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鑽石之光一一去臨沂撿鑽石(1)

作者:一個人報社

作者:王金昌

一、到了神泉苑

“到了神泉苑,得了低頭難。”這個有趣的傳說仍在傳說着。“難”是患病的意思。就是到了郯(郯城縣)、沭(臨沭縣),古沂河與古沭河交彙處一帶,人們像患了低頭病一樣,就自然地低下頭在尋找,說不準就在房前、屋後、地頭、村邊就撿到了價值連城的鑽石呢。

鑽石之光一一去臨沂撿鑽石(1)

神泉苑就是現在的神泉村,它位于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李莊鎮。神泉苑隻是個起始點,經過西神泉院、于泉村、羅莫疃村,一直延伸到臨沭縣華橋鄉的譚莊村、東西薩莊、常林村,以及郯城縣沙墩鎮的陳家埠村、大官莊村,花馬屯村、大小塘村等。從進了神泉苑起就可以撿鑽石了,一直延伸到江蘇省的新沂市、宿遷市,即在沂河和古沭河交彙處遺址上都有鑽石,就是存量多少不同而已。

這一帶還有個傳說,叫做“下地幹活穿草鞋,踩個鑽石帶回家。”說的是同屬臨沂市轄屬的臨沭縣華橋鄉的譚莊、東西郭疃、東西薩莊以及常林村一帶,地表常有鑽石裸露,村民時有發現,尤雨過後,地表泥土被沖刷,常有鑽石裸露地面,晶瑩透亮、光彩奪目。當地村民素有在雨後到田間嶺坡尋覓鑽石的習慣。

據老人講:在舊社會這裡的地主買下大宗草鞋,讓雇活的長工穿着下地幹活,把穿舊了的草鞋集中起來,沖洗掉灰土雜質,用火焚燒,常能從中找到鑽石。直到現在這裡有些年長者在夏季還有穿草鞋下地幹活的習慣,回家後把鞋脫下來,仔細拍打掉附着在鞋底上的砂子,碰上運氣好,鞋底上還能沾上鑽石哩。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後,大搞治嶺改土、深翻地,埋在砂土中的鑽石常被翻到地面上來,被人們發現,拾取的就更多了。據了解,這一帶的村莊裡幾乎家家都收藏有一顆到幾顆大小不等的鑽石,他們用紅綢子包好珍藏,輕易不肯示人。

十月初,我們再次來到臨沭,跟着當地朋友低着頭,在翻過的土地裡,體驗了一番。正好,看到對面的拖拉機在耕地,我們就追在拖拉機後面找。

鑽石之光一一去臨沂撿鑽石(1)
鑽石之光一一去臨沂撿鑽石(1)

當地的朋友說,這像遛蕃薯。什麼叫遛蕃薯呢,就是在刨過的蕃薯地裡,用鐵鍬翻找留在地裡沒刨幹淨的溜掉的蕃薯。當地盛産蕃薯而聞名,困難時期,河北等周邊省份的人,就到過這裡買蕃薯幹。要我這個外地人看,這更像撿花生,就是到刨花生的坑和有花生落葉的地方,用小鏟子再刨刨。同在地裡低着頭撿的當地朋友又說,這個季節還不是最好的日子,最好的日子是五、六月份的麥收後、種秋糧玉米谷物之前,那時陽光炎熱,在下午太陽要落而還沒落的傍晚時刻,那會兒太陽的紅霞照到地上,鑽石吸收的能量,會放射出特殊的光來,鑽石大部分是這個時間發現的。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日子,這次來終于可以到地裡撿鑽石了,前幾次來,要不就是地沒耕,要不就是苗子長高了,要不就是下雨了地裡進不去腳,這次終于成行了。

當地朋友邊低頭找邊介紹着:“這個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專門去撿,大都是撿不到的。”幾顆聞名遐迩的巨鑽的發現都是在無意之中,都不是在低頭要尋找它的時候。但也有米粒大的,大至三克拉,五克拉,十克拉甚至幾十克拉也有低頭找到的。這裡上了年紀的人,遛彎散步大都不在柏油馬路上,而在耕過的地裡,就是莊稼長高了,地下不去了,他們也要在地頭溝邊散步轉悠,或者溜着土牆根走,有土的地方就有發現鑽石的機會。

還有個在院子睡覺發現鑽石的傳說:在東薩村一個老人,夏季在院裡打地鋪睡覺,夜間醒來,枕頭旁有個發光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