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被認為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我們深度分析兩次危機,探讨2022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01 兩次危機的産生,源于前一輪技術革命産生的推動力衰減
在電力、内燃機、汽車為代表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推動下,從1870到1920年英美日德等工業化國家普遍經曆了經濟的長期繁榮。
但這一技術長周期在20世紀20年代進入尾聲,各工業國家出現嚴重産能過剩。
20年代後期美國經濟增長乏力,英德日等國在1926年經濟增速下滑,失業增加。
經濟衰退的最大表現就是,實體經濟增長乏力,資金加速流向股市。
在電子計算機、核能、航天科技為驅動力的第三次技術長周期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經曆了戰後30年的黃金發展期。
但這一輪技術長周期也在21世紀初期進入末尾,美國實體産業利潤率下滑,産業外移,形成實體産業空心化。
新興國家承接大量産能,成為全球制造中心,雖然延緩但難以根本改變技術革命末期推動力衰退的趨勢。
危機爆發前的幾年,新興市場國家産能也出現産能過剩。
美國産業空心化擠出的資金,與新興國家貿易順差累積的資金,大量流入房市股市等金融資産市場,催生了巨量泡沫,為危機爆發埋下伏筆。
02 兩次危機都與貨币大放水有關
兩次危機之前,美國政府都采取了寬松的貨币政策,即貨币大放水。
1929年大蕭條前,泛濫的貨币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機的狂熱。
當時美國金融業處于自由放任時代,沒有金融立法,購買股票隻需付10%的保證金,90%的資金可從銀行獲得。
高杠杆導緻大量銀行資金進入股市,金融市場中投機、欺詐以及内幕交易盛行。
2008年危機前,美聯儲極其寬松的貨币政策、金融放松監管和次級貸款,都達到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準。
證券市場普遍進行高杠杆交易,2007年杠杆率達到30倍;房地産相關金融産品過度膨脹。
巨量的資金湧入房市股市,産生巨大泡沫,當泡沫破裂時,金融和經濟危機爆發。
03 收入配置設定差距過大是危機的前兆
每次貨币大放水,都會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貧富差距更大。
1917到1928年美國最富有的10%的家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達50%,美國收入差距在大蕭條爆發前達到曆史高點。
20世紀末,以矽谷為代表的IT産業、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業不斷壯大,财富加速向IT産業和金融業集中。
1985年美國公司管理層工資為勞工工資的60倍,2007年達到350倍。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在2007年再一次達到曆史高點,最富有10%家庭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升至50%。
收入配置設定差距過大是危機的前兆。
04 兩次危機爆發前,都存在不可持續的過度債務
20世紀20年代,當時美國總體債務額占GDP的比例,從1916年的170%達到1933年的300%。
21世紀初,為消除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及“9·11”事件對經濟的不利影響,美聯儲2001—2004年期間連續13次降息。
寬松貨币金融環境下,美國信用消費急速增加,房地産市場過度膨脹,家庭債務激增。
2009年總體債務水準達到GDP的370%,達到曆史高位。
如此高的債務水準,爆雷是必然的。
05 目前美國距離危機僅一步之遙
一第三次技術革命帶來的推動力已衰退,而第四次技術革命還在醞釀中,現在的美國無法依靠新技術革命拉動經濟增長,擺脫泥潭。
二現在美國仍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但絕大多數财富掌控在少數權貴手中。0.1%最富裕階層的财富,相當于90%美國普通人擁有的财富,貧富差距過大,族群分裂嚴重。
三核動力印鈔機瘋狂印鈔,債務水準創曆史新高
到2021年底,美國債務水準已達29萬億美元。
按2022年美聯儲的加息計劃,如果加息6次,利率上升至1.5%,則多付7700億美元利息,相當于1年的軍費開支拿去付息。
如此巨大的财政壓力,美國政府根本無法承受。
四美國股市如烈火烹油,搖搖欲墜
股市是美國的經濟核心,是金融命脈,整個美國的資源調配都建立在股市機制之上。
美國政府可以關門,但股市不能關門。
2020年2月美股連續三次熔斷。
為了挽救股市,3月3日-16日短短半個月之内,美聯儲把利率降到了0,一梭哈打光所有政策底牌。
這還不夠,特朗普還讓美聯儲直接印鈔幾萬億美元,才穩住了美國股市。
同時,美聯儲直接宣布“無限制QE”,即不設上限,無限印鈔。
股市一日不穩,印鈔機就一日不停。最終,美股的命被吊住了。
2021年美國瘋印美鈔的報應來了,通脹越來越嚴重。
5月美國通脹率突破5%,超過警戒線2.5倍,美聯儲到了必須加息,必須收回美元的地步。
否則,惡性通脹會激發美國社會沖突,造成大規模内亂。
綜上所述,目前美國爆發危機的因素已經具備,美國想要逃出生天,就得“奇迹”發生。
這“奇迹”有二:
1. 第四次技術革命在2022年從天而降,帶動美國及全世界經濟大飛躍和社會大發展。
2. 美聯儲2022年的3-6次加息,從全世界收割回足夠多的資産,填滿29萬億美元債務的大坑。
2022年這兩個“奇迹”會發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