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些學校和老師為何把“育人”甩鍋給家長?

作者:虹野

育人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兩碼事

我們發現,很多老師認為育人是家長的事情,也有很多老師把育人當成思想品德教育⋯⋯

雞同鴨講的育人觀

當我們看到很多很多人關于育人的讨論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育人的概念似乎并不清晰,在概念不清晰的情況下,所有的讨論都是雞同鴨講。

是以,在讨論育人的問題的時候,有必要理清育人的概念。我們的網友在評論區評論的時候,也要看一下文章,否則都不在一個頻道上,僅僅在表述自己的觀點或者是發洩自己的情緒,對于自己的提升和問題的解決毫無價值。

有一句話,非常有意思,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國人不團結,但更多的因素可能是沒有辦法溝通,沒有辦法溝通的原因,這是因為概念不清晰所造成的雞同鴨講,使得多個人的觀點沒法形成集體的智慧。

有些學校和老師為何把“育人”甩鍋給家長?

育人是什麼?

那麼什麼是育人?那要看怎麼了解人?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學科知識、生活技能、人際交往、社會道德規範這些顯性的都屬于人的範疇,思維、情感情緒、動機、意志、思想、方法等隐性的也屬于人的範疇。

育人,上述所列出來的内容都需要培養。這些内容的培養方式是不一樣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老師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内容的培養是可控的,有些内容的培養是不可控的⋯⋯

看到此處,如果你還認為育人,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本人就無言以對了⋯⋯

有些學校和老師為何把“育人”甩鍋給家長?

我們需要明白育人,不僅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而是要比德智體美勞還要全面的教育。育人是一個學校各學科老師鼎立配合,也需要家長參與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協調各個學科之間的關系,還要協調學校和家長之間的關系。

育人過程中任何一個學科都不能缺位,家庭和學校也不能缺位,這一點是很好做到的。但是,各個學科之間不能出現一枝獨大的現象,比如說語數英壓倒了音體美就是不正常的,學校學科教育壓倒了家庭教育也是不正常的。

為何把思想品德教育甩鍋給家長?

當然,每個年齡階段各個學科之間的比重、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比重都會有一定的調整。但一定要保持結構性系統性的平衡。

之是以當下很多學校和老師把育人當成是家長的人,無外乎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多的是不可控的,而思想品德學習的方式,更多的是觀察學習。這需要家長老師以及其他從事教育的專業人士需要“身正為範”,哪怕是誠實這個品德我們就很難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這恐怕才是學校和老師甩鍋“育人”的主要原因。

有些學校和老師為何把“育人”甩鍋給家長?

作者:虹野

編輯:虹野

圖檔:來自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