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業大學漢森教授
2019年,SPIE(國際光學工程學會)和亞利桑那大學光學科學學院計劃舉辦一場關于James C. Wyant教授的特别活動,以表彰他對光學計量和光學教育的傑出貢獻。由于全球新冠疫情,活動已推遲到2021年。主辦方邀請我,作為與James C. Wyant教授二十多年的同僚和朋友,在活動中做演講并寫一篇文章,我欣然同意。

在我大學畢業後的學習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老師,特别是在光學測量領域,有三個非常重要的人。第一位是王大昭院士蔣翠英先生的學生,他帶領我走上了光學測量的道路;第二位是Hans J. Tiziani教授,他是我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學習期間的導師;在他的指導下,我對光學幹涉理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位是詹姆斯·C·懷恩特(James C. Wyant)教授,他後來在學術上特别指出要同時發展。他的指引是不可分割的。
(左)王大昭院士正在指導蔣翠英先生,與他同行的最後一位學生是漢森教授(中)Tiziani,他通過他的博士(右)宣布了漢森的辯護 Wyant 教授和亞利桑那大學光學中心的 Hanson 博士
Wyant教授是美國工程院院士,亞利桑那大學光科學學院的創始院長和名譽教授,以及4D技術公司WYKO公司的創始人。他于1986年擔任SPIE主席,并于2010年擔任OSA(美國光學學會,現更名為OPTICALA)主席。2019年4月,亞利桑那大學光科學學院更名為James C. Wyant光學科學學院,鑒于懷恩特教授在學術界和商界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兩筆總計3000萬美元的慷慨捐贈。
在這裡,我記錄了懷恩特教授對我深遠影響的一些片段,我想對這篇文章表示敬意。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4">30美元的編輯費,以了解懷恩特教授</h1>
1986年,我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工業大學)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英文論文,後來被SPIE錄取,并獲得了吉林省第一篇優秀青年論文一等獎。由于文章中的一些英語文法和印刷問題,SPIE給我寫了一封信,希望我能修改這些問題并再次送出,之後它們可以順利釋出。那個時代沒有個人電腦,送出的論文需要列印在打字機上,是以修改論文的内容很麻煩。
SPIE提供了一種更省時的方式來為他們支付30美元。然而,30美元對我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每月賺取89元人民币,更不用說當時個人很容易不兌換美元的事實。我也問過學院上司,希望學校能幫忙解決這個編輯費,得到的答複是,當時學院的财力還不及支付這筆費用。無奈之下,我回信給THEPIE,如實描述了當時的情況,沒想到很快會得到編輯的回複,SPIE對于這個特殊情況可以免除編輯費。
當我收到這個消息時,我非常興奮和感激,在接下來的30年裡,我不僅每年支付SPIE會員費,而且還免費為SPIE提供志願服務,毫無怨言。就在那時,我得知懷恩特教授是SPIE的主席,并看了他一眼。
1991年至1997年,當我在德國讀書時,當我第一次開始更多地了解懷恩特教授時,我檢視了參考資料,發現懷恩特教授撰寫了大量的論文,我知道他是雷射幹涉測量領域的"公牛"。1997年從博士學位畢業後,我得到了幾個工作機會,我最終選擇了WYKO,一家由懷恩特教授創立并提供的WYKO公司。
他給我打了一次電話,我們聊了一會兒,他決定雇用我,我沒有經過通常的面試。後來我才知道,懷恩特教授和我的博士生導師蒂齊亞尼教授是好朋友,我猜他一定是提前問過蒂齊亞尼教授關于我的事,是以我很高興聘請他。
<在教授> wyant發表的論文,>h1級"pgc-h-arrow-right-right-data-track.26。</h1>
我的家人直接從德國斯圖加特飛往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懷恩特教授在機場接我。令我驚訝的是,"老闆"自己開了一輛大卡車,有點像我們現在的"貨運啦啦",當我在斯圖加特看一輛梅賽德斯 - 奔馳時,我無法想象,我和懷恩特教授開玩笑說,"我覺得我帶的還不夠多。我的"亞洲面孔說英語,帶有非常強烈的德國口音"也給懷恩特教授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他後來每當把我介紹給一個新朋友時都會講這個故事。
加入公司後,我發現大多數産品都使用CCD陣列圖像傳感器測量物體的形狀,包括宏觀和微觀。在閱讀過程中,我使用光電點陣傳感器研究了雷射幹涉距離測量,正是懷恩特教授将我從雷射點陣測量領域帶到了人臉陣列測量領域。在向研發部門和工程部門彙報後,我去工廠中的房間與勞工一起組裝儀器,這一階段的工作對我後來設計的雷射幹涉儀具有重要意義。我認為如果沒有明确的儀器概念,那麼它隻能是空心設計。
