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作者:桦樹邊羽毛

每逢春節,中國很多地方都有舞龍舞獅的習俗。在中國國術之鄉肇慶市廣甯縣還有舞老虎的習俗,隻是消失了很多年。2022年春節是生肖虎年,寶錠山景區特别複原了舞虎的習俗,在給遊客們送上精彩獨特的舞虎表演與虎虎生威的祝福的同時,也讓遊客了解這個國術之鄉的曆史與文化。1月29日,景區組織人員開始排練。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日常生活中,見過舞獅、舞龍的人不少,見過舞虎的可不多。在全國各地,隻有少數幾個地方有舞虎的習俗,其中就有肇慶市廣甯縣。關于虎舞,《古氏南遷》一書中有記載:“祖上自中原南遷,越南海而入,曆盡艱辛,難險誰知?千裡奔波,糧盡物耗,獨有傳世盛物虎頭,雨淋日曬,随衆翻山越嶺,虎舞覓食,鬥虎擂台,誰能分真假焉!”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據廣甯一些老人介紹,虎舞具有厚重的傳統文化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群衆喜愛。老虎的精神象征意義有威嚴和權勢、勇敢和無畏、祈福避邪等。虎舞為大衆祈禱五谷豐收、人畜平安、生意興隆、順心順意。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對于舞虎的故事,據稱明朝的時候,一名镖師在誤入深山,遇到了老虎,便與老虎搏鬥并打走了老虎,頗有武松打虎的片段。廣甯人為了紀錄這個故事,展現廣甯武師的英勇,就發明了舞虎的習俗。對于“國術之鄉”廣甯縣的父老鄉親來說,每年春節大年初一,最重要的節目莫過于觀看一年一度的醒獅國術表演大賽,數十支醒獅國術團從各鄉鎮彙集縣城,競相鬥法,列隊巡遊,環村表演,十分熱鬧。而在過去,隊伍裡也有舞虎隊,近幾十來就基本消失了。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2022年是生肖虎年,位于廣甯縣的寶錠山景區複原了舞虎的習俗,專門找老藝人紮作了2隻老虎,并按照老人口中的舞法進行排練,1月29日開始了首場排練。當天下午,景區小廣場,铿锵激越的鑼鼓聲響起來了,2隻色彩斑斓,目光炯炯,威風凜凜的“老虎”出洞下山了,昂首闊步,大搖大擺地在路上走着,時而梳頭捋須,時而昂頭左右環顧。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老虎”悠閑地邁着方步,突然發現了獵物,頓時警覺起來了,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匍匐在地,準備随時出擊。獵物出現在眼前,“老虎”一下猛撲躍向獵物,将獵物捕獲津津有味地大啖起來。飽食後的“老虎”與另外一隻“老虎”相遇了,一山不容兩虎,當然要打鬥一番,勝者為王。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據指揮排練的藝人介紹,舞虎的動作套路與舞獅有些類似,從老虎從沉睡中驚醒,下山尋找獵物,捕食獵物,發現老虎,虎與虎之間打鬥,得勝凱旋歸來。在緊密的鑼鼓聲中,“老虎”以跳、轉、翻、旋等動作出場顯威,時而在地上翻滾,時而高高跳躍,通過動作展示出山、嶺、岩、溪、澗、索、橋、水等大自然景物,以各種高難、驚險動作表現出老虎的醒、動、靜、喜、驚、疑、猛、怒、樂等神态,及不畏艱難、勇敢向前、不甘落後、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時,也演圍繞“人虎搏鬥、人虎共處”的主題展開,展現出人類以智慧和高超的武藝戰勝老虎後,與虎和睦相處的畫面。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舞虎因帶有厚重的傳統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而深得當地人民群衆的喜愛,是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活動。舊時的表演,舞虎基本都與龍、獅同台表演,除各自動作外,還有獅虎相争、獅虎慶春、龍虎相鬥等同台演繹,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情節生動有趣,極富感染力。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甯是中國國術之鄉,國術、舞龍、舞獅、舞虎都是廣甯當地特色地域文化,獅虎都集國術、舞蹈等藝術于一體,凝聚了一代代民間藝人的汗水與智慧。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氣息。是以,虎舞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文化價值,需要傳承傳播與創新,不斷發揚光大,傳承這幾項優秀的民間技藝。是以,才想到在虎年春節複原舞虎的習俗,讓舞虎重回大衆視野,得以傳承和發展,成為傳統文化與民間技藝的重要項目,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

廣甯人練武風俗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戰國時代,根據廣甯縣志記載,廣甯縣在清朝就有12人考取武舉人。而改革開放後,廣甯國術更是蓬勃發展,武林高手輩出,以南拳王邱建國、曾慶煌、林泉、陳勳、樊小玲、陳志成、梁劍波等為代表,前後共有25人次出訪24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和亞洲國術大賽中奪取金牌270多枚。1992年,廣甯正式被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首批“國術之鄉”縣。

肇慶廣甯是國術之鄉,寶錠山春節複原消失已久的舞虎民間藝術