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了,這五個傳統文化不能忘,做錯容易被人笑話

過年了,這五個傳統文化不能忘,做錯容易被人笑話

機電新青年

始終與你一路相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臨近過年,在外的遊子背起了行囊,在家的父母也開始準備。

不知不覺間,年味越來越濃。

作為一年中難得團圓的節日,春節同樣需要忙碌,忙着貼對聯、忙着走親訪友......

這些雖是老一輩的傳統,但到如今,已經是所有人刻在骨子裡的記憶。

但這些傳統經過多年傳遞,一些地方就會出現偏差,做錯後鬧笑話還好,就怕丢了來年的福氣。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五件容易在過年最出錯的事情。

過年了,這五個傳統文化不能忘,做錯容易被人笑話

01

貼春聯

二十三竈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九貼道友(春聯),三十合家歡樂吃餃子……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

相傳,在古代每逢過年都有妖怪出沒,它們異常殘忍,頻頻作惡。

經過慘痛的教訓,人們發現這些妖怪害怕紅色,于是每當過年,家家戶戶便在大門上貼上紅紙。

久而久之,這些紅紙就發展成了春聯。

神話故事雖然不可信,但貼春聯确實已經是大陸過春節的傳統之一。

春聯一般由上下聯和橫批組成,上面寫着對來年的祝福以及希望。

等家家戶戶都貼上春聯,那春節才是真的來了。

可你們知道嗎,貼春聯也是有講究的,除橫批外,上下兩聯要區厘清楚,否則平白鬧了笑話。

一般而言,以句尾最後一個字的聲調來判斷,仄聲(三、四聲)為上聯,平聲(一、二聲)為下聯。

雖然自古以來也有一些以同平、同仄為句尾的對聯,但那些更注重邏輯、語境和布局的結構,在如今也較為少見。

到了我們這個年代,主要還是以最後一個字來分上下聯。

是以家裡在貼對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後一個字的聲調,可千萬不要貼錯了。

過年了,這五個傳統文化不能忘,做錯容易被人笑話

02

貼“福”字

簡單一個福字,代表着一家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以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是優先貼“福”字。

很多人為了讨個彩頭,往往會将福字倒貼,寓意“福到”。

時間久了,都認為福字應該倒過來貼,其實不是所有的福字都需要倒過來貼。

貼福字比春聯更有講究,也更容易犯錯。

在家中進出、經過的地方,貼福字應該正着貼,有“迎福”、“納福”的寓意。

而在家中需要倒出、拿出東西的地方,例如垃圾桶、水缸等,福字應該倒着貼,寓意“福到”。

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裡貼“福”字時,可一定要注意。

過年了,這五個傳統文化不能忘,做錯容易被人笑話

03

過年掃地有講究

等到了春節,掃地也有了說法,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垃圾掃走。

傳說大年初一這一年是天上掃把星的生日,如果這一天掃地,會将家中未來一年的财氣和運氣給掃走,也會将外面的黴運帶回來。

于是每當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提前大掃除,等到除夕後,便不再掃地。

但如果一不小心弄髒了地面怎麼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