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舊歲至此而除

明日另換新歲

除夕

是辭舊迎新的時間交界點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除夕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不少的習俗流傳至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除夕習俗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貼春聯

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大陸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

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是以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窗花作為吉祥如意的美好象征,将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們還會在屋門、牆壁、門楣等區域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為了更充分地展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将“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燃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産,亦稱“爆仗”。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注:小夥伴們一定要依法安全文明燃放煙花爆竹哦!)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祭祖

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大魚大肉等“硬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年夜飯

年夜飯,也稱為“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展現了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也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阖家團聚,一家老小圍坐桌旁,共叙天倫,這是何等的幸福。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吃餃子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在北方,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24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涵義。而且年三十晚包的餃子不能一下子煮完,初一吃除夕剩下的餃子,取“吉慶有餘”的好兆頭。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守歲

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俗名“熬年”。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叙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将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将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出于對防疫的支援

不少人選擇就地過年

今天

記得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隻要心在一起

無論身在何方

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愛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

請别忘記還有很多人

為守一方平安、護萬家團圓

仍堅守在崗位

除夕話習俗|辭舊迎新共團圓!

新年的鐘聲即将敲響

讓我們一起擁抱嶄新的未來

互相勉勵、勇往直前

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要過得更好

今日除夕

祝你和家人

虎年大吉、幸福安康

來源:綜合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