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為800字的作文,愁眉不展;求職時,為一份個人履歷,搜腸刮肚;戀愛時,為一封情書,日夜難寐;工作後,為一份述職報告,坐立不安;為人父母後,面對孩子的作文,一籌莫展…
寫作,幾乎貫穿我們的一生,很難漠視它的存在。

座右銘:向上生長
粥左羅,90後,山東泰安人,家裡三代務農。經曆兩次聯考,目标瞄準北京。俞洪敏是他崇拜的人,俞敏洪的奮鬥史一直激勵着粥左羅。
北漂的日子,自然辛苦。他和農民工擠在地下室,擺地攤,做小工。偶然的機會做了小編,從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開始了他開挂的一生。
2018年,開個人公衆号,3個月擄獲了20萬粉絲,年收入從五十萬,慢慢增至千萬。
《學會寫作》這本書,是寫給職業寫作者的,更是寫給我們每個人的。他說,寫作技能人人都應該掌握,是我們生存的底層技能。
重新認知寫作
大多數人都了解錯了寫作。認為隻有靠寫作為生的人才需要學習這種技能。其實,寫作是生存技能,人人都需要,人人都能學好。
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利。漫漫一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用到它。
可是,寫東西好難呀。不知道怎麼寫,寫什麼内容,怎樣的文章才能有人看。
别廢話,直接開始寫。
粥左羅的回答簡單粗暴,卻很有用。想東想西,不如直接幹。
無數個,挑燈夜讀的晚上
①暫時接受你寫的差這個事實
沒有人生下來就會洋洋灑灑。粥左羅剛開始寫作,别人評價他的文章就是一坨shi。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今天寫得爛,不代表明年一樣爛。隻要持續,明天的你,肯定好過今天的你。
你的堅守,你自己知道
②别人真沒時間笑話你
跑步前,我總擔心别人會笑話自己笨拙的跑姿。其實真想得太多,每個人都那麼忙,哪有空鳥你。
很奇怪的。你寫得好,别人會挑毛病;你寫得不好,通常還會鼓勵你。
是以,盡管放心大膽去寫。
去寫吧。我手寫我心
③從寫一段話開始
剛開始跑步時,先跑一圈,然後快走半圈,不驕不躁,循序漸進。
粥左羅告訴我們,寫作也一樣,先從一段話開始,然後幾百字,幾千字輸入。
所有的進步都是平時點滴的累積,無一例外。
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
三個核心要素:輸入、思考、輸出
①提升輸入效果:大量閱讀,讀優質文章。
粥左羅在大學期間,和大學畢業後,瘋狂閱讀,内容包羅萬象。古詩詞,世界名著,名人傳記…
關于如何閱讀,他給我們提供了幾點很有效的建議:帶着目的去讀書;邊讀邊做筆記。
最近很多條友堅持抄書,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習慣,可以強化記憶,深入了解。
閱讀,能我們荒蕪的心靈開出花開
②訓練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三個核心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
思考力決定你的認知水準,認知水準決定你的判斷力,判斷力決定你的選擇力。
那我們該如何提升思考力呢?
1、養成一個習慣,保持好奇心。
愛因斯坦說自己沒有其他才能,隻有強烈的好奇心。有好奇心的人,會有強烈的探索欲。
2、學會融會貫通。有了大量的輸入以後,才可能将各種知識進行串聯,最終為自己所用。
學會思考,是重中之重
③強化輸出能力
關于這一點,沒有捷徑可走。就是随時寫,持續寫。
既會寫故事,又會寫觀點。人人都愛看故事。但沒有觀點,故事又顯得羸弱,沒有支撐,說服力不強。
持續輸出
公開寫作
公開寫作是有力量的。
作者舉的例子很形象。說女生在家大都蓬頭垢面,衣裳不整。一旦外出,必定精心打扮,才款款出門。
我特别愛看評論區,它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字會引發共鳴,條友們或調侃、或真誠的留言,讓人忍俊不禁,又拊掌贊歎。特别是不同觀點的碰撞,最讓人叫絕。
這就是公開寫作的魅力。
一點一點成長
哪些文章才算是好文章
①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新媒體文章最顧忌的一點就是“自嗨”。
我就經常這樣,隻顧自己寫得開心,壓根沒在意别人愛不愛看。
讀者看你的文章,肯定是希望能從中學到點什麼。無論是情感的共鳴,還是技能的提升,或者稀缺的觀點。
否則,誰願意讀又長又臭的文章(感覺在說自己)。
閱讀,首先是輕松的
②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有邏輯的文章條理清晰。這對女同胞來說,是緻命的弱點。宛如不講道理的任性女生,信馬由缰,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
自己爽了,别人不買賬了。洋洋灑灑幾千字,讓人一頭霧水。
時間那麼貴,人家憑什麼要讀我們的文字?
我也不愛拟提綱,覺得受束縛。現在才明白,不會拟提綱是硬傷,是缺陷。
有條理,有理有據
④容易了解,不能太高冷
有段時間,頭條很重視“青雲文章”,千元一篇。說實在的,以我有限的能力,讀起來好辛苦。
因為報酬豐厚,是以趨之若鹜。後來還是被取消了,因為内容太高深,閱聽人面太狹窄。
哪些才算好的内容呢。作者告訴我們,是大多數人踮起腳尖,恰好能夠得着的内容。
踮起腳,或許能看到不一樣的人生
⑤真誠溝通,拒絕高大上
大家最煩的就是空講大道理。
高高在上,擺出唯我獨尊的姿态,指指點點者,最讓人生厭。
要時刻提醒自己,寫作者就是服務者的角色。作品若不能被大家接受,就不算是好文。
向上的力量
有目的的寫作
寫文章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自己,這段文字能給他人帶來怎樣的價值,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能學到什麼知識?
否則,就可能是一堆美麗的廢話,嚼之無味。
服務更多人
雙向溝通
①平等的姿态,分享的語調
和朋友聊天,就是典型的雙向溝通。
我們寫文章就采用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娓娓道來。
想象螢幕對面坐着的,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怎麼說朋友說話的,就怎樣把它寫下來。
這樣一想,就覺得簡單了不少,是不是?
我們每個人都會聊天
從讀者的角度出發
作家巴金說,因為不善于講話,有感情表達不出來,是以我才求助于紙筆。
讀者也一樣。他不是想看你的文章,而是希望你能說出、他想表達卻表達不出來的感受。
是以,我們不要再傻傻地追問,怎麼才能寫出10W+的文章?而要扪心自問,我該怎樣為讀者輸出更好的内容?
粥左羅給我們提供了幾點有效的方案:
(1)更直接易懂又有吸引力的标題
(2)顔值更高的封面圖和文章配圖
(3)提高讀者閱讀效率的排版設計
(4)更及時地在評論區和讀者互動
一篇好文章,不僅要值得讀,還要讓讀者讀得爽。
躺着,坐着,站着都愛不釋手
@三玥書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費時、費力閱讀。
原本内容還可以更擴充一點,考慮到篇幅太長,容易視覺疲勞。
其實還是自己水準有限,不能讓文章更有吸引力一點。
再努力,終身學習。
下次我們一起涉獵的内容是“選題”和“标題”。私下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内容。
據說,标題,對文章具有重要的生殺大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