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晚清首富盛宣懷去世,留下1筆數字龐大的遺産給孩子,42年後,他的兒子盛恩頤卻窮得吃不上飯,餓死在宅子面前。
盛宣懷出生于江蘇省,他的家庭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他的父親跟李鴻章關系不錯。1863年,盛宣懷考中了秀才,之後三次參加科舉,都沒有考中舉人,便也不再繼續。
1870年,李鴻章來到陝西,盛宣懷被老鄉推薦給李鴻章,李鴻章也挺欣賞他,并給了他官職做,做的是類似秘書的工作。
盛宣懷認真負責,親自實施,又聰明能幹,很快便得到提拔,一年多之後,便做到了知府。
盛宣懷深受其父親的影響,他比較注重制實中的問題,會深入思考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并學習那些有用的東西。在當時,盛宣懷已經認識到,國内已經落後于其他國家,必須向他們學習,又學習一些有用的東西。
1880年,盛宣懷向李鴻章建議,自強的大計,一是鐵路,二是電報,目前電報最重要,可以在天津嘗試做電報局。
于是,盛宣懷拟了一個計劃,并提出了“通軍報為第一,便商民為其次”的觀點,正式成立後,宣懷便擔任了負責人。
有了電報局,還需要有技術人員,于是盛宣懷開始培養技術人員,開啟了電報學堂。很快,電報就有了很快的發展,這是電信事業的開端,随後,各個地方的電報也開始發展。
1896年,盛宣懷又提了建議,外國人都 通過 銀 行 來集中他們的财富,我們也應該擁有自己的銀行,光緒皇帝非常同意,于是并安排盛宣懷開始籌建銀行,這對當時是意義重大的。
1899年,盛宣懷看到國外有電話,跟光緒皇帝說,請求開辦電話業務,于是,電話業務也開始發展。
盛宣懷一直用學習的态度,去掌握不同的觀點,也使得他的商業思維慢慢成熟完善。盛宣懷掌握的行業很多,輪船、電報、鐵路、銀行、紡織等等,可以說當時的大部分經濟都由他掌握,然而盛宣懷也遇到了問題,人才不夠啊,于是他覺得籌建學堂才更重要,培養人才。
于是他又給朝廷提了建議,開始着手準備學堂。當北洋大學堂建立後,盛宣懷也成為第1個大學校長。
盛宣懷發展這些行業,目的是與洋商争利,争取自己的權利,又能發展強大,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他一直用商人的思維去經營,力求将利益達到最大,去除洋人的壟斷。
盛宣懷的所作所為,順應了當時的時代發展要求,在當時很有進步意義,加快了各行業的發展進步,改變了當時人們的觀念。
1916年4月27日,盛宣懷去世,他的葬禮非常壯觀,轟動了整個上海,花費了30萬兩白銀。
盛宣懷留下了多少遺産,一時難以計算,反正數目龐大,他生前立下遺囑,遺産一半取出來平分給子孫,另一半用來建立愚齋義莊,救濟盛家貧苦的人,而用來做慈善事業。
1920年,通過清算,除去一些款項,他留下可以分的遺産為1160萬兩,按照盛宣懷留下的吩咐,一一配置設定。盛宣懷娶了7個老婆,有8個兒子8個女兒。
當時,盛家還由二夫人掌舵,還算平靜,二夫人死後,開始亂 了。盛宣懷的幾個兒子都是纨绔子弟,天天吃喝玩樂,三妻四妾,就會花錢敗家,二夫人死後,他們隻想快點分到财産。
盛宣懷的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都去世了,四兒子盛恩頤便是最大的,他更是個會花錢的人。
盛恩頤花了巨款買了一輛德國奔馳轎車,刻上自己的名字,在外面招搖炫耀,也娶了7個老婆,每個老婆都買一輛轎車,買1棟洋房,各種傭人伺候。
不僅如此,盛恩頤還愛賭博,曾經一次就輸掉很多。是以,不過幾年間,就将父親留下的100多萬兩,花的都快完了。
盛恩頤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剛好被慈禧太後召見,慈禧太後便給他賜了名字,是以盛恩頤給别人介紹自己,都是很自豪。
盛宣懷留下的遺産,讓子孫一再的對蒲公堂。
盛恩頤把自己的錢花完後,并把目光投向了愚齋義莊,要求将慈善基金拿出來,一起分了,引起了家族的不滿,盛宣懷的7女兒提出不滿,也要分,最後協定不成,一紙狀書遞進法院。
除了這件事,還有其他事情發生。
當時大房的兒子提出,他是長房長孫,要代替莊夫人,主持盛氏家業,莊夫人是盛宣懷的二夫人,出生也是大戶人家,善于理财,她派人對長房長孫進行勸告。
可是長房長孫并不聽勸導,認為莊夫人不過是個女人,揚言要對簿公堂,拿自己的權利。莊夫人于是請了律師,将他告上法庭。
不久又有一件事,盛宣懷父親有一個姨太太,去世後,留下一大批金銀珠寶,估值大概三四十萬。莊夫人就跟七子說,讓他去料理這個姨太太的後事,保管她的财務,因為她最疼你了。
莊夫人本來打算将這筆錢留在家庭中,畢竟各房已經都分了很多錢,也不在意這點小錢,誰知道5子知道七弟一個去,怕他私吞, 就找了律師,刊登大報,最後又将他告上蘇州官廳。
最後到了1958年的時候,盛恩頤已經窮困潦倒,最後死在老宅面前,也是悲慘。
創業艱難,守家業更難!盛宣懷辛苦留下的家業,也沒有想到,會讓子孫後代,一而再的打官司吧。盛宣懷給子孫留下了那麼多财産,也沒想到最後兒子會餓死吧!
參考:《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