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對一些爛片有這樣的稱謂“MV電影”,但每次看到這樣的形容都想回一句“MV根本沒招惹誰,就别侮辱人家了”。
英國導演埃德加·賴特新作《極盜車神》馬上就要上映了,人家根本不怕說自己是歌單電影或者是MV電影,因為就算是MV,那也是S級的程度,看看下面這個影片片段就能懂。
沒錯,埃德加·賴特這部作品,就是把所有的動作戲份都按照原聲音樂的節奏編排,包括演員腳步、關車門、開槍、發動油門......一系列動作,甚至包括帶動動作的情緒起伏,都精準地嵌入了音樂的節拍裡。
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我在看電影時也在心裡這麼喊了一句,但實際上,導演自己已經說出了秘密,他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把音樂以及配合的畫面寫了進去,而扮演“baby”的安塞爾·埃爾格特也回憶,在看劇本的時候,按下ipad的頁面播放鍵,那和音樂播放都是同步進行的。
反正我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讀劇本方式,但在鬼才導演埃德加·賴特的世界裡,本來就沒有不可能。
看過他幾部代表作就能知道,這位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宅男導演+編劇,作品有幾個共性:英式幽默、基友情感、cult趣味、以及出色的音樂品味。這和賴特本人的性格愛好直接相關,我們下面要說的就是賴特過往作品中雖然不占主導地位,但卻相當出彩的一部分——音樂。
賴特喜歡把他對音樂的愛寫進每一部電影裡,在《極盜車神》裡,除了無處不在的爆燃音樂外,他還在台詞中調侃經典歌曲,比如聽《knocking on heaven's door》不吉利,還有皇後樂隊的《Brighton Rock》,都被他寫進台詞裡。
在他最出名的“血與冰淇淋”三部曲中,音樂也為一些場景大大增色,如果單獨把那些片段截取下來,誰看了都會覺得,“MV電影”其實是個褒義詞,那些爛片才不配叫這個。
<h1>《僵屍肖恩》</h1>
<h1>(2004年)</h1>
這是埃德加·賴特、西蒙·佩吉、尼克·弗羅斯特三位好基友在情景喜劇《屋事生非》之後,合作推出的第一部電影,十年間,三個人共同創造三部電影,2004年的《僵屍肖恩》、2007年的《熱血警探》,2013年的《世界盡頭》,統稱“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第一部《僵屍肖恩》可謂是無心插柳,開始隻是西蒙·佩吉和埃德加·賴特從情景喜劇中的某個情節得到啟發,幾個人拍着玩兒的,但這部電影卻讓三個人從此成為包括昆汀·塔倫蒂諾、彼得·傑克遜等大師的心頭好,也讓他們嘗到走紅全球的滋味。
尼克和西蒙是“血與冰淇淋”三部曲中不變的主角
到現在,西蒙·佩吉的影迷們見到他還會用片中的梗“你衣服上粘了紅色”來逗他。還有不少人見到西蒙就會和他說,聽到皇後樂隊的《Don't Stop Me Now》,就會想到在電影裡打僵屍的他。
他們說的,就是下面這個片段。
據研究,皇後樂隊這首歌是史上最能讓人快樂的歌曲,反正這段音樂配合酒吧打僵屍的場景,确實非常喜感。有沒有發現,和《極盜車神》一樣,他們用撞球杆打僵屍的動作,燈光一明一暗的節奏,都完全融入了歌曲的節拍;而歌詞中的狂歡人群,和幾個打僵屍的主角一樣,腎上腺素飙升。到現在都覺得,沒有幾個導演像埃德加·賴特一樣,能把流行音樂如此貼合用在電影劇情中,絕非硬生生塞進來一首歌。
同樣地,在《僵屍肖恩》裡,他也對流行音樂界大肆調侃,甚至用朝僵屍丢唱片這麼妙的橋段,來表達自己對那些唱片的看法。
Prince的《Purple Rain》不能扔、The Stone Roses樂隊的唱片絕對不能扔,隻有《蝙蝠俠》原聲碟毫不猶豫的可以丢掉。想知道這麼明目張膽地黑《蝙蝠俠》,到底是埃德加·賴特和西蒙·佩吉兩位編劇誰的主意。
<h1>《熱血警探》</h1>
<h1>(2007)</h1>
