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國足于大年初一夜,以三個“精彩”的失球,在12強賽上被越南隊60餘年來首戰擊敗——在如此重要的春節,國足給全國球迷這般的添堵,能不迎來洶湧澎湃的罵聲才怪呢,我們不妨看下媒體人們是如何進行批評的吧:

一,《足球報》李璇:

撕掉最後這塊遮羞布挺好的,希望看到中國足球能換個活法,聯賽接近崩盤,國家隊這樣了,青訓一團糟,還能怎麼壞,不破不立。今天赢了反而啥都可以得過且過了。

二、人民日報:

大年初一的世預賽,國足輸了不該輸也不能輸的一場球……這場比賽,真的将成為中越男足易勢的分水嶺?但我們更願意看到這是國足知恥後勇的轉折點。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三、體壇周報記者、足協新聞委員會委員馬德興:

今天輸給越南隊隻是一個“果”!盡管很不願意面對、也極度不希望出現,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我隻想說:中國足球已經折騰了這麼多年了,尤其是我們的所謂的高層管理者!接下來,請繼續“折騰”哈,不要住手!因為隻有繼續“瞎X折騰”,才可以繼續傷害中國足球!

就像這次卡達世預賽,從2019年開始到2022年的三年時間裡,體育最高管理部門主導折騰了三回了吧,從請回裡皮、到裡皮辭職後甩手,再到不久前強行換帥!

不要讓足協天天替你們背鍋!外界輿論總是把鍋甩到足協身上,但很多時候、很多問題、很多決策,足協完全說了不算,隻有“背鍋”的份!

你們還要臉嗎?還有臉嗎?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四、《足球報》陳永:

這真的是國足近年來打得最糟糕的半場比賽,毫無鬥志,毫無信心。

……有時候,我們所說的拼搏精神,絕不僅僅是球到了自己的身邊搶一下拼一下,而是一個團隊整齊劃一的拼搶,更是在比賽中保持高昂的鬥志和信心,沒有信心的拼搶,那不叫拼搏精神,那頂多是本能。

五、國足前翻譯謝強:

一是本屆足協主要負責人應引咎辭職。國足、聯賽、青少年無一亮點,雖然任何被動局面不是一朝一人造成,但畢竟是你們承擔這個責任……

二是李霄鵬今日首發體能不佳的歸化以及大賽前大規模征召50名隊員15名教練搞群英會,說明他對球員教練情況缺乏了解,對國家隊的合理運轉欠缺經驗……中國足球應立即開啟外教選聘,李指導退居助理教練,再學習曆練。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三是徹底結束歸化球員的做法,中國足球的現狀需從長計議,做徹底的改革和長線的計劃,激發中國足球人自身的熱情和創造力。世界杯至此,歸化這場試驗因缺乏強有力的管理,已經徹底失敗。管洋人從來不是他們的擅長。

四是中國足球輿論環境不如二十年前,足球報和體壇周報這樣的主力媒體對足球的認知處在曆史較低水準,各種其他媒體追求熱鬧大于專業性,甚至錯别字頻出,基本常識搞錯。整個生态倒退,劣币内卷,對球迷無法形成理性引導。期待中國足球的新紅山口會議,但也知道說了白說,希望渺茫。

六、南方都市報記者豐臻:

原因太複雜了,但也可以一句話說清楚:這是管理體系的失敗,是足球土壤的失敗。

長期對青訓體系的忽視,長期對聯賽規則和方向的忽視,長期急功近利肆無忌憚的行政幹擾,是中國足球的特色,這注定了所有足球從業者都處于一種不健康的惡性循環中。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七、《足球報》白國華:

大年初一,如果你看了國足和越南隊的比賽,瓊漿也會變成泥水,珍馐也會變成泥土。……1比3輸給越南,羞先人啊!

