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中國人吃餃子,傳承了近兩千年!”

“果然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代代相傳呀!”

“太震撼,居然能看到唐朝的餃子,竟然有一種穿越千年的感覺!”

“中國文化的傳承力有多強!”

近日,短視訊話題#唐朝的餃子和現在幾乎一模一樣#在網上引發熱議,登上微網誌熱搜前五位,在榜時間超過13個小時,閱讀量更是高達3.3億。視訊通過“東漢灰陶女廚俑”及吐魯番出土的1000多年前的餃子,展現了中國人春節吃餃子的傳統年俗。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唐朝的餃子和現在幾乎一模一樣

這段視訊,正是出自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首檔跨越千年溯源中國春節年俗的文化創演節目《古韻新春》。據悉,完整節目将于CCTV-1除夕下午12:40檔播出,陪觀衆辭舊歲、迎新春,探尋“古人怎麼過春節”。

作為除夕當天預熱總台春晚的一檔特别節目,綜合頻道(CCTV-1)制作的《古韻新春》圍繞“文化過年”的氛圍基調,以“一物一曲”為核心概念,以古代文物中的傳統文化元素為線索,采用“文化訪談溯源+文藝演繹”相結合的創新形式,深度挖掘梳理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春節的打開方式”,溯源中國新年的文化内涵。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以文物為線,全景式串聯“中國年”千年脈絡

追根溯源,“中國年”從何而來?過年年俗如何産生?又如何一步步傳承至今?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古韻新春》特别邀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王湛四位專家學者,與總台主持人撒貝甯、王嘉甯一起,跨越千年時光,曆數時間軸線上與中國新年相關的傳統文化元素,深度挖掘梳理新年文化和年俗的形成與演變,回溯千年以來“中國年”文化的傳承脈絡。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轉動時間羅盤,節目從古畫《豳風圖》,引出曆史文獻中最早關于“過年”的記載《詩經·豳風·七月》,講解西周人過年慶賀豐收的儀式;從西漢司馬遷提議修改《太初曆》,講述定正月為歲首的時間,從“西漢彩繪長袖女舞俑”展現當時賀年方式“漢樂舞”的雍容華貴及舞服特點;從古畫《公孫大娘舞劍圖》等文物,闡釋大唐除夕夜“新春團拜會”及正月初一“元日朝會”的盛況;還将從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戲曲節目單“除夕戲目折”,及藏于國家圖書館的《慶賞升平》戲曲人物畫冊,介紹“過年看大戲”這一始于清的傳統年俗。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在描摹“中國年”傳承千年的足迹之外,《古韻新春》還借助文物的力量,将千百年來的年俗一一道來。

流傳千年的諧音梗——春節美食“百事吉”,古畫《蘭亭修禊圖》描繪的魏晉文人迎接新年的風雅活動——“曲水流觞”,古籍《文心雕龍》記載的猜字謎由來,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版年畫之一《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複制件),蘇轼除夕夜寫下思念家人的組詩《歲晚三首》之《守歲》,古畫《歲朝村慶圖》中記錄的放爆竹、拜大年……通過展示豐富多樣的文物史料,吃餃子、貼春聯、猜燈謎、貼年畫、除夕守歲、穿新衣等年俗文化的曆史由來也躍然而出。

多元演繹,創意呈現“中國年”的韻味與時尚

《古韻新春》的舞台上,近二十個原創節目将首次與觀衆見面,用舞蹈、歌曲、器樂演奏等多元藝術形式,通過舞者、歌者、演奏者的現代化演繹,創意诠釋“中國年”文化代代赓續、延綿不絕。

舞者唐詩逸将首次演繹《夢回長安》,用一組“霓裳羽衣舞”再現大唐除夕夜的繁盛;承載古人對宇宙浪漫想象的《羽人舞》也将第一次亮相;歌者龔琳娜将唱出象征屈原忠貞不渝的《橘頌》,并創意融合複刻版“曾侯乙編鐘”奏出的2400多年前的金石之音;郁可唯則将置身“火樹銀花不夜天”般的元宵燈會,首次唱響《青玉案·元夕》……此外《豳風·七月》《守歲》《己酉新正》等原創曲目,《曲水流觞》《高山流水》《圓周率暢想》等富有特色的原創器樂演奏也将給觀衆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享受。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從文化底蘊的挖掘,到舞台呈現的打造,每一細節都匠心獨運。節目創新運用XR等前沿技術,配合半包圍弧形主屏,加以地屏、冰屏、紗幕等舞台設定的加持,建構多層次的中國風舞美場景,帶來一種沉浸式的視聽體驗與視覺沖擊,讓觀衆更能身臨其境般感受古人過年的氛圍感。

在歌曲《一畫千年》中,現存最早的木版年畫之一《四美圖》(複制件)将在紗幕上呈現,冰屏則會展現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在《圓周率暢想》裡,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純将在XR營造出的月球“祖沖之環形山”,将圓周率幻化成優美的鋼琴曲;在《樂舞迎春》中,舞者将在火不思、馬頭琴、口弦琴、胡琴等特效放大的傳統樂器旁舞動,形成舞者與樂器的有機互動;創意服飾秀《千年霓裳》,則将選取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十二裝束文物,通過時尚走秀的形式,與文物中的造型進行對比,展現中華服飾之美。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從舞美視聽到服化設計,綜合頻道(CCTV-1)推出的《古韻新春》每一個環節都精心雕琢,展現中華民族從未斷流的文化傳承和審美認同,為觀衆帶來一場韻味十足的新春盛宴。

一脈相承,“中國年”蘊藏文化自信的底氣

春節,就像一面鏡子,在數千年的流轉間,映照出中華民族内心深處的精神樣貌和情感寄托,凝聚着中華民族悠久的人文曆史和豐厚的文化内涵。

作為總台一檔大型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春節文化年俗的源遠流長,探尋中國年的文化意義,追溯文化自信的根源,在除夕這天奉上一台文化大餐。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在古樂演奏中,感悟魏晉時期文人雅士“曲水流觞”“高山流水”的高潔逸趣;在東漢《羽人舞》的婀娜曼妙中,感受古人今人對浩瀚星穹亘古不變的探索精神與情感共振;在慶賀新年的西域樂舞《絲路舞韻》間,看見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在歌舞《少年行》中,緻敬那些自古而今守望者的家國情懷。

儀式感拉滿!總台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邀您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文化過年,古韻盎然。除夕下午12:40檔,讓我們一同走進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春節特别節目《古韻新春》,一起跨越千年時光,在曆史文物和現代演繹中,找尋從未斷流的文化印記,感受千年以來的精神共鳴。

來源: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