三年後,“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第二部上映,《熱血警探》中雖然沒有《僵屍肖恩》中伴随皇後樂隊歌曲打僵屍那樣經典的片段,但音樂對影片氣氛的營造依然功不可沒。
在這個外表如童話世界一般美好的小鎮中,卻隐藏着一個如同法西斯一樣殘暴的殺人團體,而他們殺人的理由更是驚悚到無厘頭——被殺的人讓這個小鎮不完美,比如房子建築風格太獨特、優秀園藝師要搬走、報社編輯錯别字太多、戲劇愛好者演技太差。
當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羅斯特沖進酒吧,和表面是和善老夫妻,暗中是冷血殺手的老頭兒老太太決戰時,遊戲感十足的電子音樂伴随着兩人的出場,還有最終的反擊,兩人好比通關進行到最後一步的遊戲主角。
這非常符合影片的氣質,雖然是一部包含驚悚元素的動作片,但本質上依然是充滿英式幽默的惡搞喜劇。
<h1>《世界盡頭》</h1>
<h1>(2013)</h1>
作為“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世界盡頭》是一部“玩兒脫了”的喜劇,前半段是失意loser的中年危機,曾經風光如今落魄的蓋瑞·金(西蒙·佩吉 飾)非要逼着學生時代的哥們兒和自己找回當年記憶;後半段畫風一轉,變成荒誕的科幻驚悚片。三部曲中,這是評分最低的一部,但埃德加·賴特的惡搞和黑色幽默依然無處不在,是美國那些屎尿屁喜劇絕非可比的。
分别說動幾個老友的蓋瑞·金終于帶着他們一起回到故鄉小鎮,準備在一天之内喝完當年幾個人去過的酒吧。回到故土的他再次得瑟起來,這時Suede的《so young》突然響起,重走年輕路的他好像真的成了當年那個金大王。
用語言描述這首歌的使用相當無力,歌詞中唱着“因為我們還年輕,因為我們已離去;我們如此年輕,又如此無力”,電影中的蓋瑞·金肆意走在曾經屬于自己的地盤兒上,向經過的每個小鎮居民微笑行注目禮。當見到五個如同當年的他們一樣的少年時,蓋瑞·金舉手行禮,這個40歲的老男孩兒用這樣的方式找回17歲的自己。
《世界盡頭》的原聲碟宛如英國90年代搖滾樂隊合輯,從海量歌曲裡選出契合這部電影的幾首,能看出賴特是個不折不扣的樂迷,然而怎麼讓這些歌是真正為劇情和角色服務,才真正考驗創作者的樂感和對細節的把控。
在《so young》伴随下意氣風發的幾個人,同一天晚上就發現了這個小鎮的可怕變化,這時候,幾個人依然走在白天的路上,情緒卻極為不同。
背景音樂是The Doors在60年代釋出的歌曲《Alabama Song (Whiskey Bar)》,五個人走在同一條街上,經過了白天遇到的每個小鎮居民,然而他們整齊列成一排,小心翼翼、目不敢斜視,感覺經過的每個人,都是奇怪的危險人物,而其中反複唱出的歌詞“I tell you we must die”更似乎是幾個人的心聲。
奇妙的是,這首歌的前奏配合蓋瑞·金的獨白,甚至他的語調也随着音樂上揚,好像是歌曲中本來就有的部分,加強了他故作輕松的語氣中,緊張情緒的渲染。
《世界盡頭》之後,埃德加·賴特在投入了自己大量心血之後,終于還是不能融入漫威的流水線,與《蟻人》失之交臂,之後才有了馬上要上映的《極盜車神》。
《帝國》雜志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公布了埃德加·賴特私人40部最佳電影,可以看出他的觀影範圍極廣,經典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心理驚悚片《羅斯瑪麗的嬰兒》、非常酷的《落水狗》和《不羁夜》,當然還有大量他喜歡的音樂題材影片。
其中有1994年的《搖滾萬萬歲》、1980年的《福祿雙霸天》、1974年的《魅影天堂》、1934年的《美女》,甚至1952年的《雨中曲》 。
一個音樂愛好如此多元的導演,也難怪看過他的作品,能重新重新整理你對“MV電影”的認識。
提前預告:埃德加·賴特導演專訪視訊将在近期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