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我們還是看點好看的東西,比如白古的臉~
前段時間,TVB突然在它旗下的APP「埋堆堆」裡放出了95版《神雕俠侶》(下稱《神雕》)的拍攝特輯——「神雕俠侶絕密檔案」。
這部46分鐘的紀錄片,在劇集播出之後的27年都沒有完整播出過。
這次公開,又一次引發大家的懷舊狂潮。

95版《神雕》,雖然首播在TVB的收視并不算高,平均29點,僅排在當年收視榜的第五位。
但是,當它三年後引進内地的時候,迅速走紅。
古天樂演的楊過和李若彤演的小龍女,成為金庸迷心中的白月光。而這版《神雕》也是各個改編版本當中豆瓣評分最高的——9.2分,高居古裝類港劇榜首位。
27年過去了,為什麼95版《神雕》會成為武俠劇裡難以逾越的經典?
打開當年的制作特輯,我們一起來找找原因。
神話情話音樂:周華健;齊豫 - 中港台電視劇主題曲大比拼
就算是假山假水
也能給你造出一個真實的武俠世界
首先,95版《神雕》絕對不是毫無瑕疵的。
因為經費的原因,TVB拍武俠劇多數都是棚景。是以,當年《神雕》裡面能看到很多塑膠場景:比如透明膠布做的瀑布、泡沫做的飄雪等等。
華山、絕情谷、終南山這些場景看起來都大同小異。
△95版《神雕》裡的“絕情谷”入口。
但是,這些“假山假水”,一點都不影響觀衆入戲,為什麼?
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很好的物資條件,但是當年的《神雕》劇組在自己能把控的環節中,都“交足功課”。
監制李添勝,是TVB的金庸專業戶。84版《鹿鼎記》(梁朝偉和劉德華主演)、94版《射雕英雄傳》(張智霖和朱茵主演)都是他監制的。
為了精益求精,李添勝在《神雕》開拍前,就跟台前幕後的演員、從業人員開了一次制作會議,解釋和統一人物性格。
當時,古天樂是第一次拍古裝劇,李若彤拍過徐克的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但沒有拍劇的經驗。
李添勝給他們安排了中國舞的課程,讓演員可以更好地掌握古裝姿态和身段。
《神雕》裡角色衆多,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色。
這就很考化妝造型的功夫。
當年劇組就是幫各個演員定妝,就花了三天時間。
那個年代,特效技術還比較落後。
《神雕》的重要角色“雕兄”,沒有辦法通過後期實作,隻能由美工部的人通過純手工制作。
“雕兄”的羽毛,是用一把把扇子砌出來的,關節處有鐵絲牽引,全身重量有差不多60斤。
至于武打戲,為了讓效果更逼真,大部分都是演員親身上陣。
各種武打動作,也是經過精心設計。
郭靖一人破全真教的“天罡北鬥陣”。
楊過小龍女雙劍合璧擊退金輪法王。
雖然是27年前的劇情,但是我到現在還記得這些經典的武打名場面。
△郭靖破天罡北鬥陣
△楊過小龍女雙劍合璧
再看看現在的武俠劇,特效是進步了,但一到動作戲就是慢動作,有時候決鬥雙方連對方的衣角都碰不到……
一對比,就能看出哪一個更像是“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
△同樣是6秒的動圖,《神雕》的洪七公和歐陽鋒已經打了十個來回,《雪中悍刀行》裡連個圈都沒轉完……
神仙選角又豈止古天樂和李若彤
提到95版《神雕》的成功之處,那肯定少不了「神仙選角」。
現在看來古天樂和李若彤的适配性很高,但其實當時李添勝用他們是有點冒險的。
嚴格來說,古天樂和李若彤都是電視圈新人。
1994年,也就是《神雕》開拍的前一年,古天樂才正式進入TVB。《神雕》是他第一部擔綱主演的電視劇。
此時那時,外界對于古天樂演楊過是有争議的。
一是覺得他太靓仔,有人擔心他會把楊過演成小白臉。二是他剛出道的時候隐瞞過案底(94年拍《餐餐有宋家》的時候被媒體爆料),大衆對他印象不算太好。
但是,李添勝依然力撐古天樂。外形,“古天樂五官很sharp”,李添勝看出他古裝造型的潛力。性格,楊過是至情至性之人,這點也和古天樂很像。
至于李若彤,她以前是空姐,後來被徐克看中去拍電影。
李添勝是因為看了李若彤的《青春火花》而選中她演小龍女的。
據說,李添勝當時選好角後還把李若彤的照片拿給金庸看,得到金庸肯定“若彤就是他心中的小龍女”。
除了外型貼合,李若彤和古天樂一樣,也是和角色有相似之處。