我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24英寸大口徑幹涉儀,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台大口徑雷射幹涉儀。在做了一些工作後,懷恩特教授立即鼓勵我寫論文和參加學術會議。一般來說,公司不鼓勵員工就他們正在從事的項目撰寫論文,發表論文不包括在工作績效中。懷恩特教授的産學結合理念,對我後來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力,在他的鼓勵下,我堅持每年寫一兩篇文章,直到回國後,我堅持帶學生上大學做科研,同時創辦了惠立儀器,鼓勵學生和公司員工寫論文和專利。
Wyant教授(左)和Hansen博士在世界上第一個24英寸大口徑幹涉儀實驗室
2018年,《中國雷射》雜志正準備出版《先進光子學》,并尋找國際合作夥伴,我還受該雜志總經理楊磊的委托,牽頭出版了《先進光子學》和《SPIE》雜志,目前該雜志的勢頭,已于2021年4月被SCIE收錄,其影響因子有望跻身全球光學期刊TOP5, 我也覺得我做了一本中國雷射雜志,而SPIE很有意義。
進階光子學期刊封面
Wyant教授給我的第二個項目是為LIGO項目設計一個超高精度雷射幹涉儀,作為LIGO單元的一部分。LIGO裝置在2015年探測到引力波,我被邀請參觀這個網站。
Wyant教授,<h1級,"pgc-h-right-arrow","data-track","42">向中國出口材料和知識</h1>
2003年,時任長春工業大學校長、現為蔣慧琳院士聘請我擔任母校兼職教授,2004年,懷恩特教授推薦給亞利桑那大學光學中心,經學術委員會評審後,聘請我為光學中心兼職教授。江主席提出将亞利桑那大學光學中心碩士生的遠端教育教材引入中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但由于中西兩國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文化觀念,教材的引進涉及很多知識産權、版權相關問題。因為我熟悉雙方,是以我在這件事的中間。
懷恩特教授(左前)與蔣慧琳院士(右前)簽署合作備忘錄,就引進長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原版全套教材,漢森博士(後中)等人出席簽字儀式
經過長時間的讨論,Wyant教授最終同意将這種材料出口到中國,這是亞利桑那大學光學中心曆史上第一次将這種材料出口到國外。同時,長春工業大學也是首次引進國外原創教材,共13門課程。在我的印象中,這或許也是國内高校首次推出原版全套教材作為學位課程教材。此後,懷恩特教授親自帶領團隊或推薦其他國際同行專家到長春工業大學進行多次深入的互訪。
2012年3月,中國雷射雜志社與OSA聯合慕尼黑上海光博覽會,聯合舉辦了英文科技論文寫作教育訓練課程,邀請懷恩特教授教授如何更好地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為國際期刊和會議撰稿。旅行決定後,他給我發了電子郵件,當我到達教育訓練課程時,懷恩特教授說:"如果有人聽不懂他,我就找了一名口譯員。其實我知道,2000年以後,國内的英語教育很重要,大家的英語水準都很好,能看懂報告,是以我沒有浪費時間翻譯一句話,而是告訴大家:"如果一個不了解的問題可以随時問我",畢竟我還是熟悉這些專業問題。
懷恩特教授在英語科學與技術論文寫作課程中講學
<懷恩特教授在h1級">pgc-h-right-arrow"data-track""54"創辦技術業務的成功經驗</h1>
Wyant教授實際上創立了三家公司,第一家WYKO Corp.,第二家DMetrix和第三家4D Technology Corp.。懷恩特教授最有價值的一點是,他能夠很好地将研究技術轉化為産品,他既是知名的教授、學者,也是成功的企業家。
我問懷恩特教授創業的經驗,他說,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懷恩特教授的另一種觀點是,學術研究和商業企業是不能反對的,特别是對于那些做工程研究的人來說,隻有兩者的結合,高科技技術才能在地面上應用。在這方面,我非常同意懷恩特教授的觀點。
多年來,懷恩特教授始終保持着産學研結合的工程精神,這對我來說是寶貴的财富,我加強了對學生的工程師精神的培養,引領科技的創新與發展。
< h1類"pgc-h-arrow right-right"data-track""62" >作者介紹</h1>
漢森
漢森是上海工業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蘇州惠立儀器有限公司創始人,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光學科學學院兼職教授,SPIE研究員,戰略規劃委員會委員,光計量專家錢德拉·維克拉姆獎,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曾兩次獲得奧斯卡獎,被譽為美國科技界-研發100項,出版學術專輯9張,發表論文100餘篇,申請專利40餘項,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研發新産品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