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私有雲揭秘 帶你探秘真正的私有雲架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雲計算在每個人眼中都是不同的。但是大家對于雲計算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共識,比如三層架構(SaaS,PaaS和IaaS)。除了三層架構外,大家也都認為雲可以被分為三種: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

  對于雲的好處:靈活,易擴充,資源共享,減少成本等等這些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但是許多企業對于将資訊放在第三方的伺服器上的做法感到不放心。這些企業在思考會不會有一種既有雲計算的優點,同時還可以自己控制資訊的解決辦法。

私有雲

  答案是肯定的,私有雲的出現解決了企業的這個難題。

  私有雲和公有雲有什麼差別?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雲計算技術是怎麼樣演變而來的。我總結了一下,主要由以下幾點:

  • 由于分布式計算、叢集技術、虛拟化技術等關鍵技術的逐漸成熟,伺服器功能不斷地變強,可以在一台伺服器上模拟出多個虛拟機。

  • 對于資源的合理利用,綠色環保的提倡

  • 網絡帶寬的可用性,再加上基于浏覽器的應用程式接口和移動應用程式,資料中心的整合

  • IT成本控制的需求,以及服務品質和傳遞速度的要求。

  在這樣的環境下雲計算誕生了,公有雲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為使用者提供的能夠使用的雲,公有雲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成本低廉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而私有雲是指企業自己使用的雲,它所有的服務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員或分支機構使用。由于是對一個企業單獨建立的,企業擁有基礎設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礎設施上部署應用程式的方式,而且可以對資料、安全性和服務品質進行有效控制。

  那麼企業該如何建構私有雲呢?

  知道了私有雲的優點,企業也許會決定建構私有雲,那麼我們來簡單的說說建構之前企業需要的準備工作。

  首先企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 你已經對部署、配置和管理虛拟機的各種流程實施了标準化。

  ● 你已将虛拟機的部署和管理任務傳遞給了自動化工具來打理。

  ● 你可以為終端使用者提供自我服務界面

  ● 你的部門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共享同一個基礎設施。

私有雲構模組化型

  在向私有雲遷移之前,IT部門必須要比伺服器虛拟化階段變得更有效率。大多數IT部門都缺乏跟蹤虛拟機的部署、使用情況和占有權的一緻性的流程,這會導緻所謂“虛拟機的泛濫,”進而抵消掉私有雲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IT部門還需要學習如何管理整個虛拟伺服器池,而不隻是會管理單個虛拟機或工作負載。

  一旦虛拟化資源全部就位,應遵循以下步驟開始運作私有雲:

  ● 從非關鍵工作負載開始,測試其能否工作。

  ● 假如某個業務部門希望投資雲計算,則隻需為他們建立一個全新的雲環境即可。

  ● 獲得管理層支援——實際上就是要獲得管理層的授權——以便讓各業務部門共享虛拟資源池。

  ● 展示私有雲的好處,例如可極大地縮短部署時間,降低成本等。

 

  資料向私有雲上遷移

  當私有雲建立好以後,企業迫切需要将IT應用向雲遷移。然而,向雲遷移卻牽扯着許多的問題,企業需要評估遷移需要的成本,以最合理的方式和成本進行遷移。

  遷移應用程式到雲環境的第一步是了解哪些系統适合遷移到雲環境。這要從非關鍵任務應用程式開始,因為這些應用程式不太依賴内部服務,進而減輕了對業務營運的影響。例如收集、整合和聚合資料或者掃描系統日志中重要活動模式的日志分析系統。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跨越多個伺服器,具有複雜工作負載,大量依賴網絡,并在業務運作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也可以遷移到雲環境,到那時需要進行大量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一旦确定了需要遷移的應用程式,你就可以開始仔細研究功能要求和運作依賴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