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彩!鑼鼓一響大戲開場!來,看陽泉“名角兒”閃亮登場!

春節雲劇場

陽泉市優秀劇(節)目展演

虎年春節期間,為滿足廣大市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陽泉市文化和旅遊局精心策劃,推出“春節雲劇場”——陽泉市優秀劇(節)目線上展播活動。

本次展播精心挑選出的劇(節)目,均為我市獲得“群星獎”“杏花獎”等獲獎劇(節)目和具有較高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優秀劇目。家鄉人演家鄉戲,家鄉人看家鄉戲!讓我們一起——足不出戶過足“戲瘾”!

武迓鼓

《保衛娘子關》

内容簡介

《保衛娘子關》采用平定武迓鼓的主要音樂元素,表現了1940年8月百團大戰中,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五團一營一連在娘子關西的磨河灘上,不怕犧牲,浴血奮戰,打退日軍十多次進攻,成功強渡綿河的磨河灘之戰。全連參戰的145名指戰員,僅17人生還。戰後,一連被晉察冀軍區授予“血戰磨河灘鋼鐵連”稱号。《保衛娘子關》為現實主義題材,對激勵當代中華兒女發憤圖強,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共圓中國夢,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曆史意義。

獲獎情況:2019年1月,獲山西省第十八屆“群星獎”選拔賽優秀獎;2019年5月,獲第十八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

主創人員

編導:向陽、李月麗、張繼紅、李世平、郭瑛

作曲:洪龍、劉豔明、嶽芳、王兵

輔導人員:曹岩、張列、高霞、李建平、賈傑文

演出機關

平定縣文化館、平定縣瓦斯公司

現代晉劇

《鑄城》

1947年5月,陽泉市初建,敵特活動猖獗,爆破、暗殺、綁架時有發生。以警察局長任鐵錘為代表的共産黨人,為保衛陽泉,建設陽泉,與敵特展開了一系列殊死鬥争,展現出任鐵錘對黨忠誠,勇于擔當,敢于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讴歌了陽泉人民為全國解放和革命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深刻闡釋了革命先輩用信仰,用忠誠,用熱血鑄起堅如磐石的紅色之城!

獲獎情況:現代晉劇《鑄城》榮獲“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被評為“2020年山西省舞台藝術重點扶持劇目”。

總監制:李君、張立君

總策劃:米楠

監制:賀志強、趙紅衛、馬宏凱、胡忠義

策劃:樊江、劉衛平

編劇:賈璐

導演:崔向英、張智

作曲(設計):劉和仁

作曲(編配):劉和躍

舞美設計:李威

燈光設計:馬路

服裝設計:賀林燕

舞蹈編排:趙霖

武打編排:嶽晉威

領銜主演:

劉衛平(國家一級演員),扮演任鐵錘

張紅紅(國家一級演員),扮演杏花

陽泉市晉劇院樂隊演奏

音樂演奏:北京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合唱:北京國際首席愛樂樂團合唱隊

錄音制作:北京九紫天誠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藝術總監:劉衛平

導演助理:劉海濤

陽泉市晉劇院

《泥火情》

改革開放時期,平定傳統砂器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工藝學院畢業的常順,在砂鍋會上認識了龍字壺第九代傳人木蘭,有共同創新砂器夢想的二人産生了愛慕之情,盟定終身。龍字壺傳承當家人龍嘯天堅決反對,并将私自改革工藝的常順逐出師門,常順在赴南方遊學的幾年中,木蘭不斷試驗,苦苦堅守,曆經困境,幾經坎坷失敗後,新産品最終研制成功。平定砂器人把着時代的脈搏,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推出新品,讓優秀傳統的砂器工藝與時俱進,走進新時代。

獲獎情況:2019年榮獲山西省文化藝術政府獎“杏花新劇目獎”。

編劇:牛曉珉 田永剛

導演:崔向英 張智

音樂設計:劉和仁

張志平飾演常順

張紅紅飾演木蘭

豫劇整本戲

《大宋巾帼》

北宋仁宗年間,邊關告急,滿朝文武無人挂帥,狄青趁機索要兵權,其子狄龍獨霸校場,楊金花女扮男裝打敗狄龍搶走帥印。狄青借機陷害包拯和楊家,仁宗誤信讒言,罷免包拯,欲斬佘太君。八賢王在法場上救下佘太君,痛斥仁宗。佘太君、穆桂英深明大義,不計個人得失,挂帥出征,平叛反王收複邊關。

獲獎情況:此劇獲山西省第十三屆“杏花獎”個人表演獎。

劇目總監:朱豔紅

編劇:董順卿

導演:孫福利

音樂設計:宋秀法

董素萍飾演佘太君

梁美花飾演穆桂英

陽泉市豫劇團

來源丨陽泉市文化和旅遊局

監制丨路文

責編丨廉赟

統籌丨趙勇甯

編輯丨崔耀麗

稽核丨苑金龍 蘇豔琴 馮玡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