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
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這首《春天的故事》用朗朗上口的歌詞和明快的旋律記錄了深圳史詩般壯麗的發展曆程。
東晉鹹和六年,南海邊有一座被稱作寶安縣的邊陲小漁村,地方雖小卻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之地,因珍珠品色俱佳而著名。

時光荏苒,曆史從不會停歇他的腳步,這座小漁村就在潮漲潮落中一路前行。
1979年1月,寶安縣撤縣成立了深圳市,乘着改革的東風深圳踏上了飛速發展之路。
成立伊始的深圳,人口不過3萬、所謂市内道路也不過是兩條全長不超過2公裡水泥路。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深圳當年的這個口号引領了一個時代,激勵和鼓舞了一代人。
在這個口号的影響下,深圳國貿大廈創造了三天蓋一層的“深圳速度”,讓人歎為觀止;
第一次以拍賣的形式拍賣土地使用權,讓多少人意外;
第一家引進麥當勞,讓國人領略到了“洋快餐”的不同風格;
深圳,是時髦、時尚的代名詞,是充滿勇氣“敢為天下先”的前行者,破字當頭,立在其中。
我們70後一代所熟悉的糧票,于1984年在深圳率先取消使用,讓所有人一片嘩然。而直到10年後才全國才正式取消了糧票供應。
一個個的第一和創新,讓人看到了深圳這座新崛起城市的果敢和前進的決心,一個勇于突破和創新的城市注定有一個輝煌的明天。
80年代,深圳是年輕人心中向往的“聖地”。很多人向往着去深圳感受她的速度、體會她的繁華、實作自己内心的夢想。
深圳這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在年輕人夢想的加持下,更加快速成長,在1992年裡深圳的電報出口量高達408萬份,就是最好的證明。
深圳,一個個成功和實作财富夢想的“魔幻”傳說,不斷地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奔赴而至,在這裡淘金、在這裡實作創業夢想,尋求自我價值的實作。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在這個新興的城市裡一起闖蕩、一起追夢,繁華的白天、靜谧的夜晚,都能聽見夢想在發酵的聲音。
40多年過去,如今的深圳和昨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深圳的福田區,在1996年的時候除了馬路之外一片光秃秃,農田、灘塗處處可見。
如今的福田區除了高樓林立,更是成為了集行政、金融、會展、旅遊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城市中心,這一切隻用了短短的26年時間。
深圳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勞工,以前每逢春節來臨,回家潮讓深圳幾乎成為一座空城。
如今的深圳成為了許多人的第二故鄉,人們在這裡安家落戶,把她當成自己的溫暖的家,留在深圳過年的人越來越多。
有為了工作留下來繼續拼搏的打勞工,有到子女家裡過“團圓年”而逆行的父母。
春節一直是我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是我們情感表達的視窗,作為城市的管理者,福田區的節日大道在虎年春節将至的吉祥日子裡下足了功夫。
節日大道以“福在福田,幸福年年”為主題,為市民們營造了滿滿的儀式感。
節日大道繼續沿襲“花藝快閃”,用一晚時間,集合120位花藝師和花藝愛好者就用萬朵鮮花裝點了大街小巷,萬紫千紅、花香幽幽。
花車、花架、花籃處處蘊含着設計者的愛心,透露着節日的溫馨氛圍,吸引了衆多的市民駐足、留連拍照。
在五顔六色花的海洋裡,又怎麼少的了歌舞的加持和助興?
節日大道為市民打造了32場不同主題的街頭節目,隻要走進節日大道,歡快的樂曲、優美的舞蹈會讓人目不暇接。
街頭樂隊、天音女子樂坊、鹦鹉合唱團;還有超接地氣的舞獅表演、潮汕英歌舞,這一場傳統藝術與潮流文化結合的饕餮大餐裡必定有一款适合你。
鮮花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歌舞是一場聽覺盛宴,又怎麼會讓美食缺席這麼歡樂祥和的日子?
節日大道周圍的商圈在春節期間也是“時刻線上不打烊”,用美食滿足人們的味蕾。
深圳節日大道的虎年春節大禮包已經上線,在這個祥和的假日裡,來深圳節日大道看“虎”躍新春,享精彩生活,品味十足年味吧。
#深圳節日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