚袋統治河中母恩書”。“虎溪”二字為南宋年間阆中太守吳昭夫建,統制河中母恩所書,明代分巡川北道參政姚誠立重刻。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據道光版府志和清鹹豐《阆中縣志》載:大象山石壁上有“虎溪”二字,系楷書,末題雲“上柱國賜金魚袋統制河中母恩書,‘統制’二字之上有殘缺”(上柱國:本為軍功卓著的将軍名号,後僅為一種功勳榮譽,類似特級戰鬥英雄之類,唐朝享受正二品待遇。金魚袋指唐朝三品以上官服為紫色,必佩金魚袋,宋代不再使用魚符,而是直接于佩袋上的金銀飾物 )。傳說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曾來此采藥,在這裡治好一隻生病的老虎,這條山溪遂有“虎溪”之名。今更置藥師廟,以為紀念。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虎村虎名 虎虎生威

在阆中市還有思依白虎嘴,柏垭虎溪村,五馬有老虎嘴,河樓白虎村等地名。在阆中的西北方向,距離市區30多公裡的河樓鄉(現已并入木蘭鎮)也有一個中國傳統村落,這裡緊鄰四川南充市的南部縣和四川廣元市的劍閣縣,古蜀道阆劍道從其境内的國家級保護文物機關阆中五龍廟前穿過,這個村就是白虎村。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這裡曆史文化悠久,境内擁有數量衆多的文物古迹,包括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處市級文物保護機關,12處傳統風貌建築及清代古墓群等。

【文化】虎年說虎 阆中文物遺迹顯威猛

人們對老虎特别喜歡,而且還有更多的文人墨客以老虎為題材進行文藝創作,展現人們的奮進拼搏和戰勝自然的大無畏精神,在阆中市張飛廟裡,還有清代馬德昭一筆書畫而成的虎字碑,錦屏山碑林裡,至今有兩通《上山虎》、《下山虎》碑刻,是畫家張善子在阆中任鹽場知事時留下的。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祝願大家虎年生龍活虎、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稽核:姚海

責編:顔小紅

編輯:慢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