從長遠的意義看,這場中國隊的完敗,輸得好,輸得幹脆,輸得痛快,唯有這樣輸,才讓決策們真正地認識到中國足球的問題所在,而不是渾渾噩噩地自欺欺人,隻有這樣輸,才讓人明白,足球沒有投機取巧,隻有踏踏實實,真正地尊重足球的規律,中國足球才能積跬步,最後至千裡。

至于歸化,忘了他吧,一個錦上添花的計劃,偏偏被人當成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以至于整個12強賽的過程,歸化球員喧賓奪主成為人們讨論最多的問題。

至于從李鐵到李霄鵬,隻能說一句,半斤八兩,不愧是二李,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默哀,為中國足球。默哀多久呢?三分鐘,夠了……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八、申方劍:

……現在的年輕人,我反正特别了解,錢也掙不到太多了,如今的表現也令人心碎了,不來了很正常。都說灰暗的角落需要閃爍堅韌的光,蒙塵日久,閃不動了。我就是覺得,臉都不要了!

以後每個農曆大年初一,成為了中國足球恥辱日!這跟此前打泰國還不同,這是世預賽十二強正式比賽,我們出線無望,越南更是如此。痛心疾首!

九、體育評論員麥卡:

被越南打三個球,這樣的恥辱照例還是無人負責無人埋單。李鐵說不管他的事,他帶隊時好歹最後赢了;李霄鵬說都是他的責任,但沒有人會相信;足協主席屁都不敢放一個,别問,問就是“中國足球需要一代接一代努力”。輸成這樣,不管坐在足協主席這個位置上的是誰,就應該無理由引咎辭職,管你是第幾代。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十、足球解說員詹俊:

近六十多年來國足第一次輸給越南。态度、技戰術都不如對手,記住這個恥辱的比分吧。

……

從這些媒體人的不同角度之“罵聲一片”中,似乎各個方面都點到了,但卻給人多年來都是如此老生常談的感覺,但為何中國足球卻是越來越不行?甚至連範志毅所言的“臉都不要了,接下來要輸越南和緬甸了”也開始在實作了?估計,緬甸足球看到此,也開始躍躍欲試、磨刀霍霍向國足了吧?

是以,我們的球迷或媒體不能隻有罵聲一片,否則罵赢了國足,卻仍然是輸給越南,甚至以後見了緬甸隊都怕了,又有何用?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其一,中國足球青訓的低水準,是中國足球難以進步的根源!

國足對陣越南隊的首發中,有5人來自徐根寶的青訓;三人是歸化球員;一個是其他足協轉籍而來。也就是說,其他青訓成果隻有2人進入乎首發。

這顯然說明中國青訓的不成功!如果有更多徐根寶式的潛心做青訓的人,中國足球還會如此嗎?

當然,中國足球青訓的不成功,不能隻怪足球人,這其實跟我們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等大環境有關——中國的家庭有幾個是真正支援足球青訓的?“唯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的文化思想,其實是中國發展足球的最深厚的“絆腳石”!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其二,中國足球不斷觸及下限:這跟急功近利的足球管理思維大有關系。

在中國,足球過多負載了其本應有的東西,也造成了足球管理中的急功近利思想,于是朝令夕改的政策五花八門,說中國足球都是被自己玩壞的,也不算為過了,這是中國足球不斷輸到無底褲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此,或許隻能點到為止了——知名解說員劉建宏都稱,不能說太多,不然要封号了。

其三,背離市場規律和現實基礎的“金元足球”,其玩壞中國足球也是早晚的事。

近十年來,因“金元足球”,中國足球曾自以為是“世界第六大聯賽”了。足球,特别是職業足球當然需要資金的投入,但是這仍要遵循職業市場規律,否則就會遭到懲罰。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且不言高水準外援是靠金錢堆來的,隻說同時薪水也随之水漲船高之下,隻不過是肥了近十年來的本土足球選手而已。

過去年薪可以超千萬元,轉會的簽字費也是上千萬元,再加上豐厚的獎金,雖造就了一批億萬富翁級的本土足球運動員,但他們的水準、能力與成績,完全與如此高薪“德不配位”,這也令中國球員本來具有的精神屬性,卻反向達到了曆史的最低點!

這從中國球員與越南球員的跑動、拼搶、拼搏的屬性對比上,其實已不難看出來了——既沒有了能力上的優勢,也缺乏了前行的精神動力,或許,下一步輸緬甸,也不會令人意外了吧?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尋找中國足球“不行”的原因,或許我們都能頭頭是道地點撥出來,但是如何解決?似乎人人都有點無力感了——這又是為何呢?誰知呢!【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大年初一添堵,聽取罵聲一片:媒體人齊出動,輸越南後能罵醒國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