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的大環境,還真的就不适合踢足球

昨晚的比賽,亞洲預選12強賽第八輪,中國隊以1-3的比分輸給了越南隊,徹底無緣2022卡達世界杯。

輸掉本場比賽後,國足以8戰1勝2平5負的成績結束本次亞洲預選12強賽,不少支援中國隊的球迷表示對中國隊非常失望——歸化那麼多球員踢成這樣,簡直是浪費錢。

要知道,越南總人口9500萬,青少年人口比例占24%,算起來,就2280萬人,還沒有我們一些人口較多的省份人口多,但就是在足球賽場上戰勝了我們,這與他們的青訓息息相關。

我主要寫籃球的,關注廣東宏遠男籃,從籃球的角度出發,我經常思考中國其他體育項目的現狀——難道中國籃球和中國足球就真的沒有出路嗎?!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國足從2016年亞青賽至今,一直保持了一套核心班底,這一批球員從U19青年隊一路到如今的國家隊,整體磨合非常到位,戰術素養很高。

翻開資料一看,過去五年,越南青年足球的戰績确實比中國足球出色太多了,國足輸球并不意外。

2016年U19亞青賽四強(曆史最佳)、2017年的U20世青賽入場券(曆史首次)、2018年分别斬獲U23亞洲杯亞軍,亞運會小組賽1-0日本,最終獲得第四名(曆史最佳)、2019年越南國家隊晉級亞洲杯8強(曆史最佳),年底勇奪東南亞運動會足球項目桂冠。2021年,他們第一次進入世界杯亞洲區12強賽(曆史首次),獲得了競争世界杯入場券的機會。

目前的大環境,還真的就不适合踢足球

據了解,越南球員阮光海的9歲少年離家學球,脫離父母入駐河内T&T(現河内FC)的訓練基地進行準軍事化封閉式訓練。——實際上,越南青訓球員,大多數都是在這個年齡段就已經開始接受系統的訓練。

這些訓練基地,基本上是采用全國選拔的方式,收集各個區域有潛力的少年進行培養,發掘他們的潛能。

目前的大環境,還真的就不适合踢足球

講真,像我身邊親戚家的9歲10歲的孩童,已經學會鬥地主,學會吃雞和王者榮耀,已經會上線“坑人”了。要從我自己說起,這個年齡段,我還在跟小區的小兄弟們玩遊戲王卡片,玩軍旗、打乒乓球,玩滑闆和溜旱冰鞋,對什麼足球、籃球青訓更是一無所知,即使我爸是籃球和足球狂熱粉絲,也沒有思考過,把我送到某基地去進行培養——一方面,我們基層百姓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另一方面,我們基層百姓也沒有這樣的經濟條件。畢竟,這樣的教育訓練開支,是普通家庭所無法承擔的。

我至今仍認為,我們這邊真不适合足球、籃球人才的培養

昨天我看到各大論壇評論區有不少球迷在吐槽國足,我就覺得非常無奈,你不喜歡這樣的球隊,你不喜歡這樣的環境,為什麼你不思考如何去改變這樣的現狀?!為什麼你自己不去踢足球,為什麼你不送你兒子去踢球?怪教練組不會用人,怪國足不會選材——為什麼在國足急需人才輸送的時候,你父母始終都是教育你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畢業後找份工作。同樣的你,為人父母後依舊是反複教導自己的子女要好好學習,考大學,進大廠,賺大錢。

衆所周知,青訓培養,孩子吃苦是肯定的了,這是每個職業體育人必須經曆的第一關。但又有多少父母,能夠讓子女去吃這樣的苦頭呢?而且這樣的苦一吃就要吃好幾年,甚至10年之久。吃苦之後,還不能保證能成才。投入大,見效慢,一般家庭hold不住。

就從目前的大環境來說,青少年的第一要務是學習,不學習就會被幾輪大考相繼淘汰。在廣州,每年都要有50%的中學生被分流到高職、中專,這是千萬家長所擔心,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中考的時候就被分流到中專和高職。幾乎所有家長都認為,所謂的中專和高職就是給這一批青年混日子的,進去了就沒有前途可言。——在這樣的環境下,誰敢在這個階段放任孩子去踢足球,打籃球?

對普通人來說,學習就是人生的捷徑,把課程内容學會,考試考好,讀個好高中,考個好大學,将來就有底氣找份待遇好的工作,随後組建家庭,生兒育女,平平淡淡過完一生,這是大多數人的歸宿。誰敢把自己的未來賭在足球和籃球身上?反正我自己是不敢的。

目前的大環境,還真的就不适合踢足球

越南足球的成績之是以在近5年有所飛躍,主要是他們搞清楚了競技體育的真相——選拔。

真正的足球人才,恰恰就是在這樣的大選拔機制下脫穎而出,所謂的“萬裡挑一”即使如此。

很多球迷在思考中國泱泱大國,14億人,難道就找不出能踢球的那十幾個人麼?實際上,國内并沒有這樣的選拔機制,這個選拔的重心幾乎都傾斜于幾場關鍵考試,中考、聯考、省考、國考。除了大陸,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讓考試這個競技項目發揮得如此淋漓盡緻,每年考生都是千萬級的。

而足球運動員,2018年的資料:中國注冊的足球運動員隻有6000名。這是非常殘忍的資料,14億的人,隻有6000多名足球運動員,我們要在這6000多名球員中找到11人,本身的基數就非常小,遠遠低于越南國足“萬裡挑一”的水準。

目前的大環境,還真的就不适合踢足球

想要中國男籃能夠崛起,我們必須要建立合理且完善的機制,真真正正地從14億人中去選拔人才。

至于如何操作,我建議從基層做起,尋找真正喜歡踢球的孩童,從小進行培養。

落實青訓分流,讓無法進入到職業賽場的青少年回歸校園,回歸社會,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隻有這樣,中國足球和籃球才能夠有足夠的生機去改變現狀。

《廣東宏遠賽事點評》為廣東宏遠籃球迷提供一個交流、互動、共同支援廣東男籃的平台。廣東球迷作為廣東男籃的“第六人”,永遠支援并關注廣東男籃和中國籃球的發展。我們竭誠的希望為中國籃球事業的發展貢獻出一點力量,為群衆體育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喜歡和支援廣東男籃的球迷們趕緊點個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