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報道者》的評論員理查德分析DC的方向,新版《蝙蝠俠》進入了宣傳流程,不少人覺得DC工作組的方向不明确,雖然這部作品的熱度很高,但是大家對DC宇宙電影的走向越來越模糊,不少人期待《黑亞當》能夠讓超級英雄系列扭轉乾坤。理查德對此進行了分析:《黑亞當》具有文藝色彩。道恩·強森主演的影片充滿了力量感,影迷們在這個觀點上面可以達成共識,《黑亞當》具有力量感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在這部系列還沒有拍攝的時候,DC粉絲們就說過:“如果佐米·希爾拉為這部系列加入一些小資情調,沒準《黑亞當》可以成為華納的代表作。”所謂的小資情調就是文藝色彩,這是DC漫改電影需要具備的東西。

很多人無法将文藝感與道恩·強森聯系在一起,是以在《黑亞當》正片沒有出現的時候,大家預測這部系列看上去和《綠巨人》或者《女浩克》差不多。當然漫威與DC作品的方向不同,就算DC工作室的運氣再好,這家影業也無法在特殊時期排出《美國隊長》級别的作品,大家寄希望于《黑亞當》的時候,說明了影迷們的期待與影業的真實實力有差距。文藝色彩就可以彌補這種差距,理查德分析該片有可能帶有一些藝術氛圍,畢竟導演希爾拉崇尚文藝片,是以影評人給出了分析。在新版《蝙蝠俠》當中,帕丁森的争議比較大,這位主演也能展現DC在這個階段的發展方向。理查德給出了評價——帕丁森展現親和力。
對于一位優秀的中生代演員來說,他展現親和力本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畢竟帕丁森擅長推理片和文藝類的作品,他在角色的感情刻畫方面相當專業。然而理查德指出,親和力正是DC宇宙電影一直以來忽略的東西。傳統的超級英雄在好萊塢的定位就象征着力量、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個角色能夠保衛地球、保護人類,這是傳統英雄的宗旨。初代的《超人》以及《蝙蝠俠》都是這種類型的定位,除了DC的古老角色,漫威的初代英雄大緻不離其宗。随着時代的發展以及市場競争日益激烈,漫改電影的創作者明白了大家對英雄的看法不同——英雄角色也是普通人,大家喜歡看到他們成長為英雄的過程。
理查德分析DC方向的時候,他一直強調觀衆的審美以及社會事件,引導者超級英雄系列的變化,這是宇宙電影的特殊性。諸如懸疑片或者科幻片(奇幻片),就不怎麼受到時代的影響。馬特·裡夫斯意識到了超級英雄需要改變,然而《蝙蝠俠》的時代性質很強,這部系列無法實作太大的跨越,帕丁森的親和力就是他與其他Batman主演與衆不同的地方。是以理查德認為,帕丁森展現親和力,這或許會成為新版《蝙蝠俠》的标志。至于成長力方面的元素,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覺得漫威和DC都在這方面喊了很久,然而真正成功的少年英雄,似乎隻有荷蘭弟版本的《小蟲》。
湯姆·赫蘭德參演《蜘蛛俠》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華納也看到了當紅偶像出演宇宙電影的甜頭。理查德表示,《小蟲》的成功或許也是DC工作室想要啟用帕丁森的原因——雖然帕丁森的年齡已經脫離了青少年偶像的範疇,不過他依舊具有青春活力的感覺,這種親和力有助于Batman向另外一種形态轉型。是以理查德也承認,不管新版《蝙蝠俠》能否取得票房或者收視率方面的成功,帕丁森是一位過渡性質的主演,這是理查德分析DC方向的重中之重。在這位影評人看來,《黑亞當》具有文藝色彩,這就表現了華納善于找平衡的發展方向。
雖然《黑亞當》還沒有播出,不過外界對這部系列已經有了千姿百态的定位——道恩·強森的體魄是人們的讨論焦點,希爾拉就要用其他元素中和這種力量感,文藝色彩就是中和力量感的東西。從《和平使者》的情況來看,DC在這個階段的方向還是延續了傳統,理查德也表示華納不适合“步子邁得太大”,這家影業在特殊時期的發展規模,正在逐漸完善當中。在理查德看來,《黑亞當》具有文藝色彩,這是DC超級英雄發展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