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超越《大河之舞》為目标
■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
成就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愛爾蘭踢踏舞《大河之舞》舉世輝煌的“世界舞王”邁克爾·弗萊利,即将攜他的另一部以超越《大河之舞》為目标的作品《王者之舞》展開中國巡演,于5月16日到5月18日來到廣州,為羊城觀衆上演具有好萊塢風情的踢踏舞秀。作為全球最賣座的愛爾蘭舞劇,《王者之舞》無論在編舞、串場或舞台布置方面都一改《大河之舞》的傳統風格,将愛爾蘭踢踏舞與搖滾、爵士等相融合,以渾身是勁的火爆動感感染觀衆。
弗萊利擁有愛爾蘭舞蹈協會認證的“愛爾蘭舞第一人”美譽。在百老彙,為他在紐約42街區命名了“弗萊利大道”。他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的一個愛爾蘭移民家庭,人生經曆極富傳奇色彩,他17歲就拿到世界愛爾蘭舞蹈冠軍。後來,弗萊利加盟愛爾蘭“酋長”樂隊并随之巡演,擔任現場演出時的舞者與長笛手。巡演期間,弗萊利小宇宙大爆發,一口氣拿遍13個國家(包括美國)的愛爾蘭舞蹈冠軍。上世紀九十年代,弗萊利如願以償,《大河之舞》和《王者之舞》兩部技驚世界的舞蹈作品相繼問世。
就在《大河之舞》首演1995年的10月,弗萊利卻因藝術創作上的分歧離開了“大河之舞”。此後,弗萊利重新鼓起勇氣創編《王者之舞》,用對愛爾蘭踢踏舞的終極性創作,完成對自己人生的重新審視。1996年7月2日,《王者之舞》的首演再次選擇了都柏林焦點劇院,結果大獲成功。在第二年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王者之舞》通過電視向全世界觀衆轉播,成為1997年美國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出。1998年,《王者之舞》在英國溫布利體育館連續演出21場,場場爆滿。在那以後,《王者之舞》成為全球最賣座的愛爾蘭舞劇。
“大河”和“王者”兩部作品中,前者更像一部帶有一定戲劇線索以及詩情畫意的舞蹈秀。而“王者”則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是用愛爾蘭舞蹈和愛爾蘭音樂來構築一部完整的舞劇。《王者之舞》講述了一個精靈的笛聲喚醒了森林中的萬物,在萬物滋生的過程中,愛情也在少女的心中成長着,這時,兩個敵對的力量出現了,都在為争奪美麗少女的芳心作出努力,一方是代表黑暗勢力的蒙面人,一方是以舞王為代表的正義力量。于是,兩者不斷較量,最終善戰勝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