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作者:新潮電子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随冬季釋出會上一起釋出的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并不是一件難以描述的産品,它在眼鏡原有的佩戴感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華為對智慧生活的了解,以聽覺為擴充項目,全天候地融入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去。雖然我本身并不佩戴眼鏡,不過這款智能眼鏡的确引起了我的興趣,想了想,選擇它的墨鏡款其實在夏季或日常駕駛時也能經常用到。

在智能眼鏡之上,既有Google Project Glass開始的一系列希望打通虛拟與現實之間的輔助類眼鏡,也有一些聲學廠商推出了帶有聽音功能的眼鏡。這兩類眼鏡都有各自的局限:以視覺為互動手段的智能眼鏡受限于互動情景,谷歌2015年便中止了這一項目,而且目前的電池技術能難在輕量經的眼鏡上保證這類産品的續航。雖然今年的元宇宙又給各廠商的智能眼鏡項目帶來了新的信心,但激發真正的使用者需求還需要時間,是以說這一類的産品還不夠成熟。

另一類聲學廠商設計的智能眼鏡,雖然引入了一些智能操控的技術,但明顯還是将其作為聽音裝置來打造的,明顯不夠智能。華為智能眼鏡走了一條與上述産品均不同的一條路線,或者說分别摘取了以上兩種路線的長處,不得不說,華為的這個産品思路是符合當下的技術潮流的。

為全天候而打造佩戴感和訂制服務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華為智能眼鏡,是我佩戴過最像眼鏡的智能眼鏡。因為它的設計,真的是在用心地模拟一款可變鏡框的眼鏡,從外觀、到佩戴感,以及輕量級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到,華為智能眼鏡此次共提供3種款式,每種款式兩種鏡片包裹樣式,共六種形态,其中包含一款太陽鏡,最重也不過39.6g,而且通過重量均衡設計,将發聲單元、電池等放在了鏡腿之上,配合柔軟防滑的矽膠鼻托,給鼻梁壓力其實并不大,與佩戴正常眼鏡并無明顯差別。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我入手的是一款方形半框光學鏡,當時初衷便是考慮到我頭型較大,特别選擇了51 mm鏡框的款型。應該說,䀶鏡的鉸鍊在左右打開方向提供了既韌且彈的實體特性,U型的設計在我頭寬略為超過鏡框時也不會感到過于夾頭,而且也保證了鏡框佩戴時幾乎不會變形。讓身邊經常戴眼鏡的朋友試戴了半天,他們對過于寬大的鏡腿有些不适應,因為它剛好壓在太陽穴上,建議華為要麼提供更為寬大的鏡架,要麼在鏡腿的内側也能設計為一定的弧形,支撐點放在耳廓上。另外,這位朋友還建議華為能夠為這款智能眼鏡提供鏡腿上的限位橡膠套,這其實也是眼鏡人士經常會用到的小配件。

從配戴感上,我能給華為智能眼鏡85分,畢竟它在配重、鉸鍊上處理得非常不錯,而且材質上采用了PA(鏡圈、鏡腿)、PMMA(鏡片)和不鏽鋼(底座)等材質,且采用了高亮噴塗、加硬鍍膜、PVD等工藝,品質上是沒話說的。另外,它隻需要在Vmall中提供驗光單,便可享受博士眼鏡專業線上配鏡服務,畢竟它最希望能夠被人們當作主力眼鏡使用。應該說,博士的眼鏡服務也是專業而高效的,而且提供了鉸鍊加長(使鏡腿上的弧形正對耳廓)、更換鼻托,略為遺憾的是并未提供加寬鉸鍊的服務,畢竟51mm的鏡架對我來說還略有些小。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為了實作天候的佩戴,華為智能眼鏡提供了IPX4 級别的防水性能——也就是防止各個方向的生活濺水,也就是說滿足了雨天的佩戴條件。另外,這款眼鏡還提供了一個精緻的環保毛氈面料收納袋,手感非常細膩,可以将眼鏡和充電線同時收納其中,避免鏡片被磨花。

用語音重新定義智能穿戴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既然被冠以“智能”之名,華為自然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日常的服務,而非單純的聽音和通話。華為給予這款産品的定義是“全天候智慧體驗的随身助手”,是以它可以連接配接智能手機、平闆電腦與筆記本電腦,并可通過藍牙5.2同時連接配接兩款裝置,并可随時在兩裝置間切換。語音功能上,它不僅可以提醒來電、微信消息,還有日程提醒、天氣等資訊播報等功能。為了在語音中提供更多資訊,智能眼鏡通過與華為智慧生活App深度适配,可以播報來電人資訊,也可以播報網約車車牌資訊,進而不需要掏手機來确認這些資訊。對我來說最為貼心的莫過于播報驗證碼,因為工作關系日常登入郵箱、帳号總免不了要掏手機來确認短信驗證碼,掏出手機檢視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很低效的。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當然,像華為智能眼鏡這樣的産品,最終還是要用在語音消息的互動上才夠爽。這樣的功能華為設計師自然不會放過,它提供了“暢連捏聊”功能,隻需要輕捏左鏡腿便能給指定的暢連對象發送語音消息,對方發送的語音消費也會自動播放,雙方直接用語音便實作了流暢的溝通。除此之外,按捏左鏡腿還會激發其他有趣的功能,比如在刷短視訊時聽到不錯的BGM,又苦于不知道歌曲名稱,按捏左鏡腿華為智能眼鏡便能智能識别歌曲名稱。另外,還能通過該操作激發其随心聽功能,還可以将喜馬拉雅穿戴、華為音樂、華為收音機等聽音資源一一收納其中。

