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貼春聯

講述人:王傑,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過春節貼春聯兒也是我們中國老百姓的一個重要習俗。雖然今天我們很多人都生活在城市,搬進了樓房,但每逢春節的到來人們還是會去商場超市購買一幅自己喜歡的春聯貼在自家門口,如果誰家有人書法好,還會親自動手來寫一幅自己喜歡的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着時代背景,抒發着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是以貼春聯可以說是春節期間的一件大事,貼春聯與貼年畫一樣,也是由貼門神演化而來。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貼春聯

春聯的曆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老百姓會把用桃木做成的桃梗,挂在屋門口的年畫旁邊,用來辟邪,這桃梗就是春聯的雛形。據《淮南子》記載,桃符也就是桃梗,就是用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能夠驅邪降幅的咒語,一年一換。

那時的桃符還不是今天老百姓印象裡的春聯,那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的誕生,則要追溯到明朝。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以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需寫春聯一副。從此以後春聯得以在全國推廣,一直沿襲到了今天。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貼春聯

貼春聯的講究

在咱們民間的習俗中貼春聯的過程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春聯貼的不好,甚至貼錯了,不僅會鬧笑話,還會影響到一年的好運氣。其實要區分上下聯是有竅門的,關鍵在最後的一個字,根據春聯的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來結尾,也就是國語中的三聲四聲。那麼下聯則是平聲,也就是國語的一聲二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色起平收。

貼春聯時應将上聯貼在右邊,下聯在左邊。那麼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臂柱來區分,之是以這樣貼,是因為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是以念春聯也是從右向左念。

前面我們講過“二十四掃房子”,民間還有一句諺語說:二十四,寫大字,意思是過了臘月二十三就可以寫春聯了,但什麼時候貼春聯呢?貼新的春聯最好的時間是除夕的下午到傍晚,這段時間順序應該是由外面向裡面貼,先貼擡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到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從外面流向裡面,把舊的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氣,貼上新的春聯,有除舊迎新的意思。

每到貼春聯的時候,長輩們開始熬漿糊,搬梯子,小朋友們則捧着春聯跟在大人的旁邊,搶在前面,撕下舊的春聯待大人們把漿糊抹勻之後,在地上手中的春聯,這樣一幅嶄新而通紅的春聯就被張貼在了門窗上,過年的氣息也一下子濃烈了起來,寓意着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萬象更新,貼春聯不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表達了人們對美好願望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從風格不同内容豐富的春聯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家家戶戶所獨有的家訓、家風,是我們中國人過年一個不可或缺的習俗。

制作:李方舟 張悅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