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康震講唐宋八大家有感

作者:秉燭說詩
讀康震講唐宋八大家有感

前段時間不知道是什麼好運氣,在下竟然在中華書局抖音直播間中獎了一套康震老師的講古代詩文的書,而且是全場唯一個中此大獎者,真是開心。這套書一共10冊,除了講李白、杜甫、李清照還有講一些經典詩詞的一冊之外,其餘就都是講唐宋八大家了。

書拿回來放在桌上煞是好看,但當時在下興趣不在此,略略翻了一下後就再未開卷。直到上周在下想了解一下柳宗元,手中除了這本講柳宗元的書之外,别無他著,就先取了柳宗元看了起來,看完柳宗元一想,不行,跟他同時的韓愈也得了解一下啊。就又取了韓愈這一冊看了。看完之後,索性唐宋八大家都看看吧,正好這一段内容是在下知識的空白。于是乎王安石、蘇轼、歐陽修、曾鞏一路看将下來,也算是把唐宋八大家略略了解了下吧(蘇洵和蘇轍的内容附在蘇轼的内容之後,篇幅很少 ,這兩個人的部分至今仍未看)。

平心而論,作為古典詩文的普及著作來說,這套書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看了一遍後,對各位大家的生平事迹、人物性格、文學造詣、時代環境等等,會有一個大緻的了解,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再去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材料,就不會顯得那麼隔膜了。

這幾部書中,韓愈、柳宗元的兩本稍微有些單薄,可能是為了照顧電視閱聽人的緣故(這套書是康老師在參加百家講壇的節目的講稿基礎上整理的),隻把兩位人物比較著名的文章事迹發揮了一下,講韓愈重點講了一下他的個人奮鬥史(也就是考試做官史)、論佛骨表遭貶、孤身深入節度使,臨危不懼,對跋扈的節度使曉以大義,讓他歸心朝廷;講柳宗元主要講了柳宗元的兩次遭貶。對相關問題論述亦比較深入,但全書仍單薄了些。

講韓愈、柳宗元可能隻是康老師先練練手,到了講歐陽修的時候,他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節奏,場面一下子開闊了起來,學問事功,取舍有度;文章道術,娓娓道來,一下子堪稱醉翁知己了。到了講王安石、蘇東坡,就越發漸入佳境了。

講王安石這一冊書尤其好!尤其是王安石兩次罷相,彼時正是沖突沖突之高峰,那一段文字康老師簡直像開挂一樣,舉凡人物言辭之激烈、形勢發展之緊迫、涉及多方利益之複雜,康老師都能駕馭地遊刃有餘、引人入勝。這一段讓在下都産生了幻覺,仿佛有點像讀前輩史學大家之作。在下不得不說這一段是全套書的高峰。後續講蘇東坡也不錯,康老師也傾入了極大的熱情,懷着對蘇東坡不盡的贊歎,讓我們對蘇東坡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但在下以為跟講王安石罷相那一段,還是稍遜一籌。

這套書整體來說值得推薦,但是也有一些不應該有的錯誤,有排版上的錯誤,也有一些匪夷所思的錯誤,比如寫到司馬光在洛陽模仿白居易的“九老會”,也跟一群老頭組織了一個什麼“洛陽耆英會”,他們聚會的時候,“果實不過三品,肴馔不過五品,酒則無算”,是說他們聚會的時候果、菜都很少,唯有酒則不限量。“無算”就是多的算不過來。康老師竟然說“酒則無算”就是不飲酒的意思,真是匪夷所思,應該是一下子疏忽了吧,但不知何故中華書局的編輯老師也沒有改正,算是白璧微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