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作者:馬氏說故事

面對60萬敵軍圍攻的情況,僅靠2萬人就守住城池85天,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究竟有多 猛?又為什麼說朱文正在朱元璋勢力中有極高的地位?

元朝末年,一個叫朱五四的農民有四個兒子,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這個朱重八就是後來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大明戰神朱文正,就是這個朱重四的兒子。

朱文正雖然說是南昌王朱興隆的兒子,但朱興隆這個王侯是後來朱元璋追封的,而他本人早于1344年的旱災中就已經離世了,和朱元璋的父母一樣死于了這場天災。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由于當時元朝已經進入了末期,統治階級極其腐敗,百姓們被豪紳貪官們剝削得民不聊生,大災過後的朱家,除去為謀生路而入贅的二哥朱興盛和三哥朱興祖,就剩下小弟朱元璋和他的大侄子朱文正兩個男人了,二人也曾有一段時間在各謀生路。

公元1352年,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很快就混出了一番名堂,很多人都來投靠朱元璋,其中就有他的外甥李文忠和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作戰勇猛,随朱元璋軍隊一起攻下了集慶路,屢立戰功,很得朱元璋喜愛,最後被封為了大都督,負責鎮守洪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

這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朱元璋的大學營集慶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洪都城是朱元璋大學營集慶的西南方向的屏障,如果這個地方有所閃失,對朱元璋的戰略布局無疑是緻命的。

而朱文正在曆史中的形象是,在洪都當大都督的日子裡,整日沉迷聲色、花天酒地,可能是幼年貧寒受辱的經曆讓他後來變得大為放肆,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很難令人相信可以委以重任。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而此時,長江中遊的陳漢勢力對洪都虎視眈眈,陳友諒率領60萬大軍,傾巢出動向東進軍,兵鋒直指朱文正鎮守的洪都城,而朱元璋的大軍此時正在救援安豐,這可急壞了時任江西行省參政的鄧愈了。

洪都保衛戰的雙方勢力有多懸殊?朱文正究竟是怎麼用2萬人守住60萬人的進攻?

公元1362年,陳友諒的部下胡廷瑞向朱元璋獻出了龍興城,朱元璋便将其改名,便就是後來的洪都城。可以說洪都城本來就是陳友諒勢力的一部分,又怎麼甘心拱手送人呢?

次年,陳友諒趁朱元璋發兵救援安徽一帶時,想要出動大軍奪回洪都城,水路兩軍并行,号稱有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往洪都城。

而此時的朱元璋勢力還無法抽身應對兩線作戰,便命洪都城堅守待援,等待安徽的戰事處理完,大軍再傳回鄱陽湖與陳友諒展開決戰。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洪都城城内此時滿打滿算隻有2萬人的兵力,且大都督朱文正整日吃喝嫖賭,城内軍民人心惶惶,似乎随時都有傾覆之危。

然而朱文正此時一改往日做派,在鄧愈等人的協助下迅速開始戰略部署,在八個城門和幾個水門都布置了最優選的守備兵力,且還預留下來了2000機動部隊,随時準備支援。

按照《孫子兵法》中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來說,即便朱文正有堅固的城池,也很難抵禦30:1的懸殊戰力,這非常考驗一個指揮官的用兵之道。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動員城内軍民的士氣,即便對方沒有攻城,單單憑借大軍圍困,城内人很容易因等不到支援而士氣渙散,最終導緻潰敗。

朱文正臨危不亂,很快就去召開動員大會,對所有将士們說:“城亡與亡,我等誓死保衛洪都城!”申明了所有人要跟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和要求。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為了提高士氣,朱文正甚至親自登上城樓,身着盔甲手持大刀,和将士們一同戰鬥。鄧愈帶領火槍兵,在地方部隊登樓後展開射擊,以此來威脅先登的敵兵們。

最終,在長達85天的戰鬥之下,朱文正、鄧愈等人多次擊退陳漢勢力的進攻,及時修補城牆,最終令陳友諒無計可施,最終等到了朱元璋大軍回援,一舉在鄱陽湖擊潰了陳友諒勢力,奠定了朱元璋一統天下的格局。

朱文正的結局是什麼?為什麼朱文正的結局各有紛說且疑點重重?

憑借在洪都保衛戰中的表現,朱文正可以說為朱元璋一統天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親侄子和戰神的光環加持下,朱文正卻落了個被軟禁後郁郁而終的下場,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年齡上來看,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的兒子,兩人年齡相仿,朱元璋隻比朱文正大八歲,朱文正于1352年和母親一起投靠朱元璋時,朱元璋還沒有子嗣。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到了公元1355年,朱元璋的馬夫人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才給朱元璋生下長子朱标,也就是說,在那個家族觀念非常嚴重的封建社會,朱文正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内成為朱元璋勢力的接班人。

公元1363年,朱文正在洪都保衛戰中一戰而揚名天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名望和地位,此時的朱元璋還沒有稱吳王,已經是對朱文正封無可封了,屬于是功高蓋主的情況了。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公元1365年,李飲冰上奏朱元璋,告發朱文正有謀反之心,以朱文正的名聲而言,如果悄悄暗殺掉朱元璋,世子朱标此時隻有十歲,朱文正完全是可以接盤叔父的基業。

無論事實真相如何,朱元璋都是以雷霆震怒,很快就将親侄子朱文正軟禁了起來,不久後朱文正就去世了。

按照謀反的說法而言,這事疑點重重,早年間朱文正就為朱元璋立下過赫赫戰功,朱元璋開心地問侄子想要什麼封賞,而朱文正卻說:“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衆!”

朱文正以前就知道不急着要封賞,難道偏偏在打赢洪都保衛戰後,把這份穩重和經曆給忘掉了嗎?顯然說朱文正因對封賞不滿、想要投靠張士誠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朱文正成名之戰,洪都保衛戰以兩萬對六十萬,足足堅守八十五天

更有可能的是,此時的朱文正已經像白起一樣功高蓋主,再加上朱元璋親侄子的身份,已經威脅到了朱元璋的政權,是以才有了最後的下場。

無論如何,朱文正的戰績是非同小可的,世人很認同朱文正的功績,朱元璋也沒有給他判謀反罪然後處死,還将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封了藩王。

何,朱文正的戰績是非同小可的,世人很認同朱文正的功績,朱元璋也沒有給他判謀反罪然後處死,還将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封了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