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了,記住這些餐桌上的規矩!

我們中國人從古至今曆來是重視禮儀規矩的,古訓日“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尚,是一個家族長期形成、世代相傳的精神風貌。

兒時飯餐桌上來自長輩的點滴教誨,給我生活的智慧,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那些規矩,已然成了我們一生的行為規範。

從上桌拿筷子的那一刻,這種家庭風氣就深深地刻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并自然而然的成為一種習慣。

人們常說:“吃飯要有規矩,不能讓人看了笑話。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也要有吃相。”

過年了,記住這些餐桌上的規矩!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長幼有序”,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動。這才展現了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尤其是遇到重大節日家族聚會的時候,越發重視這些規矩了。

倒酒,盛飯的時候也是如此,長幼有序,從上到下,然後才能輪到孩子。

“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是本分,也是傳統,長輩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處事,理應受到我們的感恩和尊敬。

雖然這是一件吃的小事,但它會延伸到各個方面,從小事做起,讓孩子知道如何感恩和尊重長輩。孝順的人也是值得信任的人,也會得到社會的認可。

吃是人的天性,從飲食習慣上看人的性格和家庭修養。

過年了,記住這些餐桌上的規矩!

小編整理了一下規矩,寫出來與網友共勉之!

吃飯前要保持自身幹淨整潔,飯前一定要洗手。

座次要有講究,長幼有序。

全家人一起吃飯,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

不許用筷子敲盤碗。

不抱怨父母長輩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飯菜不好吃。

筷子不許立着插在米飯(面條等盛滿的飯碗)中。

不要在嘴裡滿口食物時說話。

吃菜、喝湯時盡量不出聲,不吧唧嘴。

夾菜時不要來回翻撿。

不要霸占着自己喜歡的菜。

保持自身前的桌面幹淨整潔。

不要揮動着餐具指人。

吃飯時,手要扶碗,不許一隻手放在桌下。

家裡來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

小小餐桌,照映的是人的修養。

現在的家庭,父母多關注孩子的營養,卻對孩子的教養關心甚少。

人離不開吃飯,家庭離不開餐桌。中國傳統的飯桌文化禮、孝、德、讓、教。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以及對個人的禮貌要求。

通過餐桌,我們學會了尊敬長輩,長幼有序,學會了珍惜糧食,感恩生活。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把習慣表于細節,把得體植入内在這,會是給孩子最有價值的人生禮物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把習慣表于細節,把得體植入内在,這會是給孩子最有價值的人生禮物。也能形成尊長愛幼、懂事明理、遵規守禮的好習慣,才能傳承良好的家教和家風。

END

∞文章來源:家風家訓∞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删∞

∞執行主編:張勃勃 出品:冬日陽光∞

版權聲明

本刊号系公益傳播中華文化平台,部分文章及圖檔,我們一時沒找到原創作者,或無法聯系上作者;或您申請了原創,或您擁有圖/文網際網路傳播權,但我們推送過程中并沒得到提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背景聯系我們删除。同時,希望作者聯系我們以便支付稿酬,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