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看虎枕:寄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資訊時報訊(記者 麥錦婷 通訊員 李光輝)2022年1月26日,微展覽“虎年話虎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開幕,展覽展期至2022年3月27日。該展覽共展出南越王博物院枕類藏品19件(套),包括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3件,另外還有近年新征集、首次展出的三彩虎形刻詩文枕、布枕等精美文物。

虎年看虎枕:寄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枕是人們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卧具,蘊含着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内涵。考古發現及文獻記載中的枕包含瓷、玉、石、銅、木、皮、布等各種不同材質,随着宋元時期陶瓷藝術的發展,瓷枕亦日趨興盛。

南越王博物院自1992年入藏香港著名收藏家楊永德伉俪捐贈的200餘件瓷枕以來,不斷大範圍、多管道地收購,并輔之以受贈、調撥、拍賣等方式不斷充實枕類藏品。至2021年,博物院共收藏枕類藏品近800件,其中陶瓷枕數量最多,有584件,此外還有木、竹藤、皮、青銅等多種質地的枕頭及枕頂繡。枕類收藏數量之多、品類之全、窯口之衆,為國内外博物館罕有。

虎年看虎枕:寄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虎年看虎枕:寄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陶瓷虎枕可分為虎形枕和虎紋枕。虎形枕是摹仿老虎的形狀制成的寝具,因其形象多為伏卧狀,又稱伏虎形枕或卧虎形枕。北宋胡宿撰《文恭集》中“昨夜西樓月,團圓似去年。鳳屏非複舊,虎枕未呈眠。破恨憑湘酎,流哀寄蜀弦。葛華與參宿,此見恐無緣。”便記載了虎形枕給人們帶來的驚喜感受。

虎形枕的産地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一帶,如河北磁州窯、河南禹州扒村窯和鈞台窯、山西長治窯等,其中山西長治窯生産的虎枕是宋金時期藝術水準最高、傳世量最大的。院藏瓷枕中的虎形枕也以金代長治窯産品最多,均呈卧虎狀,虎背平整内凹作枕面,枕面裝飾題材豐富,以白地彩繪花鳥紋居多,也有詩文等裝飾。

虎紋枕是在枕面上以猛虎圖案作為其主要裝飾的枕。瓷上繪畫虎紋飾開創于宋而盛行于金代。目前,有确切出土地點的虎紋枕均見于河北省磁縣,即磁州窯的中心區域,當為本地所生産。

作為傳統文化的承載,虎枕藝術延續至今,一些地區仍有向新生嬰兒或嬰兒過“百歲”贈送虎形枕頭或耳枕的習俗,這些枕多由祖母或外祖母親自縫制,寄予老人對幼子的關懷和疼愛。民間手工藝者也将虎英勇、正義、威嚴的品格及其生命力的象征融入枕的裝飾及造型上,與傳統赈災辟邪的五毒紋飾——蟾蛙、壁虎、蜈蚣、蛇、蠍子等組合,作為裝飾,以此來加強對孩子們的保護。

小小一方虎枕,承載着豐厚的民族精神與曆史文化資訊,寄予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曆史與傳統文化的視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