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遭遇滅頂之災,秦二世以謀反罪腰斬李斯,并誅其三族。臨刑前,李斯流着淚對兒子李通說:“現在我們再想

作者:曆史并非如煙

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遭遇滅頂之災,秦二世以謀反罪腰斬李斯,并誅其三族。臨刑前,李斯流着淚對兒子李通說:“現在我們再想牽黃犬、遊上蔡,當個普通百姓,也不可能了。”接着,又仰天長歎道:“荀子說過,我太熱衷富貴,必為富貴所累,果然!悔之晚矣。”

李斯,原本是楚國上蔡的小吏,一次,他看見幾隻倉鼠大搖大擺地在倉庫偷吃糧食,倉鼠個個長得皮毛油亮,肥碩自由。便歎息說:“人的好壞如同老鼠,在于自己放到什麼環境之中罷了!”于是決定出去闖蕩一番。

為學帝王之術,李斯拜了名師荀況。荀況門下學生遍及天下,來自七國的都有,包括南韓貴族的後代韓非。

韓非人品好,悟性高,深得老師喜愛。荀況常對人說:“帝王之術非韓子不能大,法家之思非韓子不能廣。”是以,李斯有些嫉妒這位同窗好友。

幾年後,李斯學有所成,打算離師幹事業去了。荀子問:“是否回楚國顯身手?”

李斯搖搖頭,說:“楚王不中用,六國皆孱弱,不足以成事,隻有秦國才是當今豪傑用武之國。”

“秦法苛峻,商鞅變法,位至丞相,最後車裂而死,你必小心!”荀子提醒他。

“恥莫大于卑微,悲莫甚于窮困。久處卑微之地,又不想出世而求利,這不是壯士所為,是以,我李斯決計入秦。”

荀子默然許久,最後說了一句:“為人者,當最重氣節。處當今亂世,人情多僞,不可太看重富貴。否則,過于追求和看重功名利祿,将來必為所累。”

李斯學得一身好本領,隻可惜恰恰沒有聽進心去的就是這句話,以緻他最後的慘敗。

李斯到了鹹陽,首先投靠當紅的丞相呂不韋。呂不韋聽說是荀子的高足來了,很高興,引為上賓,并封他著作郎,與門客一起撰寫《呂氏春秋》。

不久,呂不韋将李斯推薦給秦王嬴政,說李斯有經國之才。秦王正在用人之際,于是同意接見。

李斯認為,“現以秦國之強,滅諸侯、成帝業,天下一統的大好時機正在到來。”李斯之說,正中秦王的要害,他當場就封李斯為客卿,留在身邊參與軍政大計。

不久,秦國受到政治事件影響,開始驅逐異國人,李斯是楚國人,也在驅逐之列。

李斯接到驅逐令後,就給秦王寫了一個奏章,他想,反正要走了,措辭就算激烈一點也不管了。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書》,書中毫不客氣地指出,秦王這樣做是愚蠢之舉,是強大對手,削弱自己。

秦王事後有些後悔,當看到李斯的《谏逐客書》後,感到很震撼,認為說得很對,于是派皇家車隊把李斯重新追了回來。

此後,秦王虛心向李斯讨教,李斯提出了“遠交近攻”、内部瓦解與軍事打擊相結合,這些方針都與秦王不謀而合。在李斯大顯身手之時,發生了一段悲劇插曲。

秦王讀了韓非的《孤憤》《說難》,驚為天人,發兵攻韓,隻為迫使韓王交出韓非這個人才。秦王得到韓非後,相見恨晚。這讓李斯心裡不爽。

李斯利用韓非的驕傲,故意找機會在秦王面前诽謗韓非,說韓非真心仍在南韓。秦王為了試探韓非,決定首戰伐韓,而韓非隻是為南韓說了句話,建議不要先伐韓,就被秦王懷疑。不久,韓非被秦王關進監獄。

韓非進牢後,獄卒安慰他說:“你的同窗李斯一定會救你出去的。”

韓非笑首搖搖頭,說:“李斯其人,我深知,才在他之下,能友善待這;才在他上,必嫉賢,我必死無疑。”

這時,李斯命人給韓非送來了毒酒,韓非飲毒而死。對李斯來說,韓非一死,再也沒有人能與自己競争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了天下。

李斯功勞巨大,秦始皇拜李斯為丞相,還将公主嫁給了李斯的長子李由,李斯的幾個女兒皆嫁皇子。李斯權勢炙手可熱,終于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富大貴之人。

前209年,秦始皇出巡東海,傳回鹹陽的途中得了重病,至沙丘後,卧病不起,立下遺诏,讓公子扶蘇速回即位。信未發,秦始皇就去世了。于是,趙高和胡亥開始陰謀奪權。

趙高去遊說李斯。開始,李斯并不同意趙高的陰謀,但架不住趙高的攻心術,趙高敲打李斯:“你的功勞能和将軍蒙恬比嗎?你和扶蘇的關系,比得過蒙恬和扶蘇的關系嗎?如果扶蘇即位,哪裡還有你的丞相之位?”

可惜了李斯,明知道這是篡位,但為了富貴權位,竟然屈從了趙高的陰謀。可他又怎能知道,趙高不是一般的陰險小人,而是野心巨大的陰謀家,利用完李斯之後,趙高第一個就要幹掉李斯。

昏庸的胡亥隻顧個人享樂,朝政全聽趙高的安排。這時,天下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李斯想勸勸皇帝,可惜連皇帝面都見不到。他找到趙高,想讓他勸勸皇帝,可趙高卻直接要了李斯的命。

趙高向胡亥誣陷李斯,說丞相的兒子李通勾結義軍,胡亥完全相信,逮李斯下獄,判腰斬,滅三族。

行刑的那一天,李斯流着淚對兒子李通說:“現在我們再想牽黃犬、遊上蔡,當個普通百姓,也不可能了。”接着,又仰天長歎道:“荀子說過,我太熱衷富貴,必為富貴所累,果然!悔之晚矣。”

李斯成了秦王朝的殉葬品,李斯的兩面性導緻了他功過相抵,正如司馬遷所說,假如他不是因為晚年失節,那麼他完全可與周公、召公相比肩。

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遭遇滅頂之災,秦二世以謀反罪腰斬李斯,并誅其三族。臨刑前,李斯流着淚對兒子李通說:“現在我們再想
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遭遇滅頂之災,秦二世以謀反罪腰斬李斯,并誅其三族。臨刑前,李斯流着淚對兒子李通說:“現在我們再想
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遭遇滅頂之災,秦二世以謀反罪腰斬李斯,并誅其三族。臨刑前,李斯流着淚對兒子李通說:“現在我們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