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陝西臨潼:男“繡娘”一針一線繡“活”老虎

央廣網西安1月30日消息(記者王佳愛 通訊員 王三合)1月27日,屋外漫天雪花,屋内紅紅火火。在西安市臨潼區相橋街道的夏璐璐家裡,虎頭帽、虎頭鞋、虎頭馬甲……到處擺滿了五顔六色、萌氣十足的老虎。

新春走基層|陝西臨潼:男“繡娘”一針一線繡“活”老虎

夏璐璐做的吉祥物(央廣網發 臨潼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選材、畫樣、裁剪、填充、繡制、粘縫……平時主要負責設計的夏璐璐,為了應對虎年銷售旺季,自己也忙得不亦樂乎。虎年來臨,他做的各種特色老虎裝飾成了人們表達祝福的上佳方式,網上看貨訂貨的客戶絡繹不絕,甚至出現了“搶貨”的紅火場面。“春節銷量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光這一段時間就銷了上千隻。”夏璐璐說。

“老虎是百獸之王,是保平安的吉祥物,也是我們民俗文化中‘福’字的諧音。”夏璐璐介紹,他在設計制作虎頭帽、虎頭鞋的過程中,會使用不同的手法、材質和造型,這也讓小老虎看起來更加可愛。

這位27歲的關中小夥是相橋這一帶夏家刺繡家族的第五代傳承人,遠近聞名的刺繡行家。

夏家刺繡屬民間刺繡,傳承都是靠家族、親戚或鄰裡之間口傳手教,沒有明确的師徒關系,自然地代代相傳,一直活躍在臨潼相橋的各個村莊。十裡八鄉都知道“夏家有個巧姑娘,繡的花兒人人誇”的說法。

夏璐璐的祖母就是民間刺繡的手藝人,他自幼跟着祖母學習,耳濡目染之下,對刺繡這門手藝也着了迷。

新春走基層|陝西臨潼:男“繡娘”一針一線繡“活”老虎

認真工作的夏璐璐(央廣網發 臨潼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古風古韻,更喜歡動手裁縫衲制心頭跳躍的靈感。”夏璐璐驕傲又略帶些腼腆地說。在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大學期間,他有了更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還參加了2017世界禮儀服飾大賽,并獲得最佳男裝設計大獎。這一次的經曆讓他深刻體會到了将中華文化的“雅”與時裝設計的“思”巧妙融合設計的妙處,也更加堅定了他“要讓更多人讀懂中華文化的内涵,喜歡上中國傳統文化”的想法。

畢業後的夏璐璐,徒步走完了幾乎整個關中道村落,不斷整理傳統民間刺繡文化與工藝,設計新的産品,使原先大家認為的“廉價的工藝産品”成為了集文化、重工、吉祥于一體的藝術作品。夏璐璐也以刺繡為依托,采用培養與傳承、固定加靈活就業的方式,帶動了周邊地區部分婦女和殘障人士就業。

“打袼褙(ge bei)、剪鞋樣、包邊、納底、做鞋幫、繡虎臉、縫合、成型,即使是最簡單的虎頭鞋,制作一雙都得需要一周時間。”夏璐璐介紹,關中刺繡的針法主要有“紮”和“挂”兩種,從刺繡的圖案和造型看,它們都帶有古老的文化元素,諸如小孩用的虎頭帽、虎頭鞋和老虎枕等,每一件作品都是将美好的故事通過刺繡布藝的方式展現出來,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繡的不光光是作品,更是對民族文化的愛與傳承,我也希望志同道合的夥伴能和我自己一樣,把喜慶快樂的傳統藝術傳遞下去,讓更多人了解關中民間刺繡這項非遺項目。”夏璐璐說。由于作品既有年輕人的創意,又有手工技藝的傳承,夏璐璐創立了“道囍奶奶”刺繡品牌,設計出的一些虎頭包包、虎頭挂件以及首飾,用流行面料,結合傳統工藝,讓民間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創作當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充滿中國味道的作品也讓他成了身邊人的“關中繡郎”,不少學弟學妹都專程跑來學習設計制作技藝。

“每一件作品都是有溫度的,每一針每一線都承載着傳統與未來的元素對話。”夏璐璐說,自己會把最美好的祝福融入進每一件作品中,把傳統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傳遞出去,為服裝賦予中華文化,讓服裝擁有生命之光。

編輯: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