李若彤的性格中,有一種鈍感。她演戲有天賦,但沒野心。她從空姐轉去做演員,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失戀了。
後來,李若彤交了男朋友,哪怕當時是她事業的上升期,她依然選擇将更多的時間放在男朋友身上。拍拖十年,最後被分手。李若彤才從戀愛腦中醒悟,重新将重心放到自己身上。
這種認準了就一根筋的性格,在李若彤和小龍女身上都能看到。
△李若彤在《吐槽大會》上吐槽自己“戀愛腦”。
李添勝能從新人當中挑中古天樂和李若彤,可謂眼光獨到。
但其實,李添勝的“神仙選角”又何止楊過和小龍女。95版《神雕》的大部分角色,辨析度都很高。
簡佩筠演的陸無雙可愛、活潑,有鄰家妹妹的感覺。
張可頤演的程英,是陸無雙的表姐,性格内斂、含蓄,是個知性美人。
她不像表妹那樣喜形于色,她喜歡楊過,隻會偷偷寫下“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她明知楊過心有所屬,是以她也不想自己的感情給楊過壓力。程英這個角色放在現代,肯定是獨立女性。
何潔珊演的完顔萍,清秀。
原著說,完顔萍的盈盈眼波在楊過眼裡,和小龍女頗為相似。
95版的完顔萍,也有一雙神色楚楚的眼睛。雖然完顔萍的戲份不多,但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女孩子很漂亮,有一種惹人憐愛的感覺。
傅明憲演的郭芙,是明豔、靓麗的。
她五官輪廓很深,美得很張揚。
傅明憲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了解。她演出了郭芙的蠻橫,也演出了郭芙對楊過“又愛又恨”的沖突感情。
有人說,因為傅明憲太好看,都讨厭不起這個角色了。
郭襄的選角也是很妙。
1994年的港姐季軍李绮紅是在加拿大長大的,粵語都講得不太流利。但是李添勝敢用她演古裝。
李添勝和李绮紅說,她和郭襄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性格中“古靈精怪”的一面。
結果,又是李添勝看得準。李绮紅的鬼妹仔性格反而演活了小東邪,現在提起郭襄,大家腦海裡想起的都是李绮紅的星星眼。
雪梨演的李莫愁,是女魔頭。
她有冷豔的氣質,眼神中帶着淩厲。
雪梨現實中的人生,也是為情所傷。她和演員徐少強生下一兒一女,但是兩人并未結婚。後來她和徐少強分開了,自己帶着孩子生活,并稱“不後悔做單親媽媽”。
那時李添勝應該不知道雪梨之後的情路遭遇,但那種倔強勁,就藏在她的眼神眼神裡。
黃蓉,是《神雕》裡不太讨喜的角色,因為她老是阻攔小龍女和楊過在一起。
95版《神雕》裡的黃蓉,由魏秋桦演。這個選角我也覺得很合适。
雖然魏秋桦顔值不算特别高,但是她有氣質、帶着貴氣,其實這是符合結婚以後的黃蓉形象的。
這時黃蓉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到處行走江湖的黃毛丫頭,而是德高望重的郭靖夫人,是以必須得有氣場、鎮得住場面。
男性角色,95版《神雕》的郭靖是白彪。
白彪在佳藝電視演過1976版《射雕》裡的郭靖,在這裡演中年版郭靖,也是駕輕就熟。
白彪不帥,但是确實有着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看上去就像名門正派的大俠。
我小時候,就特别喜歡黎耀祥演的周伯通。
他真的可以演出一個頑童的樣子,特别可愛。當時我以為黎耀祥是走諧星路線的,完全沒想到他之後會以枭雄的角色奪得視帝。
好演員的可塑性都特别強。
李添勝确實就是慧眼識珠,能找到這麼多符合角色氣質的演員。
但同時,這些演員也是很認真地融入到角色裡面。
像傅明憲,哪怕她拿到的,是一個不那麼可愛的角色郭芙,但她還是努力去進入角色,演出這個角色特别的一面。
27年過後,想起這部劇,我仍舊可以記起這部劇裡大部分角色樣子,甚至讀原著的時候,我腦海裡出現的也更多是這版的演員。
因為有他們投入的演出,是以才會有95版《神雕》那個活色生香的江湖。
他抓住了武俠劇裡的“情”
TVB拍過很多武俠劇,但為什麼這部總體評價最高?其實《神雕》這本書,和其他武俠題材不太一樣的是,它家國情懷的部分相對比較少,更多筆墨落在人世間的感情事上。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兩句詞是李莫愁開篇時念的,也奠定了整部小說的基調。
