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一玩就停不下來的折紙,在折紙的世界中,鍛煉多方面能力

文|彌小木

1955年,原子彈投到廣島的10年後,一位叫佐佐木貞子的女孩,被診斷出了白血病。随着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診斷出同樣的疾病,人們給這種病,起了個名字——原子彈病。

在醫院治療的時候,佐佐木貞子的一位朋友,給她折了一個紙鶴。在日本,紙鶴代表着祝福。從這隻紙鶴開始,佐佐木貞子開啟了折紙鶴的旅程。她在不斷折紙鶴的過程中,從原先的祝福健康,到後來期望世界和平。

佐佐木貞子沒折完的紙鶴,後來由她的朋友們一起完成,她的朋友們還成立了社團,并且着手籌集資金。3年後,一座兒童和平雕像,坐落在廣島和平公園。到現在,每年的和平日,人們都會将紙鶴帶去和平雕像那裡。

這是一個關于紙鶴的故事。從各種影視劇中,也能看到紙鶴的影子。折紙鶴,不僅代表着人們的祝福,也和折紙的曆史有關。

折紙,是一項老少皆宜的手工活動。大人們,有用折紙來表達心意的,也有人将折紙作為一生的事業。小孩,在折紙中,能體會到手工的樂趣,并且發展精細動作的技能。而這種精細動作的能力,也是多元智能中“動覺”的一部分。什麼是動覺?英國教育家邁克·福裡薩姆,在《多元智能教學法》中,将其定義為:動覺是指一個人用動作思考以及使用肌體的潛力。

發展孩子的多元智能,能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孩子們從折紙中,能得到什麼?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才智反映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折紙中,多方面的能力鍛煉

折紙,第一個肉眼可見的,就是鍛煉一個人手的協調性。其實,折紙還是很好的數學啟蒙的方式。

我家老二看了幾遍安野光雅的《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之後,在沒找到更合适的數學書籍之前,我就是和孩子一起在折紙中,保持對數學的興趣。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大部分的折紙,都是正方形、三角形。而這些形狀,有利于孩子幾何空間感的形成。

一張紙,經過手的動作,将抽象的幾何圖形,用形象立體的折紙來呈現,能讓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得到鍛煉。

現在折紙的視訊有很多,相比較視訊,個人更傾向于折紙書籍。因為,在書籍的閱讀中,也有能力的鍛煉。如果一本折紙書,孩子能自主閱讀。那麼,在閱讀的過程中,首先鍛煉的是孩子的觀察能力。從圖檔的示範,到自己手中的具體操作,隻有仔細觀察,才能折出正确的折紙造型。

閱讀折紙書籍,還藏着閱讀能力的鍛煉。于曉冰老師在《減法教育》裡,分享提高國文閱讀的能力,不能局限于國文的閱讀了解,“要打破科目學習間的壁壘”。折紙書的閱讀,也是一種閱讀。

看懂一本折紙書,能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與閱讀了解能力,比起跟着視訊折紙,更吸引人。

孩子一玩就停不下來的折紙,在折紙的世界中,鍛煉多方面能力

玩到停不下來

這個寒假,給我家兩孩子入了一些動手的書籍,其中也包括折紙書。選的這套《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一共4冊,每一冊有三個難度等級,剛好我家兩個孩子都可以玩。簡單的部分,老二可以動手折。難度高的部分,老大來挑戰。

這套《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和往常看到的折紙書不太一樣,對得起“超有趣”這三個字。我家孩子,一翻開其中的一本,一個晚上,就折了很多。直到折了很久都沒折成的狗,才停下來。在不停挑戰折紙的過程裡,一家人都參與進來。原本給孩子準備的折紙書,變成了家庭的親子活動,這算是意外收獲。

孩子一玩就停不下來的折紙,在折紙的世界中,鍛煉多方面能力

《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的内容設計,别出心裁。每一冊包括了12個折紙樣式,還附帶了50張精美的折紙。每一張折紙上,甚至都标了具體步驟的數字。有的地方,不用看書,光看數字都能折出形狀來。

精美的圖紙,折成立體的形象後,孩子的成就感滿滿。拿着成品,故事就來了。《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裡,附帶的那些好看圖紙,給了孩子一種無形的美的熏陶。主動編的故事,又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一玩就停不下來的折紙,在折紙的世界中,鍛煉多方面能力

這套《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孩子們一玩就停不下來了。

《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特别值得誇的地方是它的貼心設計:每一冊都有裝折紙成品的設計。這一點,太贊了。孩子們再也不用為折好的成品,要放哪裡而煩惱了。

孩子一玩就停不下來的折紙,在折紙的世界中,鍛煉多方面能力

對着這套《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忍不住想說一句:孩子喜歡折紙嗎?這套《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值得孩子們擁有啊!

快和孩子一起,跟着《超有趣的歐洲折紙遊戲書》,進入折紙的世界吧。

祝閱讀愉快。

我是彌小木,家有兩娃,愛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