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夕|一年憂喜今宵過,一進制複始明日新

除夕|一年憂喜今宵過,一進制複始明日新

除夕·最中國的一個日夜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這個夜,中國人管它叫除夕。

以新易舊曰“除” ,晝夜交替曰“夕”。

除夕是舊年與新年的神奇相交,

舊歲到此夜為止,明日早起另換新歲。

一年憂喜今宵過,一進制複始明日新,

在辭舊迎新的日子裡,

讓我們以“辭”告别舊歲,以“迎”擁抱新春。

今日除夕,舊時一種叫“年”的猛獸,

每365天一次下山獵食,

從磕頭蟲吃到大活人,人人談“年”色變。

為邁過兇吉未蔔的年關,

家家戶戶裁紅紙,貼春聯,

畫門神,放鞭炮,封住院門。

驅疫祈福是過年的儀式。

人們相信,隻要你我一起,

趕走這一夜的不幸,

新一年的美好将伴我們前行。

今日除夕夜,

我們送走了舊年舊事,

迎來了新年新事。

除夕|一年憂喜今宵過,一進制複始明日新

除夕·家家戶戶的年夜飯

年夜飯是除夕的重頭戲。

早在南北朝時期,大陸就有年夜飯的習俗。

南朝梁宗懔于《荊楚歲時記》記載:

“歲暮家家俱肴蔌,詣宿歲之位,

以迎新年,相聚酣飲。”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團年飯、合家歡,

是家庭一年到頭最看重的一頓飯。

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難得的歡聚和親情。

年夜飯是很講究的,

每一道菜品都要有吉祥的寓意。

首先要有涼菜熱菜,熱菜要有雞有魚,

寓意“吉祥如意”“年年有餘”。

這條魚不能在除夕夜吃完,

一定要留下一點,才全了這句吉祥話的好意頭。

其次,花樣上要有炒、有炸、有蒸、有煮,

以示對新年的重視,期待來年生活富足。

再者,數量上也講究,家裡人數不多,

可以做五個或六個,寓意“五經魁首”“六六大順”。

家裡人多,也可以做九個十個,

寓意“長長久久” “十全十美”。

此外還要有元宵,寓意“團團圓圓”,

有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除夕夜,北方人一定要包餃子。

包餃子看似簡單省事,實則講究更多。

餃子皮是月牙狀象征着“陰”,

餃子餡圓滾滾的象征着“陽”。

給餃子捏上十二道褶,

象征這一年的十二個月,都能安甯調和。

餃子的外形酷似元寶,熱氣騰騰地端上桌,

寓意“新年大發财,元寶滾進來”。

除夕晚上的餃子可以吃肉餡,

淩晨吃的那頓則必須得是素餡。

此外,餃子裡還要包進幾枚硬币,

或是放上些白糖。

吃到硬币的人來年必發大财,

吃到糖的人生活幸福甜蜜。

今日除夕,願大家都能:

日日都是好日,餐餐都是美食。

除夕|一年憂喜今宵過,一進制複始明日新

除夕·祭祖守歲

民諺說:“大年三十熬一宿。”

除夕這天,人們慣常是要熬夜的,

家裡的燈火也要徹夜不熄。

古人在大年夜通宵點燈,

既是為了避免邪氣暗中襲入,

又是為了給祖先照亮回家的路。

按照從古至今的習俗,

年夜飯之前先要給祖先上香,

恭請祖先回家團聚。

往往由一家之主親手擺放祭品,點燃燈火香燭。

大年夜擺供品,瓜果點心是少不了的。

有些地方還要供一盆“二米飯”,

用大米與小米混合煮熟,

顔色有黃有白,寓意來年金銀滿盆。

擺完供品,一大家子男女老少,

就在祖宗牌位前依次叩拜,

提醒後人們敬賢盡孝,慎終追遠。

除夕夜,是中國人的團圓夜、不眠夜。

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等待着舊年的逝去,守望着新年的到來。

守歲,就是在新舊交替的節點上,珍惜團聚的時間。

歲者,光陰也,

古人特意選中這個帶有交替意味的夜晚,

用以審視平時被人們忽略了的時間。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能夠守住的,唯有當下。

今日除夕,守歲,守住年歲月,

願光陰流逝慢一些,父母康健;

守住眼前人,

願人間團圓久一些,家人閑坐。

除夕|一年憂喜今宵過,一進制複始明日新

除夕·今宵多珍重

除夕,一年将盡夜。

零點的鐘聲埋在了爆竹聲中,月曆又要翻新了。

讓我們齊齊舉杯,不惋惜昨日之逝,

因為新的日子接踵而來。

一覺醒來又将是新的一天,

又會是一個紅火吉祥的新年。

今日除夕,願大家:

不為往日憂,隻為明日笑。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