而李添勝拍的時候,也是緊緊地抓住了這個字。是以,他拍出了最符合神韻的《神雕》。
△李添勝的解讀,也是說《神雕》是武俠劇中的愛情故事
楊過,本身就是“至情至性”之人。
他對于“情”的解讀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
是以,他一開始對小龍女的情感是很單純的,小龍女對他好,他就願意為她死。但後來,小龍女離開了,他才因為思念,慢慢覺察到自己對小龍女的是愛情。
後來,楊過遇過很多不同的女孩,他也去撩過這些女孩,但每一個都是點到即止,而且每一個的出現,隻是讓他更肯定自己愛的是小龍女。
楊過對小龍女的感情是有循序漸進的過程的。
一開始有對長輩的依賴,慢慢轉化為對異性的喜歡,之後是生死相依的愛情。
95版《神雕》,演出了這種變化。
古天樂也說,他自己最感動的一幕,就是16年後和小龍女的重逢。他演的時候完全投入楊過那個角色,激動到鼻涕都流出來了。
這種感情由淺到深的變化,才真實、細膩。其他版《神雕》有不少在一開始楊過就認定了小龍女,兩人在古墓就像情侶一樣相處,這多少有點過于瑪麗蘇。
其實,不隻是可能楊過和小龍女至死不渝的愛情感人。
這部劇裡面大部分角色都是“有情之人”。
陸無雙、程英知道楊過喜歡的人是小龍女之後,她們甘心退出,成全這段感情。
郭襄愛慕神雕大俠,但同時,她也被楊過對小龍女之間的“16年之約”所感動。
還有郭靖和黃蓉,一起攜手守護襄陽,就算一起戰死沙場也無怨無悔,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深厚的感情?
除了這些正派角色有情,反派之人也一樣有情。
李莫愁就是一個情癡,隻是她因為感情被欺騙,進入了一個執念當中,越陷越深。
95版《神雕》的李莫愁,是可恨,但也可憐。她沒有書裡那麼心狠手辣,原著開篇李莫愁的情人陸展元已經死了,她還要殺陸展元弟弟一家。95版裡,李莫愁尋仇對象改成了陸展元和她夫人,甚至她看在過去的舊情上,還一度有放過陸展元的念頭,這顯得李莫愁這個女魔頭稍微有“人性”那麼一點。
李莫愁的結局,是自己跳進火海裡。她死之前,還想起陸展元,嘴裡還念着那首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在最後,李莫愁還是被困在“情”裡。
有情,才有江湖。
95版《神雕》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把人性和情感往深裡挖,才能在特效并不發達、布景還相當簡陋的年代裡,給了我們一個感人至深的武俠夢。
後面翻拍的《神雕》,哪怕取景比較美,場面比較壯觀,但論“情”,似乎還是沒辦法超越前者。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把95版《神雕》重看了一遍。
原本隻是想看經典的場景,但沒想到一打開就停不下來,吭哧吭哧地刷完了。
看完以後,我最大的感受是:當年的戲,真的拍得好實誠。
金庸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也就拍了32集,一點兒都沒有注水。楊過和小龍女重遇,然後在英雄大會上戰勝金輪法王,之後因為要娶師傅小龍女為妻而被郭靖責罵——這麼重要的劇情,也就不到一集就講完了。
每集都是跌宕起伏、高潮疊起,難怪我當年追得那麼過瘾。
△我以前特别喜歡看武林大會這些武打場面多的硬戲,過瘾。現在看到慢動作打戲隻想快進。
還有,當年TVB的演員雖然不算多,每部戲都有熟面孔,但是你不會感到跳戲。
因為他們每個角色都是不一樣的。
美有好多種,有像小龍女這樣清麗脫俗的,也有像郭襄這樣靈動率真的。
愛也有很多種,有小龍女和楊過這樣至死不渝的,也有程英、陸無雙對楊過的了解、成全。
我們現在的戲,質感差了很多,就是因為美和愛,都太雷同了。當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感情,和霸道總裁愛上你之類的瑪麗蘇愛情已經沒有差別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留戀這個武俠江湖嗎?
看看去年的“古醜101”,就知道白古為什麼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