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論身在何處,你我鄉愁如一|春節社論

讓我們從今天啟程,重整行裝,共赴春光明媚,同看春暖花開。

全文1881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一年一度,新春佳節。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再次将時間定格在一個新的起點,天涯共此時。哪怕世界上有多少種紀年,有多少種計算時間的方式,每至此刻,春節也注定是華人時間的中心。

而在今年,更有北京冬奧會與春節這個古老又盛大的節日相遇。北京冬奧村裡的紅燈籠、中國結和春聯,讓來自五大洲的運動員,共同見證這個溫暖的中國時刻,親身感受着東方文明的溫情脈動。

此時此刻,就連空氣中都彌漫着濃濃的年味。你我的心裡也被滿滿的年味氲氤着,過往的細節從内心深處袅袅升起,就像故鄉向晚而起的炊煙,召喚每一位遊子的歸程。哪怕身在都市、年歲已長,這份永恒的況味也依然蔥茏。

這兩年,因為疫情反複,無數人的生活被改變,甚至陷于停頓。今年臨近春節,疫情再次趨嚴,不少人是以不能歸鄉。這份思鄉之情,想必會更加綿長。此時的故土與家園,也比任何時候都更像一個港灣,讓人停靠,給人撫慰。

無論身在何處,你我鄉愁如一|春節社論

▲2022年1月29日,市民在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年貨市場選購節慶飾品。春節臨近,各地都在紅紅火火迎接新春佳節。圖/新華社

而此時此刻,還有很多人為了大家,将小家放在一邊,隻為讓其他人過一個安樂祥和年。為了萬家團圓,他們守候、駐守、逆行,他們付出、奉獻、忠誠。所有的歲月靜好,皆因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此心安處即吾鄉,家的意義,從來就不僅指向社會層面,更存乎精神次元。家與國連在一起,構成了我們共同的生命經驗,形塑了我們看待世界的範式,也讓我們在廣袤大地寫下錦繡文章。

因而,無論你是在故鄉,還是正在回故鄉的路上,甚至你還在他鄉,不管你我身在何處,心中的明月,總是在那裡高懸。故鄉,見或者不見,她就在那裡。見不到的時候,牽腸挂肚,“少年閏土”們随夢入夜,潛入遊子内心深處;擁她入懷的時候,萬家燈火,星河一道,縷縷鄉愁終成清風明月。

置于曆史的長河中,從鄉土中國到現代都市,中國人“生活在别處”已成常态。或為事業,或為生計,很多人不得不離開各自的“原鄉”,到城市,到他鄉謀生。故鄉永遠屹立在那裡,但長年累月地打拼,很多人也早已“直把他鄉作故鄉”。

其實,作為有着數千年文明傳承的中國人,我們最大的鄉愁或許不是寄存于故鄉,而就是根植于綿長、深廣的文化上。

小我的鄉愁,直接、直覺、具體,跟個人的經驗和體驗直切關聯;而大我的鄉愁,關乎家國、族群、文化,深沉、博大、悠遠,也是以更根本、更内在、更深潛。這種紮根于廣袤文化根脈上的鄉愁,才會更悠長、深沉,才會大地般的開闊、厚實。

有了寬廣、厚重的文化打底,中華民族共同體,才放得下這些大大小小的鄉愁。在這個血脈相連的共同體裡,你我不再孤獨與漂泊。無論歲月靜好,還是負重前行,家國安甯都是我們的來時路,也是你我的共同途。

國泰民安,中華昌隆,在最大的同心圓内安放精神之所,在文化上不再漂泊,在精神上皆有皈依。所有小我的鄉愁植根于深廣的文化河床上。因而,不論身在何處,因有文化的深廣互聯,你我不再孤獨與漂泊,我們終将與家的血脈相連。

而在萬物互聯的今天,實體空間上的千山萬水,已被移動互聯的網絡空間輕松穿越。“天涯若比鄰”,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觸手可及的大屏和小屏,跨越時空之障,将故土和他鄉拉近。

遊子與家不再關山阻隔,鄉愁也不再孤單郁結。冰雪健兒奮力拼搏,青春中國一往無前,人間盛事萬千氣象,也自會撫慰我們的鄉愁。

在嚴寒中告别牛年,虎年鐘聲業已響起,疫情陰影還在飄蕩,但我們仍然要勇敢面對一切,努力過好每個日子,與時間溫柔戰鬥。

光陰無形,穿越山川大海;萬家燈火,照亮前行之路。我們相信,所有的等待,必有歸期;所有的堅守,必有善待;所有的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不負來時路,翹首向遠方。所有的希冀都會在春天裡綻放;所有的忍耐和離别,都會在春天裡得到加息回饋

編輯 何睿 校對 陳荻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