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作者:牛頌通鑒

2010年,法國和中國簽署了《中法電影合拍協定》。之後,又簽下了八部電影,《夜莺》就是其中的成功之一。影片于2015年完成并上映。那個時期的民族電影往往遠離中國電影市場,非常接近世界電影觀衆。

《夜莺》在法國學院上映。該片由廣西電影集團出品,法國導演費利佩·米勒編劇執導,中國演員李寶田主演,在法國上映五個月,吸引了15萬觀衆,明顯高于同類型電影。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其電影版權也在1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他還被推薦代表中國電影參加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

在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外語片從世界各地選出的83部電影中脫穎而出。不幸的是,代表中國大陸的南丁格爾,以及香港的黃金時代和台灣的冰毒,都沒有獲勝。

《夜莺》是由中國少數民族電影項目推廣策劃的中外合拍片。此前,電影工程制片廠曾邀請多位專家對其"特朗普"賠率進行過分析預測, 競争對手也做過分析和預測。

結果是預測的或意外的。畢竟,奧斯卡評委的考量是多方面的,不僅是藝術上的,還有地理和政治上的。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讓我們從夜莺開始。從電影的國題來看,這部電影有很大的突破和提升。首先是拓展題材的空間,不是強調哪個民族,而是強調電影的類型,把一個家庭放在一個民族地區,在城鄉結構的環境、現代性和少數民族風俗相輔相成。

然後電影背後有一支強大的國際團隊,攝影師、錄音師、音響工程師等都是法國一線專業電影制作人,進而保證了電影的制作精良。

這部電影的演員知名度很高,其中一位男主角秦琦曾三次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其精湛的演技得到了歐洲電影界的認可。飾演祖父的李寶田也因其電影《菊豆》和《元旦》而為歐洲觀衆所熟知。

此外,影片的主題非常符合奧斯卡對外語片的審美取向,一個接一個地通過小家庭和個人來反映不同國家的曆史和現實生活。在專家看來,這些都是夜莺的獎勵點。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不過,《夜莺》終将獲勝,或許是因為它不是"讨人喜歡"的地方,比如導演的做法也偏向正統保守主義,缺乏西方評委偏愛的語言,對電影的創新和批判制度。

雖然三口之家将少數民族地區與大陸大城市連接配接起來的溫暖故事并沒有給奧斯卡評委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它代表了中國大陸,并說明了合拍片的品質。

此前,專家分析了《夜莺》的激烈對手,高調的土耳其電影《冬眠》意外失利。《冬眠》在2014年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榈獎,這是一部196分鐘的電影,在當代電影中很少見。

影片人物由家庭成員、房客和遊客組成,叙事獨特,展現了對生活和人性的深刻了解,是一部非常文藝的電影。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另外兩名"種子"參賽者,加拿大電影"媽媽"和比利時電影"兩天一夜"也被淘汰。加拿大制作的法語電影近年來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表現良好,《媽媽》準備充分。

它展示了一對母子有心理問題和性格缺陷,當一個害羞結巴的鄰居加入母子生活時,二進制平衡變成了一個奇怪的三角世界,展示了勞工階級掙紮但充滿希望的生活。

比利時電影《兩天一夜》由呂克和戴恩兄弟執導,他們的電影兩次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法國明星Marion Cotillard主演的"Two Days and One Night"也因在"玫瑰生活"中的角色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她在一次事故後回到工廠,卻發現她的工作是叛亂分子,她計劃解雇她,并獎勵其他員工1000歐元的獎金,母親不得不說服員工代表放棄保留她"兩天一夜"的工作的提議。影片善于講述小人物的心理變遷過程,挖掘特定社會曆史環境中人性的爆發點和陰暗面。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此外,丹麥電影《悲傷的一生》巴西電影《愛,簡單》和以色列電影《薇薇安·阿姆薩盧姆的審判》也沒有入圍"九"榜單。隻有波蘭電影《艾達修女》入圍,被認為是最終獎項的"金種子"。

在《艾達修女》中,導演保羅·帕夫利夫斯基(Paul Pavlivski)使用了全黑白圖像,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被授予黑白無聲電影《藝術家》(The Artist)。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猶太孤兒的故事,他在一個修道院長大,在他準備宣誓就職為正式修女之前,意外地踏上了尋根之旅。

這部電影結合了波蘭二戰曆史、宗教信仰和人生抉擇,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故事主題,在國際電影界赢得了廣泛的贊譽。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中法合拍《夜莺》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紀事

"九"榜單上的三部電影沒有專家預測,具有"爆炸性"氣質。委内瑞拉的"解放者"聚焦于19世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最傑出的上司人西蒙·玻利瓦爾,是一部傳記片;格魯吉亞的"莊稼島"講述了戰争中一對曾孫的故事;而《廷巴克圖》是茅利塔尼亞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歐洲電影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名單上赢得了50多個獎項,而亞洲和非洲電影隻赢得了少數幾個獎項。這一次法國、意大利、德國等電影強國其實并沒有有一部電影入選,但參加競争的電影人也讓人大吃一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