當然,也有一些功能是需要HarmonyOS支援的,比如HarmonyOS的超級終端功能,就能夠将華為智能音箱中的音頻内容無縫轉移到智能眼鏡之上,讓音樂欣賞不間斷。另外,裝置靠近發現功能,也就是新裝置靠近自動彈窗提示配對,一鍵完成連接配接,也需要華為智能手機配合華為智能眼鏡,且具備相應的系統版本才能實作(EMUI 10.0及以上版本和Harmony OS2.0及以上版本)。

合乎邏輯的智慧操控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剛才提到了輕捏左鏡腿的操作,其實華為智能眼鏡的互動操作還是較為豐富的,大概有七八個之多,但并不難記、易于上手主要是因為它的操作邏輯非常清晰。比如輕滑左右鏡腿分别能定義為前一首、後一首或音量調節;比如通過長按左鏡腿實作新裝置配對(非充電時,充電時則通過長按3秒充電線按鍵進行配對);比如長按拒接電話,輕按兩下操作則可定義為左右鏡腿播放/暫停音頻或喚醒語音助手,而來電時輕按兩下則視為接聽/挂斷電話。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智能佩戴檢測則是一個随戴随聽的功能,取下眼鏡之後音樂則立即暫停,三分鐘内再次戴起時恢複播放,這一點也是符合使用者使用習慣的。

加入黑科技的開放式聆聽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華為智能眼鏡畢竟是一款聽音裝置,我們需要同時考量它的聽覺設計。揚聲器同樣位于鏡腿之上,采用的是半開放式雙揚聲器設計方案,搭配超薄的128平方毫米大振幅揚聲器,其聲場效果更為豐富,空間層次感更為清晰。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考慮到使用者語音交流時的隐私,華為智能眼鏡采用了降低漏音的“逆聲場”技術,其實便是通過聲學偶極子原理,當眼鏡發聲時,鏡腿下方出聲孔的聲波與鏡腿上方的洩聲孔的聲波相位相反,互相抵消,而從使耳外漏出的聲音減小。在駕車或公共交通時,副駕或身邊的人是幾乎聽不到通話内容的,而安靜的室内,隻要音量低于30%,外界依舊是聽不到交談内容的。而且App上可以打開智能通話音量選項,眼鏡可以根據環境噪音來自動調整通話音量。

智能眼鏡由于半開放設計,很難實作主動或被動降噪效果,不過它内置的兩個矽麥克風卻擁有逆風抗噪設計,利用精巧的流體力學防風設計,麥克風可以消除由空氣摩擦引起的風噪,讓通話對方擁有清晰的通話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智慧生活App還能與華為智能眼鏡關聯,通過眼鏡内置精準姿态傳感器來識别使用者的低頭狀态,如果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則會有相應語音提醒。另外,還會将使用者的頭時長和角度生成相應的頸椎承重報告,友善你了解不當姿勢對頸椎健康的巨大影響。同樣在App上,還能友善地定位和查找眼鏡位置,當然,這需要在藍牙範圍之内。

充電、續航和其他

全天候陪伴|華為Eyewear智能眼鏡完全體驗

華為智能眼鏡配備的充電線是一分二設計,分别具有磁吸功能,連接配接兩個鏡腿。取下鏡片也可以看到,兩側的電池、揚聲器都是分置設計,所需要分别向其充電。測試中,零電量充滿的時長約為1.5小時左右,充電10分鐘便可通話1小時或享受80分鐘聽書(或音樂)。而充滿之後則可連續通話4.5 小時,連續聽音樂(75%音量)6小時,無任務待機48小時。按我們日常的使用頻度,将一天的使用拆分為0.5 小時通話、3 小時音樂、0.5 小時播報、12 小時佩戴,那麼它完全可以滿足一整天的使用。

最後需要提起的是,華為智能眼鏡還附贈了一張價值300元的華為音樂專屬禮包,通過它可以享受華為音樂App中多達千萬首的高品質曲庫,1萬+的好書好課以及其他有聲内容。

EF點評

華為智能眼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擁有成熟的生态應用,通過聲音将智能互動放在一個眼鏡之上,而且衆多傳感器、揚聲器、電池、天線等器件高度內建在眼鏡腿中,最終做成與日常眼鏡相差無幾的全天候産品。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還是Vmall中向近視使用者提供了配鏡服務,非常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